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的教学与科研
2019-01-10陈琳
走向世界舞台 挥出华美乐章
指挥系教授 陈 琳
一、专业和人才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指挥教学历史最悠久的系。长期以来曾作为中国唯一的指挥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优秀指挥家,始终秉承“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指挥学科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4年,首次招收音响艺术指导方向本科生。该专业旨在培养国际顶尖的录音、扩音、视频导播综合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声音艺术策划、录音艺术、音响艺术、音乐制作、现场扩声等方面的人才。
目前,指挥系设有指挥、歌剧艺术指导专业方向两个博士点。并于2016年首次招收乐队指挥方向博士;2018年首次招收歌剧艺术指导方向博士。已形成以指挥专业方向为核心,多专业方向发展的新型指挥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系培养出30多位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及知名乐团、歌剧院、部队文艺团体、合唱团以及教育领域的领导者。如郑小瑛、俞峰、王进、陈佐湟、吕嘉、水蓝、李心草、张艺、陈琳、陈冰、王甫建、彭家鹏、徐新、邵恩等。
在指挥系培养的历代指挥家中,有12人26次分别获国际指挥比赛大奖;6人7次分别获得国内至今仅有的三届全国指挥比赛的金奖、银奖及铜奖。
二、现代指挥教学法
指挥系的教学体系在成立之初“兼容并蓄”,吸收了前苏联与欧美的教学经验,其后的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在历任系主任的领导下,又逐步形成学术学风严谨、师生团结开放、教学代代传承并不断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教学体系。主科教学,采取三名教师对一名学生的单独授课方式;围绕指挥学科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总谱读法、高级视唱练耳、双钢琴交响乐演奏、合唱、乐队训练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现代作品分析等。
近几年,指挥系教师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创立了“现代指挥教学法”,该教学法成为现今指挥系的教学核心。“现代指挥教学法”明确了21项具体指挥法技术和乐队操作方法理论,缩短了学生从教室走向乐队的距离,节省了乐队教学的投入;指导学生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乐队演奏所发生的问题;教会学生从作曲家的角度来理解作品;培养了学生作为职业指挥所必备的人格素质、艺术魅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现代指挥教学法”的诞生为未来中国指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指挥家去海外讲学的传播和影响,近几年我系吸引了欧美博士硕士生前来学习,如,毕业生英国人卢长剑,曾就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马来西亚人彭亦凯,目前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担任指挥系教授兼任学生乐团音乐总监;以及2018年9月刚入学的指挥方向博士研究生德国人博格纳(Mathias Boegner),曾就职于中国音乐学院担任小提琴专业教师。这充分说明我系强大的师资团队和科学的教学体系已改写了只有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指挥的历史。被媒体称为:“揭开了西方人到中国学习贝多芬的序幕。”
该教学法于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新兴专业崭露头角
音响艺术指导专业方向是设立在我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专业,是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专业领域。该专业依托指挥学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全局艺术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音乐制作人才,致力于为严肃音乐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输出具有制作及音响设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同时与快速发展的科技与大众消费市场相结合,将音乐艺术与音响美学通过前沿技术手段制作及呈现。
目前,经过四年实践和探索,音响艺术指导专业的教学成果已逐步显现。2016年,指挥系首届音响艺术指导专业学生参与制作的CD《精彩中央院—高参、谭晓棠奏鸣曲集》在广州获得大奖。2017年12月,由音响艺术指导专业刘达老师作为制作人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制作的《广州交响乐团60周年实况录音集》获“中国金唱片”器乐类最佳专辑奖;俞峰院长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实况录音《舍赫拉查达》荣获“中国金唱片”器乐类最佳演奏奖。
四、对外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系始终本着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断邀请国外顶级指挥家到访,开办大师班。20世纪末,世界顶尖级指挥家迪图瓦、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祖宾梅塔、小泽征尔、巴伦博依姆等多次到访我系开授大师课。许多国际知名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指挥家,到我院进行乐队训练指导并开办大师班。
从2017年开始,俞峰院长担任艺术总监,制作并指挥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丝路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10月,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实景歌剧“一带一路”《图兰朵》在中央音乐学院醇亲王府上演。该剧目是响应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全球首次360度全景演绎这部通过“一带一路”从东方传到西方的经典故事,用音乐的语言构建一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乐相融,情相通”之路,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做出积极贡献。我系教师陈琳、陈冰等多次带领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少年民族管弦乐团等出访国外进行演出,引起世界瞩目。
五、推动国内指挥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指挥系举办了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和“中国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从我国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了目前国家艺术事业发展急需高端艺术人才的需要。经过四期培训,学员们有的在国际上获奖,有的在地方院团上成为中坚力量,他们的优异表现,充分说明了该项目的举办不仅将国内外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共享,极大促进了学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是为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将优秀的人才推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依托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学科优势,汇聚国内外优秀音乐人才资源,从理论到实践对入选学员进行集中培训,探索和推广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合唱指挥教学体系,培养既有精湛指挥技术及实践能力又兼具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优秀青年合唱指挥人才,着重发掘并打造合唱指挥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聚合社会力量中的积极作用。
作为表演专业,我系教师不仅通过舞台、排练厅的大量实践课程传授真知,更是将其课程体系从学术的角度归纳总结,出版了一系列便于推广使用的书籍和视频教材。如杨鸿年教授针对合唱指挥方向出版的《乐队训练学》《合唱训练学》《童声合唱训练学》等国家级教材。这些教程的出版弥补了指挥教学只能面授无法广泛传播推广的缺陷,为国内指挥专业教学提供了授课范式和学术参考。
2004年在徐新教授的倡导和推动下,指挥系创立了“中国指挥学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指挥家》,建立了中国指挥网,开办了指挥家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系列活动;进一步确立了指挥系在中国指挥界的核心地位。
中外融通的人才培养之路
作曲系教授 郭文景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一个汇集了中国优秀作曲家的集体,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杰出的音乐家。1980年代中后期的“新潮音乐群体”,主要来自我院作曲系,他们引领时代潮流,勇于突破禁区,为中国音乐开创新声做出贡献。还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曲家,他们在国内国外书写了众多中国音乐和华人作曲家的“最高”和“第一”的历史纪录。辉煌成绩的取得,是因为作曲系几十年来,在开放、交流、教学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具有引领性的工作。
