猪场利润“黑洞”盘点
2019-06-29孙华伟张小飞
孙华伟,张小飞*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
黑洞(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见图1)。
1 猪场利润——“黑洞”盘点
如果对猪场的利润进行盘点,不难发现,猪场的太多利润被众多“黑洞”吞噬,具体盘点如下:
1.1 夏季蚊虫泛滥
有研究表明:只需10个病毒粒子进入猪的血液,就能引起对应病毒病的感染,而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同样强度的感染则需要大约1万个病毒粒子,即通过血液引起的疫病传播比其他方式容易得多。夏季即将来临,那些千辛万苦躲过非洲猪瘟疫情,坚强存活下来的猪场,应高度重视蚊虫问题,避免出现“大江大河都过了,却在阴沟里翻船”的情况。
图1 黑洞示意图
作为全世界运营成功、回头率高的迪士尼乐园,有一个公认的秘密——没有蚊子。迪士尼乐园里面有密林,又有水池为什么不生蚊子呢?莫非是有什么魔法?蚊子在水中产卵孵化成孑孓,孑孓经羽化变成蚊子,蚊子的大半生是在水中度过的,有积水才有蚊子,没有积水不会有蚊子。迪士尼游乐园“无蚊”的秘笈,就是对于蚊虫的防制从根本入手,从水出发,扼杀住了蚊子生存的“命脉”,这给养猪场的防蚊虫工作也带来很多启发。
1)安装过滤设施,让水“动起来”
蚊子实在是讨厌“动”的水,因为它是需要“安静”的环境产卵,所以在流动的水和喷泉水域中蚊虫很难孳生。迪士尼但凡游客到访的水域,都进行过滤循环,通过清洁,水变得纯净,专注水质管理,也不适合蚊子孳生
2)散落的垃圾容器积水,蚊子“最爱”
园区内喝剩下的果汁、饮料、未清理的水坑等,这些水是“静止”的,蚊子对“静止”的水有莫名的喜爱,会千方百计找到这些积水来产卵。所以迪士尼严格培训员工,这些垃圾容器和坑洼积水是不允许存在的,要及时清理,平时多进行目视检查,不让孑孓有生存空间。
图2为蚊虫的生长周期,结合迪士尼对蚊虫的管理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有效的办法,从根源上让蚊子“断绝生路”。迪士尼乐园管控蚊虫的“智慧”,可以给予猪场一定启示,为猪场的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1.2 猪场相关数据呈现“一笔糊涂账”
数据收集与分析是猪场重大决策的支撑点,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着手点,是分析成本与效率的依据,也是挖掘生产潜力、发现潜在浪费的有力工具。恰当的数据分析还能预警猪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患于未然,从而极大地减少猪只疾病带来的损失。而对于多数中小规模猪场而言,猪场相关数据貌似永远是“一笔糊涂账”,猪场管理者常用词汇为“加强……、提高……”,一直在努力,却总是挣不到钱,更不可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到猪场的成本及利润情况,这对于管理者而言是个巨大的壁垒。
图2 蚊虫生长周期示意图
猪场数据管理的最大效用是能像“火眼金睛”那样分辨出 “做了”和“做好”的差别,比如猪场经常会做的一项工作是妊娠诊断,妊娠诊断“做了”和“做好”其实是2种概念。“做了”其实并没有对结果进行跟踪,“做好”就可以使猪场尽早发现配种失败的猪只,而不是在妊娠后期或上产床后才发现配种失败。再比如2018年过去了,我们不希望到年底的时候才知道PSY是多少。这时候想要再去改变就很难了,因为它已经发生了。那能不能找到一个指标,只要每天去关注它、去影响它,就能提高猪场的PSY?非生产天数(NPD)就是这样一个指标,而一个数据管理不规范的猪场很难准确地统计出NPD。
1.3 “全进全出”流于形式
“全进全出”的精髓在于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循环,如果一个猪场的猪群到了某个阶段就发病,而且多批次猪群都是如此,很可能是因为“全进全出”没有做到位[1]。在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猪场工作过的人大多有这样的印象:这些猪场的“全进全出”做得非常到位,而国内的很多猪场(包括规模猪场)的“全进全出”却只是流于形式,只做到了形似,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上批次猪群携带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被留在了猪舍,猪群发病只是时间问题。
笔者在江苏省的多个猪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很多猪场根本没有掌握“全进全出”的技术要领,极少数猪场能做到消毒后空栏干燥3 d以上,甚至有的猪场根本不进行清洗消毒,而是在前一批猪转走后就直接进下一批猪。“全进全出”的操作步骤见图3,要领包括空、洗、消、干,这4个步骤缺一不可。。
1.4 后备猪入选“靠脸吃饭”
图3 “全进全出”操作步骤示意图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普通本科的毕业生常无人问津。那是因为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的学校中挑选出来的天之骄子。同样,飞行员在进行招收面试时也要经过层层选拔和各种各样的生理指标检查。而很多猪场在挑选后备猪时,只根据猪的体型、身材等进行选留,即后备猪能否成功入选完全是“靠脸吃饭”,只有少数猪场在挑选后备猪时会进行相关疫病抗体水平的检测。很多外表健康、体型优美的后备猪存在隐形带毒或免疫耐受,这样的后备猪进入经产母猪群,就相当于引入了不定时炸弹,“爆炸”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后备猪进入经产母猪群前进行相关检测和筛查,则能大大提高入群后备猪的质量,见图4。
1.5 公猪福利差
图4 后备猪在进人经产母猪群前须进行相关检测和筛查
千百年来,养猪从业者在养猪的过程中,根据猪的习性和丰富的养殖经验,总结出的养猪民谚——“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充分体现了公猪的重要性,那么在实际生产中是否把公猪的饲养和管理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了呢?实地调查发现并非如此,往往是给公猪提供了一个很普通的环境及营养。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很多猪场公猪舍夏季的降温设备很落后且原始,降温效果较差。而高温环境对精液具有严重而持久的危害作用,使公猪产生大量畸形精子,导致公猪精液数量少,受精能力下降;致使不少猪场的配种分娩率呈现出规律性、季节性波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展望
黑洞的特征是存在一个“事件视界”,这个拗口的名词意思就是光线能够逃逸的边界。放在养猪场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控制猪场利润的“黑洞”,就要把预防措施做在前头。在妊娠母猪上产床后才发现其没有怀孕,显然此时已进入“事件视界”之内,即损失已不可避免。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要想有效管理,就难以绕开度量的问题。猪场利润被形形色色的“黑洞”吞噬,而猪场管理者只有有效地盘点出自己猪场黑洞的数量及大小,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地预防。猪场的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因此,不论猪价行情高涨还是低迷,做好猪场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养猪企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