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徵明书画艺术的地位及影响

2019-01-09阎大海

书法赏评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氏吴门文徵明

阎大海

就影响而论,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山鼻祖,是明四家中资格最老的画家,也是开一代之风气的宗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由于沈周的出现,明代画坛摆脱了猛气横发的院体风格和浙派趣味,从而开创出真正意义上的明代绘画风格,确是居功甚伟。但真正将吴门画派发扬光大的是沈周的得意门生——文徵明,特别是文徵明在对吴门的艺术倾向、趣味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上,所起的作用最大,贡献也最大。文徵明的门生、子侄等后人,擅长诗文、书画者多达至五十多人,其后裔跨越明清两代,像文彭、文嘉、王宠、陈淳再至文伯仁、文震亨等等,使得文家一派艺文之传统风靡江南,大有笼罩一代之势。虽然吴门画派发展至明末有衰微之势,但是仍可见文徵明对董其昌至关重要的影响。再至清朝的“姑苏画派”画家萧云从,“新安派”渐江和“金陵八家”等都受过文徵明的影响。1

本节主要从文徵明后裔及门人弟子所取得的成就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扬名显亲:子侄承家

明清时期,以文徵明为代表的文氏一族,是苏州著名的书香世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跨越明清两代、延续时间最长的书画世家,他们对明清文人的艺术倾向和趣味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徵明作为吴门画派的奠基人之一,在书画上的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皆精,是被人称为“四绝”的全才,他以深厚的艺术修养为吴门画派的确立与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文派书画自文徵明起共延续六代,他的子嗣,直到明清之际的文震亨、文震孟、文从简、文从昌、文点等人,皆是能书善画者。

文徵明的亲戚和子孙中,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和画家,如其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孙子文元肇、元发、元善,曾孙文从简、文从昌,以及文简之女儿文淑等皆有画名。在文徵明的后裔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彭、文嘉、文震孟等。文彭不仅书画继承家风,而且开创吴门印派,成为文人篆刻流派的开山之祖。文震孟则有“书迹遍天下,一时碑版署额与其曾祖相”之誉。等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文氏家族还有文鼎承袭家族创作的传统。3

文徵明长子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以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后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文博士”。文彭在书画、诗文、篆刻、鉴藏等领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特别是对六书有深入研究,他在明代篆刻史上有开印章流派之先河的功绩,掀起了文人参与篆刻印章之风,并开创了明代篆刻的第一个流派——三桥派,又与何震并称为“文何”,为明清篆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文博士集》流传于世。

文徵明次子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曾任乌程训导,后升和州学正。兼擅诗文、书画,其小楷精谨劲爽,亦擅行书。而其绘画更是传袭家学,与文徵明细笔一类的画风接近。明代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一体。”4又有《明画录》言:“所作山水,清远逸趣,得云林佳境,合处直逼其父。”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嘉精于鉴赏,曾参与嘉靖四十四年(1565)朝廷清点严嵩家藏书画。文嘉著有《钤山堂书画记》,收录了众多书画佳品,是明代重要的鉴藏著录。

目前存世的有一幅文嘉和文彭兄弟的书画合壁卷《草书卢仝饮茶诗、为壶梁作山水》,藏于苏州博物馆。6前段是文嘉为壶梁所画山水,后段乃文彭在隆庆元年(1567)书唐代士人卢仝的《饮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7

文徵明侄子文伯仁(1502-1575),文徵明兄文奎之子,字德承,号五峰、摄山老农等。工画山水,有简、繁两类风格。繁者,承续于王蒙布局饱满、笔墨层叠、皴点繁密的风规;而简者主要延续了文徵明细笔山水的特点,笔法精谨、设色淡雅、墨韵温润,可谓不失家学。其传世作品有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秋山游览图》和《金陵十八景图册》、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松风高士图》和《天目山图》、藏于故宫博物院《雪景山水图》、苏州博物院《石湖草堂图》等。其中,《石湖草堂图》为文伯仁细笔山水画的代表,图绘文徵明的得意门生王宠的读书场所。全卷用笔精细苍秀,设色古淡秀雅,可见其对文徵明绘画的继承与发扬。

文徵明曾孙文从简(1574-1648),字彦可,号枕烟老人,文嘉之孙,元善子。崇祯十三年(1640)拔贡,明灭后,退居林下,以书画自娱。文从简秉承家学,具家法而有变化。其山水画笔墨简淡、境界空灵,有文徵明、文嘉的风规,又祖述倪瓒、王蒙画格。书法宗李邕,最得其神采。传世画作有《郑州景物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江山平远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潇湘八景图》(藏于中国美术馆)、《松石高士图》(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长林徙倚图》册页(藏于首都博物馆)等等。

