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鹫岭敷春》卷
2019-01-10
黄钺,安徽芜湖人,字左田,号左君、左军、壹斋、井西居士等,生于1750年,卒于1841年,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祖居徽州祁门左田村,宋末先祖迁至安徽当涂,清顺治初年再迁安徽芜湖。常自署左田黄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1」,官至户部尚书。工诗文,留有诗文集《壹斋集》四十卷,擅绘事,并著有《二十四画品》,善书,存世以行楷作品居多,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掌教皖南北书院十载”「注2」,影响颇大,晚年致仕回芜,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兴办乡塾,为乡人子弟授课。
《鹫岭敷春》原藏于辽宁省文物商店,经《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著录图名为《长城岭春晴览胜图》,后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表》取董诰所题引首,著录为《鹫岭敷春》,二书所著实为同一件「注3」。《鹫岭敷春》乃嘉庆辛未(1811年)作,属其盛年作品。黄钺时年61岁,“蒙特旨改官赞善,入值南斋”「注4」。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钺与嘉庆帝接触的机会自然很多,所以有此君臣合作之精品留世也就不足为奇,其也更因官位显而画得宸赏。黄钺工山水,兼善花卉,存世作品以山水画居多,其山水近得萧云从意,远追倪黄,风韵萧疏,意境深幽。后学王原祁,画面更显笔墨苍厚,气息浑朴,这一点在《鹫岭敷春》卷中体现尤为明显。
全卷集黄钺山水画与董诰书法为一卷,画芯兼有嘉庆御题,于此可见黄钺在当时所受的格外恩宠。此卷乃是黄钺奉皇帝命而作,得嘉庆御题:“大岭凌春宇,凝眸畅晓晴。云容笼远近,岚黛衬晶莹。古寺红莲堞,乔松翠绕城。词臣抒藻思,画法印诗情。辛未闰三月,御题。”应是画后不久即题的,君臣合作,歌咏升平,当是一时佳话。卷首董诰书法“鹫岭敷春,臣董诰奉敕敬书”,董诰(1740-1818),字雅伦、西京,号蔗林、柘林,浙江富阳人,其父工部尚书董邦达。董诰精书法,擅绘画,更通晓军事。董氏书法宗“二王”,取法颜柳,受赵孟、董其昌影响较大。“鹫岭敷春”四字用笔丰润饱满,风格秀润婉丽,章法字字独立,较少连带。董诰行、楷书迹流传较多,尤其是楷书。其传世楷书多为奉敕所书,或奉敕代笔,乾隆,嘉庆两帝对其褒掖有加,“内廷楹壁装裱,皆诰供奉”「注5」。时有“董黄”之谓,董即董邦达、董诰父子,黄即左田黄钺。
《鹫岭敷春》,纸本,纵一尺,横五尺六寸,画卷采用平远结合深远式构图,充分发挥了横卷山水画的优势。峰峦连绵起伏,翠色莹润,云雾缥缈,山路蜿蜒,深谷丛林间古刹点缀,松涛鸣籁。峰头隙豁处,可见城堞,旗帜高摇。山势稍缓处,可见庙宇、凉亭,碧桃盛开。从尺幅、技法、意境等方面来看,此卷都可谓黄钺存世精品。画史称黄钺“早年师从萧云从,所画层峦叠嶂,不使人一览而尽”「注6」,于此图中可见一斑。
画面以王原祁干笔细皴为基调,笔墨严谨细腻,敷色清丽,不失文人山水画的温润含蓄。起首处淡笔勾勒,远峰隐约,云雾缭绕,有黄公望遗意。山峰夹岙处见屋宇,山峰用披麻皴结合荷叶皴,山头苔点用渴笔散锋,沉着灵动。中段山峰松林掩映处见旗帜高招,屋宇宫殿,青松用浓墨勾勒,与高峡流云、山色明丽形成对比。据《清史稿》“志”第二十九载,两座主峰隙豁处城堞,乃清时河北正定府附近的明长城遗址「注7」,是清朝历代皇帝西巡五台山的必经之路。据此,《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将此图著录为《长城岭春晴览胜图》也就不难理解。山势低洼处疏林如画,屋宇整齐,旗帜飘摇,虽无人迹,却一片生机盎然。中段低处山峰延绵跌宕,极尽变化之势,主峰平坡处留白处理,辅以淡赭、青绿,与前峰繁密错综对比强烈,更显丛岭幽远,亦对画面整体节奏有重要作用。峰顶林木茂密,远山干笔勾皴,用笔方折,以少胜多,似倪云林笔意。山势稍缓处,古松幽深,疏林清丽,古刹虚亭,虽无人迹而碧桃盛开。自此处始山石描绘以勾勒轮廓为主,辅以干笔拖擦,较少用皴。手卷结尾处林木实而山峰虚,林木浓而山峰淡,近处古树浓荫,河水旁林木葱茏,敷淡绿,近处古寺只余屋顶,引发画外之思。虚亭朱栏,有蜿蜒小路达半坡,“西石壁有朱笔‘三箭山’三字摩崖”「注8」。据考,此处古寺应为招提寺,位于河北省阜平县。据清史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第二次驾幸五台山途经阜平,驻跸招提寺。因招提寺背倚“青龙山”、前照“伏虎山”、两侧河流寺前交汇之地貌,康熙帝大赞其“福地、福地”,并用御用弓箭朝寺庙北侧的山峰连射三箭,均逾峰顶而过,后此山便名为“三箭山”。