一、为人才培养开绿灯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央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获得了巨大成就,首先要提到的是,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邓小平对中央音乐学院几位教师出于珍视人才、爱护人才请求扩大招生名额来信的迅速批示。由于邓小平的批示,作曲系的招生名额从原定的10名扩大到了30名,从而使得因“文化大革命”招生停止10年积累的人才能够尽可能多地进入大学。邓小平批示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优秀考生的入学,它所体现的重视教育、珍视人才的精神,对学院的工作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为人才培养开绿灯的思维,40年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作曲系的工作中一直引导我们大胆地进行各项第一性、唯一性的教学改革、实践和创新。
二、面向世界的学术交流
1980年,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外现代音乐的学术讲座,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举行。当时,剑桥大学亚历山大·葛尔教授应邀在我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的现代音乐发展情况。这次讲座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蜚声国际国内的一代中国作曲家,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实际上,这次讲座,全国的音乐学院都派了代表来参加,应该说对整个中国当代音乐圈都产生了影响。
三、学术与艺术平台建设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搭建学术与艺术实践平台方面,也做出了引领性的贡献。中国第一个现代音乐节由作曲系叶小钢教授创建,至今已举办17届。这个现代音乐节不但专业性极强地介绍了众多当今世界重要的作曲家,还针对作曲教学的需求,开创性地举办了各种主题论坛。譬如,全国性的配器比赛和论坛等。
作曲系开创了国内第一个暑期大师班,每年7月举办,成为一个把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同学和老师聚集在一起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大师班教授的邀请上,每年注重不同文化主题。还邀请高水平乐队参与,举办教师作品音乐会和学生作品音乐会,体现了我系一贯高度重视实践的传统。
室内歌剧发展计划,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又一项引领性的首创,得到国内兄弟院校作曲系和声歌系的赞赏,引起了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其他一些戏剧工作室和导演们的关注和兴趣。歌剧,是作曲家较难获得作品委约的体裁形式。这个项目,正是一个发掘歌剧作曲人才的平台。在没有这个项目之前,我们是缺乏发现歌剧作曲人才契机的。我相信,这个计划的实施,将会对中国的歌剧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将使中央音乐学院在未来发展中对中国歌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视唱练耳专业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做了很多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比如在2004—2010年间,作曲系发起组织了五届国际新教学思维的专业研讨会,即“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在2006年第二届“中法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的活动中,举办了 “首届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这是建国以来的首次。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举办“首届多媒体方式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教师研修班”,使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一举措更加确立了学院在此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些学术与艺术实践的特点是:紧扣教学,服务、补充、拓展教学;使学生受益是第一目标。
四、教学改革
在文化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央音乐学院率先实现了学分制。此项改革,使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了自主的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有了发展的天地,使教学更加现代化。同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第一个在本科五年学制之中全部实施双选制,我们为此精心设计了实施规则,使学生在五年本科中可以跟五个不同的老师学习,规则还规定至少要跟三个老师学习。这一制度的实施,彻底杜绝了一个学生长期只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的局限;也使师生一时配合不适的情况有了调整改变的机会,消灭了学生因换老师无望而自暴自弃的情形;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获得了跟多个名师学习的机会。在这种制度中,同学们除可以博采众长外,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教学形式上采用小班授课,精英教学,高强度训练,在制度设计上保障专业技术课的教学。
在开放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坚持传统的、可靠的、经受了时间检验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和深入细致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覆盖了欧洲18、19世纪传统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同时又涉及20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观念、新理论与新体系;既包容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构成原理与外国作曲家写作的有益经验,又研究总结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外融通的教学内容和高质量的教材。
突破传统技术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之前,作曲专业和声课的内容仅限于《斯波索宾》。改革开放之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大量新观念、新技术涌进,带动老师们改革、丰富、扩充传统四大件教学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新观念新技术只能通过讲座和选修课的形式进入教学,而最重要的专业技术课,还始终停留在老教材老内容上。对此,我们对作曲专业和声课进行改革,将《斯波索宾》的内容压缩为两个学期,第三学期选择“调性扩展”作为新内容,增加现代和声,达到了既突破传统局限,又能与传统衔接的效果。强化中国传统音乐内容,将中国传统音乐(民歌、说唱、戏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课放到与四大件同等重要的地位(小班课,三个学期)。
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二、四年级学生有音乐会,毕业生有毕业音乐会,还有和教学紧密结合的“炎黄杯”作曲比赛,大师班等。这一切立足于全面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强调艺术创作实践的重要性。没有艺术实践,艺术教育只完成了一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各大表演专业的强大支持下,艺术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全国首屈一指的条件。我经常跟作曲系的同学讲,你们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除了有好的作曲老师之外,最大的幸运是有非常棒的演奏专业的同学,指挥系、管弦系、钢琴系、民乐系、声歌系这些高水平的同学,对作曲系同学的艺术实践,给予了强大的支持。正是他们,使得作曲系同学的作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舞台实践的验证。我代表作曲系,向所有这些兄弟系表示感谢,我认为,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央音乐学院能够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作曲家的一个很根本的原因。
40年岁月铸就辉煌
音乐学系副教授 潘 澜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的音乐学学科以培养高精尖的音乐理论人才为己任,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等五个专业领域获得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我系教师撰写的诸多教材成为全国通用教材,被许多高等音乐院校采用,具有广泛影响力。同时,担负着中央音乐学院80%的音乐专业基础课程,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育的中流砥柱。已故著名音乐学家,我院原院长于润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改革开放给音乐学系带来诸多新的机遇,逐渐宽松的学术环境,逐渐开放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的有利政策,对音乐学系的长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音乐史在教材与书籍的编撰上影响广泛,在专题音乐研究,如中国钢琴音乐、古琴音乐、音乐图像学、音乐编辑学等领域成果显著。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发展出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佛教音乐文化三个研究方向,多项著作、教材和论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从原先主要关注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逐渐扩展至西方早期与当代音乐的研究,在全国率先开设出完整的西方音乐史断代课程。尤其是钟子林老师于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出全国最早的《西方现代音乐》课程,掀起学习和研究西方当代音乐的热潮,打开了中国了解西方当代音乐的大门,开阔了视野,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民族音乐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院时开始的亚非拉音乐研究和教学,到外国民族音乐学科的建立,到世界民族音乐学科与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迄今为止,为全院开设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文化课程,接待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乐团和音乐家及教授的来访,并举办讲座、工作坊和音乐会等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拓展了人们对除中西音乐以外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的认知和实践。音乐美学学科获得长足发展,于润洋教授、王次炤教授、李晓冬副教授曾获得中国音乐学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金奖,音乐美学集体曾于1993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此同时,音乐学系还不断加强新兴学科的建设。1997年创建了我国第一所音乐治疗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2001年创建音乐管理与传播专业,2004年更名为音乐艺术管理专业。