文徵明曾孙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号湘南,又号湛村,文彭之孙。在科考之路上与文徵明颇为相似,九试皆落榜,直至五十多岁才在第十次礼部会试成功后,又在殿试中一举夺魁,成为明代第八十二位状元,也是文氏家族唯一的状元。他也是文徵明后辈中官位最高者,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文彭之孙。长于诗文艺事,又善园林设计。其书画皆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崇祯年间任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在南明政权中遭受排挤,辞官隐居。清军占苏州后,绝粒死,年六十一,谥号节愍。有《长物志》十二卷流传于世。文徵明的玄孙女文淑(1595-1634),本名文俶,字端容,文从简之女,嫁与赵灵均为妻。文淑擅长花鸟画,绘画笔法细密秀润、风格妍雅,有《花卉册》和《萱石图》等作品传世。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曾给与文淑绘画极高的评价:“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8其女赵昭亦晓绘事,能传其家学。

综上所述,文徵明作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其影响并不仅限于十六世纪的苏州,还因其子侄继承家风,将文徵明的诗文、书画艺术发扬光大,延绵不绝。

薪火相传:门人传艺

除了家族后裔承袭、发扬文徵明的书画艺术成就以外,文徵明的后辈门生,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人书画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王宠、陈淳、陆治、陆师道、居节、朱朗、钱毂、王榖祥、王穉登、周天球等人。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号雅宜山人。王宠虽出身于商贾之家,但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擅长小楷,在明代书法史上占据重要一席。但是,王宠在仕途之上与文徵明一样屡试屡败,年未满四十就英年早逝,文徵明痛心不已,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并给与了王宠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文学艺能,卓然名家”9“隐为三吴之望”。10

文徵明与王宠趣味相投、品性相合,二人交游频繁,正如文氏所说:“余年视君二纪而长,君自丱角即与余游,无时日不见。”文徵明对王宠更喜爱有加,曾将自己收藏的王献之《地黄汤帖》摹本赠与王宠。11现存的文徵明传世作品中也多有能说明二人往来频繁、情谊深厚的作品,如上海博物馆藏的《停云馆言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松壑飞泉图》和《关山积雪图》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藏的《治平山寺图》等等,皆传达出二人深厚的情谊。如《松壑飞泉图》,画上文徵明自题:“余留京师。每忆古松流水之间。神情渺然。丁亥归老吴中。与履吉话之。遂为写此。屡作屡辍。迄今辛卯(1531)。凡五易寒暑始就。五日一水。十日一石。不啻百倍矣。是岂区区能事。真不受促迫哉。於此有以见履吉之赏音也。四月十日徵明识。”12题跋中记录了作画的情境,特别是作画的时间历时五年,体现了文徵明与王宠深切笃厚的情谊。这样的画作还可见于《关山积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也是文徵明为了王宠而作,历时五年才完成。

嘉靖六年(1527)冬,文徵明与王宠借宿在江苏上方山的楞伽僧舍中,适逢大雪,王宠出佳纸索画,文徵明乘兴作“关山积雪”,画群山飞雪,千峰失翠,行人骑驴艰难前行,全幅用色秀雅古淡,点墨布白,在青绿和淡赭的相互衬托下显得生意盎然。然而,由于此画太长,一时并未完成,而是历经五个寒暑,才有今日所见佳作。文徵明在《关山积雪图》画卷末尾的题跋中写道:“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孤高拔俗之意耳,若王摩诘之雪溪图、李成之万山飞雪、李唐之雪山楼阁、阎次平之寒岩积雪、郭忠恕之雪霁江行、赵松雪之袁安卧雪、黄大痴之九峰雪霁、王叔明之剑阁图,皆著名,今昔脍炙人口……”13卷后还有陆师道题跋。从文徵明的文字来看,他对古人雪景图的赞赏,其实也是通过雪景山水表现自己对古人“孤高拔俗之意”的承袭。

陈淳(1483-1544),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陈璚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父亲陈錀擅长诗文,与沈周、文徵明及吴门书画文人都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家中也富于收藏。这样的浓厚文化氛围为陈淳之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优良的环境。陈淳“既为父祖所钟爱,时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从之游,涵揉磨琢,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籀、画、诗咸至甄其妙,称入室弟子”。14陈淳入文氏门下较早,被认为是文徵明的入室大弟子。他主要的成就在于写意花鸟画,甚至超越了文徵明和沈周,文徵明曾在其《观物之生花卉卷》赞赏道:“道复游余门,遂擅出兰之誉,观其所作,四时杂花,种种皆有生意。所谓略约点染,而意态自足,诚可爱也。”15王世贞也对陈淳的绘画赞誉有加:“画家写生,右徐熙、易元吉,而左黄氏父子,政在天真人巧间耳。宜和主稍能斟酌之。明兴,独吾沈启南入熙室,而唐伯虎于黄氏有出兰之美,陈复甫出,以意为之,高者几无色。”16又云:“白阳画品,墨中飞将军也,常其狂怪怒张,纵横变幻,令观者辟易。”17