后乾隆帝西巡曾两次驻跸招提寺,观摩三箭山,追怀先祖足迹,并作序赋诗:“康熙二十二年我圣祖经此,勒马而射,连飞三失,直逾岩顶,居民遂呼其为三箭山。”这亦与清朝骑射传统不无关系,骑射尚武,被清代诸帝奉为“满洲根本”“先正遗风”。此卷结尾处黄钺特标明“三箭山”山峰所在,也是另有深意。而黄钺居上层统治中心,自然有其阶级地位的局限性。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清朝统治已呈衰落之势,内乱外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三箭山峰顶山花烂漫,一派生机,对面山峰圆转而错落有致,苔点亦是渴笔散锋,落笔急促,远峰以淡花青铺出远近之势,使全卷更添温润含蓄的韵味。卷末款识“嘉庆辛未闰春初吉臣黄钺奉敕恭画”,有赵孟遗法,沉着秀逸。
纵观全卷,画面重冈连嶂,青山如簇,山道迂回,宫苑朱栏错杂其间,长城卧岭于云峰之上,极目不见际涯。这正与史传其“所画层峦叠嶂,不使人一览而尽”相吻合。从技法上看,此卷淡泊处似萧云从,苍厚处似王原祁,清丽处似王鉴。皴法披麻兼荷叶皴,皴擦并用,设色以小青绿手法,承接王原祁、王鉴余脉,可见黄钺优秀的艺术涵养和深湛的创作功力。乡贤萧云从(1596-1673)对左田黄钺影响颇大,绘事之外,萧尺木的爱国情怀对黄钺也触动很大,怀着崇敬之情编成《萧汤二老遗诗合编》,为研究萧云从的爱国思想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黄钺所编《画友录》第一篇便是萧云从,为后人研究姑熟画派留下宝贵的史料。萧云从在绘画上对黄钺的影响更为深远,在黄氏早期作品中可清晰看出萧云从的影子。长卷《万壑云潭》(23cm×286cm)应为黄氏中年代表精品,笔墨清疏苍秀,饶有逸致,深得萧云从遗意,由此可探黄钺师承。《鹫岭敷春》卷清雅淡冶而有苍厚处,实为难得。这与黄氏对清初画坛领袖王原祁的学习不无关系,清初山水画统治画坛,其中以王原祁为首,后学者很多,黄钺受其影响也是情理之中。以至黄钺晚年的作品较早期作品清新淡雅之外多了份沉着敦厚,这一点在《鹫岭敷春》卷中有清晰反映。
《鹫岭敷春》乃左田奉敕而作,定是纸墨精良,可想左田十分用心。全卷工整严谨,有富贵堂皇之气。这与其身居显宦不无关系,左田也因官位显而从者众,一时士大夫好六法者多贽其门,不惜重金求购。左田绘画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画上。入仕后曾奉诏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得以遍览内府珍藏,开阔眼界,鉴别真伪,品评等次。这为其绘画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亦使其绘画创作臻于成熟。黄钺的《二十四画品》萃其艺术见解和美术思想于一体,以诗论画,以四言韵语将绘画风格、意境转化为意象,寓理论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对后世绘画理论研究贡献颇大。《二十四画品》也历来为画学研究者所推崇,足以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媲美。其《二十四画品》被后世画学研究评为“把中国绘画批评推入了一个独特的境地”「注9」。
黄钺传世作品数量不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其作品29件,绘画作品19件,其中以山水画居多(五六寸见方的小册居多「注10」),山水画创作也成就了他在画坛上的声望。《鹫岭敷春》卷无论从尺幅、技法、意境及保存的完整度来说,都是研究黄钺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卷乃左田黄钺奉敕而作,画芯兼有嘉庆御题,引首有董诰“鹫岭敷春”题跋,这类文臣与帝王合作的书画作品,也直观反映了当时的宫廷文化生活,这一点是许多文献史料无法企及的「注11」。
注释:
1.清代《进士题名碑录》
2.《清史稿》
3.《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藏五
4.黄钺《壹斋集》自序,陈育德、凤文学校点
5.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
6.《清史稿》,“艺文”
7.《清史稿》“地理”,“正定府”
8.《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
9.温肇桐先生语
10.《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
11.杨丹霞《黄钺〈长城岭春晴览胜图〉卷》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