1981年,中央音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的音乐学率先获得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1988年,陶亚兵随著名音乐史学家廖辅叔先生攻读中国音乐史方向的博士学位,成为全国音乐学领域的首位博士研究生。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学系不仅培养出对我国音乐教育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理论家,也培养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优秀人才,如于润洋教授、王次炤教授均为我院前任院长,为我院乃至全国的音乐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徐小平、王森等校友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杨沐教授、郑苏教授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高校任教。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多学科发展方向齐头并进、增强中国与世界的理论与实践交流是音乐学系多年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音乐学系非常重视对学生田野采风工作能力的培养,除了民族民间音乐专业学生的采风活动之外,每年暑假,音乐学系都会定期组织本科二年级学生赴全国各地进行采风实践活动,去过贵州、广东、云南、新疆、江苏、河北等省份,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祖国民间音乐的热爱。同时,在音乐学的理论教学中,始终融入大量集表演、创作、理论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如每两年举办的“世界音乐周”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以及“西方早期音乐节”“爵士音乐节”等已经成为音乐学系的大型音乐节和学术品牌活动,集演出、学术讲座、工作坊等各类形式为一体,将古今中外丰富、多元的音乐引入我院,大大拓宽了我院的音乐文化视野,改变了我院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格局,对我院的创作、演奏、理论研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2017年的“世界音乐周”将主题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国际研讨会暨青少年世界音乐教育交流展示活动”,更是将我系的理论优势转化为艺术实践,服务于社会、服务于青少年,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西方音乐史邀请到世界顶级音乐学家、德国洪堡大学达努泽教授来我院进行一整年的讲学,由获得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学位的我系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刘经树教授担任四门课程的全部翻译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次如此长时段的邀请到西方音乐史学顶级专家来讲学,使我们对西方音乐本体及其背后的深层文化,有了更深、更广的突破性认知和理解。
在两个新兴应用学科中,音乐治疗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不断扩展学科队伍和教学基地,强化学科管理,力求临床与科研共同发展,始终保持国内顶尖教学水平,最终实现了学科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快速发展。今年成功举办了“2018国内高校音乐治疗专业教学研讨会”,为我国音乐治疗专业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实例。艺术管理专业以专业艺术院校课堂理论为基底,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手段,文化政策方针为指导,为全国艺术管理机构培养出诸多艺术管理专业人才。
40年来,正是借改革开放之良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逐渐将发展传统学科和建设新兴学科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中国与世界同行,铸就了音乐学系当今的成就。我们将以改革开放40年为契机,反思过去,继往开来,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演绎一流水准 奏响世纪之声
管弦系教授 俞明青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自20世纪70年代就参与管弦系建设的亲历者,我感慨万千。1977年,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我国各大高校向所有具有才华的青年敞开大门。当年的招生盛况仍历历在目,因人才太多,我们在扩招中举办了“考生音乐会”,通过电台向全国播放,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一时传为美谈。
改革开放40年间,管弦系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都始终站在全国管弦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列,是我国管弦乐教学工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一、学科建设
伴随着中央音乐学院的成长,管弦系师生通过艰苦探索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1981年,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成为国内首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音乐艺术表演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时隔37年后,管弦系申请到“音乐艺术表演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弦乐、管乐等相关专业的14位教授通过严格考核被认定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
在这40年中,管弦系不断地对各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必要调整和改进,比如今年春天,各教研室针对博士研究生的招收,制定了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管弦系博士研究生教学大纲”,凝结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管弦系本科生目前主科专业设置齐全,与欧美国家音乐学院专业设置规模相同。在课程设置上,专业主科授课采取“三合一”模式,即主科教师与学生1对1;主课教师、钢琴艺术指导与学生2对1;室内乐指导教师和重奏组合学生1对15,这种三重组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独奏、合奏、重奏方面都得到专一、专项、专业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2006—2007学年,我们根据国内外音乐演奏人才培养与需求状况,提出“培养高精尖独奏、乐队演奏人才”的教学目标,即由之前的只培养独奏人才,转变为在培养特殊独奏人才的基础上更为广泛的培养乐队人才的双向教学目标。目前,管弦系共有十个专业教研室和一个专业艺术中心,这些教研室是国内目前所有音乐院校设置最全的系属教学研究机构,为培养“高精尖”的音乐演奏人才提供了产学研一体,教学、演奏、科研共生的学术平台。在总结前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管弦系吸收外国专家的科学训练方法,结合中国作品风格,吐故纳新、扬长避短,探索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与体系。
二、享誉国际的教育专家及强大师资
管弦系自改革开放以后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家,如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王振山教授等等。以林耀基老师为例,他一生专攻小提琴教学法,生前经常为艺术团体、艺术院校作有关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学术报告。他严谨的学风、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训练方法,使其学生获奖无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为中国赢得巨大的声誉,因此,他被大家誉为“采矿大师、冠军教授”“伟大的小提琴教育家”。薛伟、胡坤、童卫东、谢楠、陈曦、柴亮、高参、李传韵等人,都是林耀基门下弟子,当然,他们很多人目前也都是我系小提琴教研室的中坚力量。基于林耀基教授独特的“林氏”教学体系,2018年5月15日,我院还专门成立了“林耀基教学研究中心”,力图加强对林耀基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系统研究,继承和弘扬中央音乐学院优良的教学传统。