陆治(1496-1576),字叔平,号包山。其书法师承祝允明,绘画学文徵明,山水花鸟皆擅,与陈淳、周之冕同为明代中后期花鸟画三大家,有《包山遗稿》存世。陆治出生于书香之家,但未曾入仕。苏州博物馆藏有他的一幅《唐人诗意山水册》,绘于嘉靖丙辰年,时岁六十一。此册共十开,每开以唐代古诗两句为题作画,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8“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19等等,画面布局充满诗意,又以细笔勾写,设色妍雅古淡,属于师法文徵明细密山水一路的风格。

陆师道(1510-1573),字子传,号元洲,后更号五湖道人,长洲人。嘉靖十七年(1538)的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以母亲年老请辞归乡,家居十四年间游于文徵明门下,执弟子礼。其山水风格淡远清丽,尤工于小楷。他与文徵明来往密切,虽后乃复起,官至尚宝少卿,却一直以师礼拜文氏,文徵明经常为其作书画。著有《五湖集》传于世。陆师道之子陆士仁,字文进,号澄湖,亦善绘事,风格极类文徵明,是文徵明再传弟子中的代表人物。据记载他曾伪造文徵明《积雪图》,卖得五金后良心不安,最终将金钱退还给买家。20

居节(约1524-1585),字士贞,号商谷、西昌逸士,长洲人。少从文徵明游,为入室弟子。其家因受到贪官污蔑,导致家道中落。居节善书文,工书画,深得文氏心传,特别是文徵明晚年精细繁密的山水画风,为他所发扬。

钱毂(1496-1576),字叔宝,自号罄室,据说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幼年因孤贫失学,壮年才开始读书,游于文徵明门下。善书,小楷宗法虞世南、欧阳询,行法苏轼,篆法李阳冰,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刻书家。钱毂由于家境贫寒,需要通过卖书画以维持生计,也曾代笔文氏绘画。徐邦达先生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对文徵明绘画的代笔现象进行了研究,除了文氏二子及门人钱毂、居节以外,朱朗也是文徵明的重要代笔弟子。且有文徵明写给朱朗的信札(此札影印于日本出版的《明贤尺牍》中)做证据,有云:“今雨无事,请过我了一清债。试录送会朗一看,徵明奉白。”21

朱朗,生卒年不详,字子朗,号青溪。以写生花卉擅名,其山水与文徵明酷似。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幅《中庭步月图》,描绘的是文徵明自京师返回六年后(1532)一个月夜,与弟子朱朗在庭中散步。有感而发,文氏便作诗云:“明河垂空秋耿耿,碧瓦飞霜夜堂冷。幽人无眠月窥户,一笑临轩酒初醒。庭空无人万籁沉,惟有碧树交清阴。褰衣径起踏流水,拄杖荦确惊栖禽。风檐石鼎燃湘竹,夜久香浮乳花熟。银杯和月泻金波,洗我胸中尘百斛。更阑斗转天苍然,满庭夜色霏寒烟。蓬莱何处亿万里,紫云飞堕阑干前。何人为笑李谪仙,明月万古人千年。人千年、月犹昔,赏心且对樽前客,但得常闲似此时,不愁明月无今夕。”22

王榖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嘉靖八年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因忤逆上司,辞官回乡奉母。根据著录记载,文徵明曾为王榖祥多次作画,存世的有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林榭煎茶图》、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兰石图》,都明确署为“徵明为禄之作”,这些画作都是他们交往的见证。苏州博物馆还藏有一幅王榖祥《临文徵明吉祥庵图》,可见其师承。

除了以上列举的文氏门人外,著名的还有彭年(1505-1566)、周天球(1514-1595)等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就影响而论,文徵明是真正将吴门画派发扬光大的宗师,因为有他的众多弟子与后辈子孙的继承,才使得吴门画派得以大振,甚至延续至清代。虽然明代后期崛起的松江画派逐渐占据主导,但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亦受文徵明的影响。再至清初四王,乃至近代山水画,从中都可见吴门画派的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文氏吴门文徵明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文氏桥式振荡器电路探析
学诗3
文徵明诗咏石湖
端 砚
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