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三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异性鼻炎72例

2019-01-10李红儿通信作者肖金凤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期
关键词:线体针尖鼻塞

李红儿,通信作者:肖金凤

(1.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广东 东莞523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006)

变异性鼻炎是由患者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一种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连续喷嚏、鼻塞不通、流清鼻涕和鼻腔瘙痒,同时伴随眼睛、双耳和咽喉瘙痒等其他非鼻部症状[1]。变异性鼻炎发病较快,患者常在接触尘螨、花粉和化学气体等致敏原,或气温波动较大时发病。在发作期,鼻部症状可持续数分钟,间歇期则无这些表现,但是可出现慢性鼻窦炎、鼻结膜炎、哮喘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相关疾病[2]。西医治疗变异性鼻炎主要以药物为主,严重者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还可使用激光、微波、射频、聚焦超声、低温等离子消融等物理疗法治疗;中医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及推拿等。笔者采用鼻三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异性鼻炎取得确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中医院针灸科与耳鼻喉科住院部和门诊部就诊的变异性鼻炎患者72例,其中男34例,女38例;年龄14~65岁,平均为(36.18±2.31)岁;病程0.3~21年,平均为(12.85±1.96)年。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变异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①临床症状:鼻部主要症状如鼻塞、喷嚏、鼻痒出现2项以上者,并且每天症状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h。伴随出现眼结膜充血和眼痒等症状。②体征:鼻腔分泌物呈水样,鼻腔黏膜水肿,颜色苍白。③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一致。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鼻鼽”的诊断标准[4]。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连续喷嚏,喷嚏后出现流涕、鼻塞、鼻痒。伴随嗅觉失灵、咽喉痒和眼痒等症状。②起病迅速。发作期症状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歇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可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同时出现,如荨麻疹和哮喘等。③发病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常见过敏原有花粉、烟尘、化学气体和波动较大的气温等。④分泌物清稀,鼻甲肿胀,鼻腔黏膜颜色苍白,有时伴随充血。⑤为明确诊断,可进行血清IgE检测,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原皮试等。⑥需要鉴别的疾病有伤风导致的鼻塞、血管运动性鼻炎和鼻窒等。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4~65岁,不限性别;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成年人由家长或监护人代替签署。

1.5 排除标准 不属于变异性鼻炎的鼻炎类型,或有变异性鼻炎但不符合变异性鼻炎诊断的疾病,如伤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窦炎、自主神经性鼻炎等;烧伤、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皮肤局部病变,无法针刺或穴位埋线者;月经期女性,孕妇;行为障碍,或智力低下,无法配合研究完成相关的治疗和疗效评估者。

2 治疗方法

2.1 鼻三针针刺方法 取穴:迎香(双),印堂,上迎香(双)。器材:华佗牌规格为0.25mm×25mm的一次性毫针,无菌消毒干棉签,0.5%安尔碘。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先针刺双侧迎香穴,针尖向内上方斜刺约12mm;然后针刺双侧上迎香穴,针尖向内上方斜刺约7mm;最后针刺印堂穴,针尖向下平刺约12mm。均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40min,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2.2 穴位埋线方法 取穴: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器材:一次性注射针头(7号),华佗牌可吸收外科缝合线(3-0,紫色,1.5cm,20段),一次性埋线包,无菌消毒干棉签,0.5%安尔碘。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需埋线部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并用无菌干棉签擦干。打开一次性埋线包和可吸收外科缝合线包,将线体全部倒入一次性无菌弯盘内。左手拇食、中指捏住一次性注射针头的针柄,并检查针头是否平整光滑;右手用无菌镊子取一段线体,从注射针头的前端推入针管,留一半线体在针尖外面。左手固定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柄,迅速用腕力将针刺入皮下,斜向脊柱方向进针1~2cm,旋转针体90°出针,确保线体全部埋入穴位内。针尖退出皮肤,同时立即用干棉签压迫针孔片刻,贴医用输液胶贴。每10d埋线1次,穴位埋线4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定。治愈:变异性鼻炎的喷嚏、鼻塞和鼻痒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并且3个月以上未出现复发。好转:疾病发作时主要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未愈:变异性鼻炎的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缓解。

3.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72例患者治愈28例(38.89%),好转38例(52.78%),未愈6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

4 讨论

中医无变异性鼻炎病名,但变异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鼻鼽”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中医临床常参照“鼻鼽”诊治变异性鼻炎。中医认为鼻鼽的病因病机与肺脾肾3脏密切相关,若肺气虚弱又复感风邪,或脾气亏虚致水湿泛鼻,或肾阳气弱致肺失温煦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所以中医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在本温补肺脾肾3脏的阳气,在标通畅鼻局部的经气,温经通窍,益气散寒。

鼻三针位于鼻周局部,可以调畅鼻部经气,达到固卫止鼽的作用[5]。迎香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是治疗鼻病的第一要穴,《针灸大成》详细描述迎香穴的作用:“迎香,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面痒浮肿,风动叶落,状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多涕,鼽衄有疮,鼻有息肉。”上迎香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鼻中部,又称鼻通穴,顾名思义,具有疏通鼻窍的作用。印堂穴位于督脉,在鼻上部正中,也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之一;“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印堂穴不仅可以调畅局部的经气,也可以调节全身的阳气。

穴位埋线融合了针刺、刺络放血、留针和药线等效应,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复合疗法,不仅可以确保治疗效果,还因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较长时间发挥疗效,具有普通针刺无法达到的作用。患者不必每天或短时间内前往医院就诊,所以穴位埋线尤其适用于如今快节奏的社会[6]。本研究中,在肺俞、脾俞和肾俞等穴位进行埋线,通过线体的液化和吸收,产生相应的刺激作用,并经过经络的传导,很好地温煦肺脾肾3脏的阳气,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增强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减少变异性鼻炎的发病。

猜你喜欢

线体针尖鼻塞
为什么鼻塞的时候,经常堵一边?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基于需求分析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方法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针尖和笔尖
认识AFTMA飞蝇钓线的规格——飞蝇本线的两种线性:线体形状与线体比重(下篇)
针尖遇到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