管弦系的教师大多系出名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留学背景,另外还聘任十余位外籍教授。如此强大的师资,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完成个人教学、演出任务之余,管弦系各专业的老师还心系国内专业学科的整体建设,目前国内很多管弦表演专业的“学会”都由我系教师挑头组建并担任学会领军人物。比如,中国管乐学会三位副主席、中国长笛学会会长、中国双簧管学会会长、中国圆号学会会长、中国小号学会会长、中国长号、大号联合会会长、中国室内乐学会会长、中国中提琴学会会长、中国大提琴学会会长、中国巴松学会副会长、中国小提琴学会副会长等,都由我系教授担任。
三、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
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管弦系取得过令国内及世界同行们刮目相看的辉煌业绩。国内外比赛中的获奖者,世界顶级交响乐团任主要席位的演奏家数不胜数。
管弦系获得的第一个奖项是林耀基老师的学生“陈音来” 在198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青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的第一名。之后40年,管弦系获奖总数近千个。很多重量级的国际比赛,如,柴科夫斯基比赛(薛伟,银奖)、伊丽莎白王后国际比赛(1985,胡坤,第四);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吕思清,1987,第一;王滨,1994,第一);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柴亮,1985,第三名);西贝柳丝国际小提琴比赛(胡坤,1980,第五),GFA国际青年吉他比赛、维也纳国际青年吉他比赛、香港国际青年吉他比赛、第一届亚洲管乐大赛等,我们都斩获过大奖。最值得一提的是,我系圆号专业的学生曾韵,于2018年5月,获得第70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比赛圆号组的第二名,这是曾韵继2017年荣获“Città di Porcia”国际圆号比赛第一名后,在国际重大赛事上的最新突破,创造了中国选手第一次在布拉格之春比赛中获得佳绩的历史。
四、享誉中外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
管弦系下设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 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队”。1984年9月,经文化部批准,中央音乐学院在管弦系正式成立了“实验乐团”,下设民乐、管弦两个乐队。1986年,“实验乐团”被国务院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
青年交响乐团是目前国内乐团中与世界著名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合作最多的交响乐团。40年来,青年交响乐团在国内外巡回演出上百次,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并获得世界各个国家音乐媒体的赞誉,也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青年交响乐团创下了许多第一。如1987年,作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交响乐团访问西欧十国; 2004年,第一个以中国交响乐团的身份参加世界著名音乐节—德国波恩贝多芬音乐节并且作为驻节乐团;2005年,第一个以亚洲青年交响乐团身份参加柏林世界古典青年音乐节,等等。
2008年,管弦系荣获教育部唯一的本科教学示范中心——乐队教学示范中心(中国首次建立该中心),主要由我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实际执行日常的乐队课程及实践演出。目前,“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常年在国内外举行各种形式的巡回演出,这些成功的访演不但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中国人民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演奏人员,为建设和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成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
舒曼说:“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一个音乐家的成长要靠热情,青年交响乐团的发展要靠热情,我们管弦系的发展更需要热情。青春、梦想、热情、情怀一直是我们管弦系师生前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民乐人绽放的40年
民乐系教授 黄 河
我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77级入校82届毕业并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教师。我们和学院一道风雨同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今天学院的辉煌成果。
蓦然回首,深刻感悟,我们真的幸运地经历了学院40年改革开放进程,共同感悟到改革开放给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带来的机遇。……40年前,我们和今天的同学们一样,风华正茂,求知若渴、学业奋进、力学不倦。我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学会了坚守、学会了快乐,学会了成长……留不住的青春,抹不去的回忆。我们感慨、我们自豪、我们由衷地道一声,中央音乐学院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最值得骄傲的学院!我们拥有学院十大终身教授之一——琵琶泰斗林石城教授,我们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民乐系40年来在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教育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实践与引领作用。民乐系在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推行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培养中国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民乐系集民族器乐教学、表演和研究为一体,是引领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传承与发展的专业教学水平最高的学术基地。
民乐系建成了一条龙的教学体系,其特色在于让附中、大学的师资队伍融为一体,以附小、附中、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专业学术环境。民乐系聚集了一大批知名的演奏家,活跃于国内外舞台,他们潜心钻研,出版的各类民族器乐教材及理论著作百余部,音像制品四百余套,近年来,更有40人次主持国家级学术科研项目及担任课题负责人;55人次荣获国际、国内奖项。这些数据比改革开放初期的数据增长了数倍。民乐系教师担任全国各类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职务共32人;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共33人。体现了民乐系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参与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学术地位,也体现了民乐系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民乐系的毕业生大多成为各大音乐艺术院校和演出团体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民乐系学生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家级重大比赛的金奖,如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台北民族器乐大赛等,金银铜获奖总数高达300余人次。2014年,在文化部举行的文华艺术院校奖观摩比赛中,民乐系包揽了所有青年专业组金奖。尤其是2017年,民乐系学生在第六届文化部民族器乐教学成果展演中,共21项入选,位居全国各艺术院校之首。
隶属于民乐系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平和最有活力的民族乐团之一。由于中国民乐的特色和特性,民乐系师生代表国家和学院对外演出交流活动频繁,仅近5年,受邀赴海外参与重要演出就有91人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共有104场次,受邀在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电视台、大剧院讲学140人次。出访国家更是不胜枚举。尤其是近期和美国巴德音乐学院正式成立了中国民族器乐在国外的专业教学体系,也是中国在国外高等院校率先创建的首个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的学位项目。
民乐系还通过各种音乐节等重大学术活动引导全国民族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推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比如“中国民族音乐节”“胡琴艺术节”“弹拨音乐节”“民族管乐周”等。近五年来,完成了五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如2016年“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项目,以民乐系的传统和学科优势,积极为全国的民乐人才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感慨,我们感恩,我们珍惜:
1.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自强不息,坚守本心,包容化育,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2.珍惜平台:一是社会平台,二是个人平台,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彰显出个人风采!
3.珍惜时代:40年前,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今天,同学们也赶上了强国之路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坚守中国音乐繁荣昌盛的伟大梦想!引领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美好未来!
