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勇关乎大义 爱国源于担当
——《烛之武退秦师》文化思想教学尝试

2019-01-10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秦师郑国左传

江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理当结合教材进行相关精神的教育。但是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疏通词句、把握文意、分析人物形象上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可能止步于语文知识,与《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一段距离。鉴于此,笔者意欲结合时代特点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进一步挖掘、拓展其现实意义,以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思想导入,常识激趣

作为经典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和喜爱,不仅因为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是因为其中饱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导入课文时,如果能抓住这个特点,那么,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又能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师: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应付。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群体,他们因自己能言善道改变历史而名扬天下,这个群体就是“说客”。

春秋战国时期,“说客”扮演着一种重要的政治角色,他们为了某种目的穿梭于各国之间,在台前或幕后,时而挑拨离间,时而过河搭桥;或纵横捭阖,或息事宁人,使得当时社会时而动荡时而安宁。因为他们,后人目睹了当时或惊心动魄或风平浪静的历史。“说客”之所以有如此威力,是因为他们凭借“三寸之舌”不仅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善于分析利害关系,抓住对方的致命点,从而说服对方。《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世人也以为,张良能够由布衣之身而“位列侯”仅仅凭借其“三寸舌”之功,其实不然,世上能言善道者不胜枚举,为何唯有张良“胜出”?因为张良深明大义、心怀百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个也有三寸之舌、深明大义且以国为先的历史人物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同学们了解《左传》吗?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传》《左氏春秋》;《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因此这三篇著作又称为“春秋三传”。

师:《左传》既有助于大家了解历史,也可以让大家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了解那段纷争历史,可以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理当珍惜。那么,作为说客的烛之武,年迈之时为何还愿意深入敌后?他是如何把握利害关系找到突破口的?又是如何以其三寸之舌劝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解了郑国之围的?

这段课前导入主要从正面去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说客”,进而初步了解烛之武的品性。在简单介绍作品相关常识之后,再次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珍惜当下,并顺势提出阅读文本的几个思考题,一则突显爱国情怀,二则抓住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二、解词析句,了解传统文化

鉴于文章内容较为浅易,加之文中注释详细,疏通词句的任务就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学或探讨的方式完成,教师只需要于关键处加以点拨即可。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理当给出具体解释。在此,截取一二片段,以供方家指正。

片段一:

师:文章中有些词句涉及古代文化常识,例如文章题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1:烛之武使秦军退回去了,也就是秦国撤兵了。

师:你的解释与前提“文化常识”关系不大,“烛之武”这个名字是有说法的。

生2:他姓烛名之武。

师:不对。“烛”其实是地名,古人有以地、以国为姓的习俗,“之”是衬音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武”才是其名。下文的“佚之狐”与之类似。这种文化现象在本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快速浏览,看看还有哪些。

生3:晋侯、秦伯的称谓与爵位相关。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生4:“子”不只是一种爵位,在古代还是对男子的一种尊称,比如“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就是对烛之武的尊称。

师:不仅如此,“子”还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子为男子之美称,意为顺从我的人不失为男子汉。”大家还记得《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吧,这个“子”是古人对老师的尊称。邢昺说:“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又如清朝恽敬《与朱干臣》:“吾弟前书称老夫子大人,鄙意颇不愿从俗,何也?古者弟子面称师曰‘子’;其为他人言之不面称,曰‘夫子’。”看来古人称呼老师还有讲究,当面称老师为“子”,背后则称之为“夫子”。此外,“子”还是十二地支的第一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也用以纪日,还可以单独用来纪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子时是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生5:“子”还是十二生肖之一,代表老鼠。

师:“子”字,看起来很简单,却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常识。还有吗?

生6:“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而“寡人”则是诸侯的谦称。体现了古人待人之道——低调为人,尊重他人。

生7:“行李”与现在所指的出门随身携带之物不同,文中指使者。今天才知道“东道主”原来是指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郑国,不过现在泛指接待或宴请客人的主人。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曰:“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生8:“夫人”好像很特别。可是,注释中为什么译为“那人”呢?

师:因为此“夫人”非彼“夫人”。文中的“夫”读“fú”,置于句子中间时,意为“那”,而平时所谓的“夫人”的“夫”读“fū”。

片段二:

师:文章中还有几个体现古人处世之道的句子。例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大家讨论一下,这几个句子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思想。

生1:“以其无礼于晋”,说明古人特别讲究礼节。

师:是的。不过这“无礼”涉及两件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而已,晋国想扩大地盘争夺霸权,只能先消灭周边小国。况且郑国出尔反尔,“贰于楚”,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极其失“礼”,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任何时候,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必须讲“礼”讲“信”,否则无从谈起。

生2:“不仁” “不知” “不武”,反映了古人重视仁义、追求武德。

师:“人”字由一撇和一捺组成,意味着人是需要相互支撑的。古人云,以德报怨。一个人如果得到他人的帮助,不懂得感恩,反而损害他,那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是“不仁”的;如果因此失去了能够帮助自己的伙伴,也是不明智的。尽管春秋各国都想称霸天下,但是发动战争得符合“礼”,也要讲讲“武德”。晋文公曾退避三舍以报恩。作为有思想的人,我们理应懂得感恩,感恩自然,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祖国。

文言文看似枯燥乏味,实则不然,关键是你如何解读文本。如果只是简单地释词译句,没有进行必要的拓展,那么学生肯定会因其无味而生厌。其实,文言文中存在很多文化常识,蕴含着古人的思想理念,从中也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思维习惯等。讲授文本时,如果能抓住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赏析人物,多思细想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记述说客辞令的散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论辩有力,人物形象鲜明。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进而把握其精神。

师:文中人物不多,但各有特色,小组讨论之后,交换看法,综合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发言。

生1:主要人物烛之武,深明大义,能言善辩;临危受命,不避凶险;是个爱国之人。

生2:郑伯善于纳谏,能够自我反省,以情动人,以诚感人,精神可嘉。

生3:佚之狐慧眼识才。

生4: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生5:晋文公贪婪却很理智,隐忍且能审时度势,这也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

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如果要用三个字来概括烛之武的性格特点的话,这三个字是……

生6:义、智、勇。

师:对。烛之武是故事的关键人物,他深明大义、机智、勇敢。可是,白发苍苍的烛之武为何能够不顾生死前往虎狼之营呢?

生7:因为自信。烛之武等待了一辈子,终于迎来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肯定不会放过。

生8:无奈之举。面对郑伯的软硬兼施,加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心理,烛之武唯有拼其老命奋起一搏了。

师:其实,“义”才是烛之武前往秦营的关键。尽管他一生怀才不遇,尽管他满腹怨愤,但是,国难当头,烛之武毅然决然地将个人恩怨置之度外,以国为先,以国为重,不顾年迈,不顾危险,义无反顾地深入虎穴。这都源于一个“义”字。

总之,烛之武不只是一个辩士、说客,更是一个机智勇猛的爱国志士。在国家危难之时,能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在强秦面前,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烛之武“义”照肝胆。而这一切皆源于他对郑国的热爱,源于他的担当和他的责任意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理应像烛之武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敢于担当。

一般说来,故事性强的文章,其人物形象大多非常鲜明,而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的个性、领会其思想精神、把握文章的主旨。虽说本文描绘了几个人物形象,但应该着重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本旨意的同时,更让他们学习烛之武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担当与责任意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猜你喜欢

秦师郑国左传
做别人家的父母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