传承和开拓 与世界接轨
声乐歌剧系教授 王宪林
一、高水平音乐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沈湘、蒋英、李维渤、郭淑珍、黎信昌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家,重整旗鼓,潜心钻研,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成果逐渐显露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们自主培养的学生开始走出国门,不断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得奖项。1984年,国际声乐界非常著名的芬兰首届海林国际声乐大赛在米里亚姆举办,评委均是世界一流的歌唱家。我系沈湘老师的学生梁宁、迪里拜尔,蒋英老师的学生傅海静等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梁宁获得了第一名,迪里拜尔获得第二名,傅海静获得了第三名。他们的获奖首次让世界声乐界认识了中国的歌唱家,惊叹于中国声乐教学的成果。此后,沈湘先生连续6年受邀远赴芬兰举办国际声乐大师班。沈湘先生是中国声乐史上将中国声乐推出国门的第一人!1994年李维渤老师的学生袁晨野又在该项比赛中斩获第一名;同年又在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金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该比赛金奖的中国人。1985年沈湘的学生刘跃在英国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成为第一位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中国男低音。此外,程志、关牧村、殷秀梅、王秀芬、幺红、刘跃、范竞马、张立萍等优秀学生,不仅成为了国内耳熟能详的歌唱家,还有相当一部分活跃在国际舞台,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奖项。
沈湘先生西学东用,开创的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并了解到中国声乐的发展现状,备受业内称许。因为同一位声乐教师的男女高低五个声部的学生先后在国际声乐比赛上获得大奖,这在国际声乐界也是罕见的,足以说明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声乐教授。邹本初(沈湘的学生)搜集整理了沈湘的教学资料,写成了《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一书,让我们如今能够得以一窥沈湘先生的教学精髓所在。
李维渤先生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声乐理论家、声乐教育家,他先后写就的《心的歌声》《歌唱——机理与技巧》《歌唱比较教学法概论》《师生关系心理学》《著名西洋歌剧咏叹调——字对字译词》《漫谈美歌》《发生训练中的四个“R”》《声乐训练中有关音乐修养的几个问题》等著作不仅关注具体声乐教法,而且涉及到心理学与艺术修养。尤其是他与赵庆闰教授合作编译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歌曲字对字译词系列教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至今是国内音乐专业院校声乐专业不可或缺的教材和工具书。2010年声歌系用先生著作的所有稿费设立了“李维渤声乐奖学金”,用以促进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品质的声乐人才。
如今,声歌系秉承传统,新生一代的教师茁壮成长,不断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套从个别辅导到整体呈现、从课堂训练到舞台实践、融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于一体的成熟学术机制。声歌系师资一直以来是国内本专业中实力最强的。声歌系有5位教师曾进入国际音乐主流的歌剧歌唱家之列,他们与世界一流歌剧院合作,有着20多年的国际歌剧舞台的演唱经验;又有在声歌系10多年的教学经验,如迪里拜尔,张立萍,张建一,袁晨野,刘跃等。他们拥有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外语能力强,掌握的歌剧剧目量多,教学经验丰富,获过多项国际大奖;出版与国际顶尖歌剧院合作演出的歌剧DVD和唱片;编著出版了多语种美声专业的教材;其中两位获得中国金唱片奖。声歌系培养的学生相继在2011年德国新声音比赛、2012年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2015年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大赛、2017年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有的担任国家院团的领导、有的进入国家院团、部队院团、专业音乐学院、艺术院校担任演员与教师。他们在坚持把纯正地演唱西方声乐歌剧作为学习与借鉴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传授学生唱好中国声乐作品,把实现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作为不断探索的学术目标。
二、教学体系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声歌系是全国最早通过歌剧排演延伸教学的示范单位。早在20世纪,声歌系就以音乐会形式成功排演过《费加罗的婚礼》《绣花女》等世界经典歌剧。歌剧排练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学生在歌剧排演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锻炼。近年来,声歌系坚持声乐演唱和歌剧表演并行的教学方针,先后排演了《蒂朵的仁慈》《茶花女》《魔笛》《蝴蝶夫人》《奥涅金》《阿依达》等歌剧,在国内外公演,获得广泛反响。2010年以来排演的五部歌剧,特别站在历史和学术的高度,以恰当而适度的选材、精湛敬业的工作团队,直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歌唱表达和舞台表演等综合能力。歌剧《狄朵和埃涅阿斯》与《塞魅丽》的公演,突破了巴洛克歌剧和戏剧清唱剧在中国大陆上演率为零的历史,从深层次体会巴洛克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审美韵味,声歌系也因此荣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歌剧《女人心》和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的排演,以作品风格与演出形式的完全对比,带领学生充分领略和体验了喜歌剧与浪漫主义经典歌剧的魅力。同时不忘对中国作品的学习,复排歌剧《伤逝》。除歌剧外,声歌系还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分别向全国各大高等艺术院校,发起并主办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中国艺术歌曲比赛,积极推广和加强艺术歌曲教学规范,完善学生的歌唱水平,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声歌系钢琴伴奏教研室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同专业最早成立教研室的单位,对国内其他音乐院校的同专业领域起到引导带动作用。2003年在全国率先招收“声乐钢琴伴奏艺术”专业研究生,十二年来培养了大批声乐伴奏专业人才,活跃在国内的声乐表演舞台和歌剧专业院团,并为本校及各地方院校培养了一批声乐伴奏骨干教师。声乐钢琴伴奏教研室在科研、创作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吴慰云教授(已故)为许多中国民歌及近当代声乐作品编配了钢琴伴奏,为中国创作歌曲的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胡适熙、赵碧璇、张慧琴教授在声乐钢琴伴奏研究生培养的论证、创立、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开创性的经验,是本专业教学法的创立者和权威专家;张佳林教授所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成为各地方院校钢琴伴奏专业的重要理论教材。
嗓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目前是国家唯一一个招收艺术嗓音及嗓音医学硕士的单位,2013年并入声乐歌剧系。该中心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嗓音临床、嗓音教学和嗓音科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声乐人才培养和演员嗓音健康维护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三、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成就
声歌系始终秉承“开放、豁达、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注重对外交流,帕瓦罗蒂、凯瑞·斯都特、杰西·诺曼、小泽征尔、内尔·席科夫、米尔·恩斯等世界顶级声乐和歌剧大师、导演和指挥、钢琴伴奏和艺术指导都曾来此现场教学并帮助声歌系保持国际专业水准。声歌系不忘帮协地方院团、学校提高专业水平,肩负普及古典音乐之重任,连续多年承担全国专业演员和高校教师的培训进修工作;全体师生紧密配合,利用假日在各类单位举办讲座与音乐会,积极为社会音乐教育做出贡献。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贯彻落实学院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高精尖、多样化、国际性的世界一流音乐学院”的办学定位与目标,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声乐歌剧表演的教学中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单位,并在创建国际一流学科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全国示范性教学的标杆
钢琴系教授 吴 迎
改革开放40周年,回忆起来振奋人心。我1973年入学,当时钢琴系与管弦系合称“钢管系”。1978年之后,钢琴系恢复了独立建制,钢琴专业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专业。第一届招生的时候,本科专业只有五名学生,同时还有师资大专班以及后来的一些进修生。其中留校任教的已经成为钢琴专业的骨干教授,同时也产生了世界级的人物。钢琴系著名教授周广仁先生,80年代之后,便开始在欧美各大国际钢琴比赛中担任评委,多年来倾注全部心血,成为国际国内钢琴普及教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著名钢琴教育家。近年来钢琴系引进了许多从海外各国学成归来的杰出人才,形成了今天具有国际水平和持续发展活力的强大师资队伍。时隔近40年,钢琴系已开始招收表演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这使钢琴系表演专业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40年里,国内许多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活动都与钢琴系有关。其中很多具有领先意义,引领着整个音乐开放的步伐。比如当时文化部举办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国际比赛的全国选拔赛,当时选拔的是参加肖邦比赛和加拿大蒙特利尔钢琴比赛的选手。这也是中央音乐学院恢复招生以后第一次国际比赛的试水。当时我们的条件非常艰苦,参赛选手是在乐器室的仓库里练琴准备参加国际比赛的。虽然我们没能够拿到好的奖项,但是却跨出了走向国际赛事的第一步,而且给波兰音乐界一个很大的惊讶。1981年之后,我系出现了第一个国际比赛——世界有名的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他就是当时由我们朱工一教授完全自主指导的诸大明老师,他现在是台湾东吴大学的教授。至今为止,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仍然是全世界四大钢琴比赛之一。
1983年,钢琴系的李其芳教授指导17岁的韦丹文获得了“珠江杯”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之后两次荣获朱丽亚“Gina Bachauer”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及蒙特利尔国际钢琴比赛等奖项。钢琴系在参加各种国际比赛的同时,钢琴教育的国际交流之门也随之打开。像扬·艾凯尔、阿什肯纳齐、安妮·费舍尔、波格莱里奇,以及长期旅居海外的傅聪等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师被不断引入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讲学。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使钢琴系较早地形成了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教学、表演体系。
1991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把国际交流中获得的一流教学理念开始向全国拓展。在周广仁先生的主持下,我们召开了全国首届主科钢琴教学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在当时吸引了全国九所音乐学院和其他的一些学校的老师们,其学术影响持续了十几年。90年代开始,钢琴系在系主任杨峻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取得了柴科夫斯基和伊丽莎白皇太后两项比赛的奖项,这都是国际上最顶尖的比赛。由于这些成绩,2008年,钢琴系的主科教研室获得了北京市本科教学一等奖,2009年又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就二等奖。
改革开放40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近十年钢琴系完成了师资力量的新老交替,组成了舞台和讲台交相辉映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结构上都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课程设置不断丰富。我们的发展目前是全方位的,除了继承国外教学传统,特别是从前苏联借鉴的传统之外,更增加设置了钢琴艺术史类课程和教学法类课程,以及风格研究,比如巴赫钢琴音乐,古钢琴与历史钢琴,管风琴,钢琴室内乐等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还积极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这使得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专业教学构架日趋完备,在全国专业教学领域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9年,学院直属学科手风琴、电子管风琴、古钢琴都并入了钢琴系。2018年,又增加了管风琴、爵士钢琴本科的学科设置。目前正在筹备设立钢琴系更加细化的专业,由单一专业发展成为专业设置更丰富的大型系科。不单是在国内,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领先的系科。40年的改革开放,钢琴系已经建设起坚实的钢琴教育结构体系,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吸引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同时我们面临更多的竞争。但我们有信心面对挑战和压力,有能力在下一个40年里,引领中国钢琴事业完成新的腾飞。
走向世界的中国梦之队
钢琴系教授 曹晓青
2004年手风琴专业并入钢琴系,至今只有短短的14年。我本人有幸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从筹备、建立直到茁壮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14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教学立足自身特色,开阔国际视野,融贯中西教学,传播民族经典文化,不断丰富创新着手风琴表演专业的内涵,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国际交流、艺术创作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努力用实践构筑具有民族特色与发展活力的中国手风琴教学表演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手风琴专业艺术人才。目前,手风琴专业在我院已建成从附中、本科、硕士、博士全方位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风琴作为最具人气的乐器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当时,学习手风琴的人数排在所有专业的前几位。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中央音乐学院在当时没有开设此专业,使大批怀揣着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学习手风琴专业愿望的年轻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在这批人当中,其中就有我本人。然而让人颇感欣慰的是,多年以后,自己成为第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教师,从而使得新一代的手风琴年轻人在最高音乐学府学习手风琴成为可能。
1992年,我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作为建国以来第一位由文化部选派到欧洲学习手风琴专业的留学生,我远赴德国留学。2004年,结束了在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13年的学习和工作后,迎来了我人生中更大的一个挑战: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手风琴专业。
14年来,手风琴专业的发展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教学与表演体系作为主导思想。在培养理念上以“面向国际、中西交融、以赛促教、实践育人、服务社会”为中心,培养专业性、复合型的音乐表演人才;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注重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国际前沿教学与我国基础特色的融通:注重规范教材、演奏技法、风格把握等核心教学内容;开设手风琴伴奏艺术、手风琴作品创作等前沿讲座与课程;强化手风琴重奏和室内乐的丰富实践;成功举办三届中央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艺术节,聘请国内外杰出专家授课、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音乐会等等。同时,密切同国内外最前沿的作曲家合作交流,为中国手风琴创作作品,对手风琴的教学提出新的思考和要求。在最重要的国际赛事当中,让年轻学子迎接考验、积累经验、绽放光彩。截止至2018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摘金夺银,共获得131项第一名和301项重要名次,其中有56项属我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上首次问鼎。
回顾十几年来手风琴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过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加强中国学生在学习大量欧洲不同风格作品时对技术能力与风格的准确把握。一方面要达到国际最高的演奏要求和水准,更重要的是在演奏中展现出融入东方表达的美学思想和演奏特色,而不只是单一复制欧洲手风琴的演奏和教学形式。在这个方面,手风琴专业大胆做出了许多的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新的提升,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教学、表演与人才培养方式。而我们的一批批优秀的手风琴选手屡屡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也有力验证了国际手风琴界的同行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教学方式的认同和高度评价,增加了国际手风琴舞台上的东方魅力,以至于近年来欧洲的手风琴学生慕名来到我院学习手风琴。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手风琴专业在巩固现有的成绩和做实目前的具体工作的基础上,亟待不断设立新的发展目标,敢于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一是充分利用我院各优秀专业的集聚资源,促进手风琴专业的全方位发展。例如,对中国文化、中国乐器对手风琴产生和发明的影响进行系统、权威的研讨。其中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研究和探寻中国簧片乐器对手风琴发明和产生的影响。二是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努力打造创作与表演的多元合作平台,继续不遗余力地促进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三是不断探索以手风琴特色为核心的不同音乐形式,包括手风琴与人声、与不同乐器的室内乐、“中国式”探戈、中国爵士手风琴音乐等不同形式的演奏。同时,开启电子手风琴、智能化手风琴乐器的学习与研究也必将具有划时代意义。
世界音乐家的摇篮
附中教授 娜木拉
改革开放40年来,无数教育工作者在被誉为“中国音乐家摇篮”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默默耕耘,用心奉献,为国家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国家音乐教育的不断前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教育水平已经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中等重点专业学校”,被文化部评为“省部级重点专科学校”。附中既是大学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更是大学音乐人才培养的坚实保障。
自1957年建校以来,附中一直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全国唯一的青少年管弦乐队红领巾乐队在附中成立,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亲切关怀和热情赞扬。
40年的招生人数,从1978年的30几人,到目前的几百人的规模,体现着附中办学发展壮大的历程。党和国家从民族大团结出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政策,也在附中办学中体现出来。1982年,由俞慧耕校长亲自带队赴内蒙古招收了30多人的内蒙班,我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一名鄂温克族的孩子,从草原来到了北京,1992年毕业留校,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应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得到总书记的接见。迄今为止,这一批批由附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尤其是这一班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学生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特别是内蒙古民族音乐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988年,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也就是红领巾乐团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演,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影响,当时是由左因校长带队,附中天才青少年用他们精湛的技术和纯真的音乐打动了世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的风采。
附中少年交响乐团,同时还得到了小泽征尔、梅纽因、斯特恩、徐新、俞峰、汤沐海、吕嘉等几乎所有国内外知名指挥家的指导。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国务院专项拨款给附中建立新校址。2001年,附中从大学搬到了丰台区方庄,占地面积1.46万平方米,产权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硬件设施遥遥领先于其他全国音乐院校附中。教育部给予了特殊专项款的支持,使附中在这些年不断地改善学校的环境设施。
2009年,在教育部的批准下,附中与澳门演艺学校联合开办全日制音乐技术课程,联合培养澳门专业青少年音乐人才。目前附中招收港澳台学生,连续4年与香港30所中小学交流,举办了香港音乐研习营等活动。附中在新校区焕发生机,培养了一批批的青少年英才,如吕思清、郎朗、王羽佳、田博年、梅第杨等等,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代表中国赢得了多项零突破的大奖,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据统计,从建校以来,附中师生共获奖3729人次,其中国际比赛1204项,国内比赛2525项,学生获奖3293项,教师获奖436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音乐家的摇篮”。2013年附中与美国多所音乐学校交流,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曾代表习近平主席来到学校亲切看望附中全体师生,并对附中的教学和专业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对附中提出继续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希望和嘱托。
附中师生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国事活动,比如2018年的新春之际,附中的交响乐团和附小合唱团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春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热情地关注着我校师生,特别是孩子们的成长,对孩子们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也展现了我校的教学实力。
附中也是我国音乐文化领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代表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最高水平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先后与莫斯科音乐学院附中、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实现了教学资源国际共享,承办了世界知名的小肖邦、梅纽因和第一届鲁宾斯坦国际比赛以及历届星海杯钢琴比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2018年为响应国家扶贫战略工程,我们招收了五名来自吕梁地区的学生。针对附中学生在三观形成期的最重要人生阶段,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克服困难,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相信在下一个40年,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将不忘初心,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专业音乐学校而不断奋斗!
探索中国特色素质型音乐教育体系
音乐教育学院教授 高建进
改革开放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1993年,国家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验在各门学科迅速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任务。多年来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显现出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学了十二年音乐不会唱歌,不识乐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应试教育这一困扰多年的根本性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音乐师范本科教育以表演与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方式与学校音乐教师的实际要求严重脱节。音乐师范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全面学习学校音乐课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我们意识到,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全国最高音乐学府,不仅要为国家培养一流高精尖水平的专业音乐人才,还应该为国家培养一流的音乐教育人才,为素质化音乐教育改革,提高中国国民音乐素养做贡献,为此学校做出了创办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定。
音乐教育学院前身是音教系,成立于1999年,最初是乘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东风,在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体系,聘请外国专家系统讲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首先在全国率先系统引进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三大先进音乐教育体系,探索融合国际先进音乐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中国特色音乐教育之路,以此为目标确定了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新原则。我校新建立的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上有大幅度的改革和突破性创新。在实践中,该专业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到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再到社会实践(实习)都做出了与传统的师范音乐教育有相当不同的变化和重组性的安排。这主要体现在适应素质型教学与研究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上。不以声乐、器乐或作曲的个人表演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中小学音乐课程所需要的音乐教育学和教学法为主要指向,以歌唱(主要是合唱)、体态律动和小型乐队编配与演奏、综合性的音乐创作、钢琴即兴为主要学习内容。成功培养出中国高等音乐学校第一批掌握了新体系教学方法的音乐教师;开设了多门国内空缺的音乐教育学与教学法的新课程,填补了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的空白;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办学风格。这种“全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高度吻合,有针对性地纠正了目前我国音乐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2008年,学院“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体系综合改革实验”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2009年此项目又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年我系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示范中心。在建系10周年时,召开了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议,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在此基础上,我院进行新一轮八年的素质型音乐教学改革实验与理论研究。2011年,这项研究与实验以《改革音乐素质教育,创新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为课题,被正式列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聚焦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发展方针和大众化、素质型发展方向,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创立了顺应中国音乐教育国情的一整套从低幼、小学、初高中,直至大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简称新体系),形成了一个理念,六项特点,四个素养,三大工具,三种教学法的“新体系”的理论、方法与课程,并编写出版了配套的实验教材。新体系研制了普通中小学学生的四个音乐核心素养体系,即积极的自主音乐需要、实用的音乐实践能力、优质的音乐情感体验、全面的音乐文化理解。建立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机制。新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音乐师资培养与中小学音乐教学需求脱节,学生自主性学习不足,课堂教学重知识技能讲解,轻实践体验等问题,在发展中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与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师资培养双向轨道上,均取得显著成绩。经实践检验,“新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效果明显。
“新体系”研究团队通过承担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基础美育师资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发展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方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应用研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验》等一系列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新体系”以培养学生核心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了音乐“立德树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综合美育功能。
目前,音教学院在全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全国多所院校开设了新体系实验班,在多个省市建立了本科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基地。
2011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决定将音乐教育系扩大为音乐教育学院。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列入教育部“国培计划”,举办了15期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班,学员来自285所幼儿园,1266所小学,708所中学,72所高校,覆盖30个省市区。
“新体系”研究团队先后编写出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习课教程》及附册、小学合唱教材《祖国,祖国,我爱你》等教材15部,译著《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入门》《音乐的读与写》《儿童合唱教程1:娃娃的歌》《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通向音乐教育之门》等6部,这些教材出版发行以来,获得了全国各地教师的广泛认可和青睐,其中实习课教程附册教材三次再版重印,发行量已超过10万册,全国共计123所学校使用新体系教材,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
音教学院用先进理念与科学方法训练的混声、女声、童声合唱团在国内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除了在国家大剧院和其他重要演出场所进行独立演出之外,在将近十几年间音教学院的学生先后与国内外专业音乐团体进行合作演出。2008年在南京和在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演出了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该剧演出在2010年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评选,获得“文华大奖特别奖”);2010年赴意配合中国总理访问意大利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音乐会演出活动;2015年应邀赴德国参加莱比锡巴赫音乐节演出;2017年再次应邀参加德国音乐节(Knechtsteden Alte Musik)开幕式演出等。这一系列演出活动既巩固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丰富了舞台实践经验,使他们成为既上得了舞台,也站得住讲台,而以站讲台为先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我校音乐教育专业方向自建立初即与匈牙利科达伊学院及国际协会、国际奥尔夫基金会、奥尔夫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教育研究所、瑞士达尔克罗兹学院等国际音乐教育专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作定期较长时间讲学,同时机制化地输送本科四年级学生到这些国际音乐教育专业院校留学。此外还与这些国际音乐教育专业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在校年轻教师。使该专业方向及时学习和掌握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音教学院还多次成功举办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对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实验。
2018年综合我院教学与科研的总结报告《基于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音乐教育学院将以“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懈奋进!
改革开放40年 科研创新展新颜
科研处副处长 王新华
从整体看,中央音乐学院的科研在全国始终起着引领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回顾40年的历程,我觉得有四大亮点或启示值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教师持续投入科研。
早在1989年4月,学校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设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处,率先将科学研究提高到与人才培养并行的地位。当时纵向科研来源不多,但是全校科研氛围十分浓厚。
在20世纪80到90年代,产生了张洪岛的《欧洲音乐史》(1983)、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5)、于润洋的《音乐美学史学论稿》(1986)、袁静芳的《民族器乐》(1987)、钟子林的《西方现代音乐概述》(1991)、张前、王次炤的《音乐美学基础》(1991)、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1993)、梁茂春的《中国当代音乐》(1993)、吴祖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赵沨的《中国乐器》、段平泰的《复调音乐》(1987)、吴式楷的《和声学教程:理论与应用》(1984)、于苏贤的《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1993)等一批经典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成为全国通用教材,而且如同一座座高山,至今难以超越。
40年来,我校的纵向科研立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先后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0个。在数量和质量上创全国之最,许多项目是全国唯一。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如《音乐百科全书》《中国音乐史》,虚拟舞台技术、音乐数字化平台、实景歌剧《图兰朵》等。尤其是《图兰朵》,不仅再次以中国人的“主体”视角对这部普契尼未竟的遗作进行了续创和升华,而且在表演模式上进行实景创新,成功转化为“一带一路”文旅产业项目。
第二,大力打造科研平台。
拥有高端的科研平台,科研创新才有持久的依托。中央音乐学院是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211高校,为了获得这一平台,学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因此将学校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跨越式发展阶段。211工程办公室设在科研处,从1999年到2012年,211工程经历了3个5年计划的建设,全面推动了我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乐器、设备、图书、校园网、远程教育、音乐厅、供暖系统全面升级。在科研方面先后建成了一系列乐器陈列室、数据库、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培育了一大批领军人物、精品教材、音乐精品工程作品。
2001年音乐学研究所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基地。在机制上由科研处对基地的规划、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进行监管,与教育部社科司进行对接。17年来,基地共立项重大项目30个,大型自主和开放项目10个。培育了40名博士后,75名访问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活动,切实发挥了学术高峰,人才洼地和交流窗口的功能。
此后,学校又先后获批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基地(2014)、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2015)、教育部“一带一路”音乐交流发展研究中心(2016)。2018年11月,我校“中国民族音乐”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基地整合了全校理论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学科优质资源,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
第三,教育教学研究、学术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同向同行。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学校长期以来将“教研一体”“研以促教”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同理,一位艺术家,无论是表演、创作还是理论专业,必须有自己的学术思考,才能在专业上拥有话语权。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1个,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精品教材27部。获得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各类国家级优秀成果奖82项,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学校突破人文社科唯论文、著作的单一评价导向,将理论研究、音乐作品和表演实践均视为科研,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符合艺术学科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
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年拨专项经费,实施“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这是一项创举,解决了基础研究的培育、表演教材的建设、乐谱音像的出版问题,填补了教学的急需。其中一些著作、乐谱、音像还在世界发行。
为了有序推进教学实践,使得学术研究、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2012年学校把各类实践活动划归科研处统筹管理,重点打造以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十大音乐节为核心的重大活动。如今这些活动已经建立了很高的国际声望,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占领学术前沿高地。
中央音乐学院虽然是一所艺术院校,除了人文社科的引领,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也毫不逊色,始终居于艺术院校前列。自90年代以来,学校科技发明硕果累累。提琴制作中心的小提琴屡屡在国际上获奖;管弦系全控调小号、民乐系唢呐活芯、音乐学系电子计算机调律键盘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501扬琴、扁八角高胡、巴洛克羽管键琴、音乐数字化伴侣、民族低音提琴大华琴,电子音乐光敏控制装置等经文化部审核鉴定通过。
学校先后获得14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立足全球科技前沿,率先探索音乐人工智能的新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立项,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音乐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音乐智能创作、智能表演、智能教学和智能乐器等方面进行研发。学校新设立的“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专业将从2019年开始博士招生。同时,引进和组织创新团队,开展机器感知、算法、音乐数据库,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研究。学校成功举行了“AL之夜——音乐人工智能伴奏系统音乐会”,受到CCTV等多家官方主流媒体的报道。
40年春风化雨,砥砺奋进,学校谱写了研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精彩华章。站在建设文化科技强国的新起点,科研处将进一步革新机制体制,找准问题,补足短板,激发科研活力,加强项目组织,培育创新团队,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同时,立足国内,放眼全球,逐步融入国际音乐文化科技创新网络,力争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释放中国音乐科技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