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的生、成、用探微❋
2019-01-09刘迪一于智敏
刘迪一,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筋”作为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筋的概念非常丰富。“肝之合筋也”[1]17,作为筋理论的主体思想贯穿于筋理论的始终,因为肝“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也为探讨筋的体用关系提供了理论来源与支撑。
1 筋之所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阳化气,阴成形。[1]8”万物之阴长赖于阳生,人体之生长亦赖于阳气之生。“地有林木,人有募筋”[2]136,人身之筋骨同于树木之躯干脉络,到处皆有,纵横无算,遍布人体内,具有联络组织的作用。
1.1 “筋”“力”“神”
筋,《说文解字》:“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3]85”《释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4]”力,《说文解字》曰:“筋也”[3]293;《说文解字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非有二物。引申之,凡精神所胜任皆曰力。[5]”
“筋”“力”二者互为注解,本为一物,筋为体,力为用;筋为阴,力为阳,因此广义之筋体阴而用阳。范缜在《神灭论》中言:“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6],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1]9”“力”即为筋之神,筋之用。筋是力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力又能作用于筋。狭义之筋即为现代医学所说的筋膜、肌腱和韧带。广义之筋则为筋与力的统一体。无筋则无以谈力,无力则筋亦不为筋。
1.2 筋生于气聚,长于精、柔
“筋者,气之元也”[4];“元,始也”[3]1。《脾胃论》言:“气乃神之祖”[7],因“神在体为筋”[1]9,筋之神为力,故“气乃力之祖”。气聚则力生,气动则力至,力寓于气,气以化力,气充则力旺,气调则力和,因此筋得以禁锢于身形。生则筋柔力充,手握固有力,足行走有序;亡则气散形存,手撒不握,筋不复存在,故言筋生于气聚。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提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4”王冰注曰:“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8]”由于阳气性温,则可以柔养筋骨。而阳气内化精微所养之神气,其中一部分则是养于筋之神,即养护筋之力,而外为柔软,以养护筋之形。因此阳气者,精则养筋之神——力,柔则养筋之体。
1.3 筋生于肝气,长于肝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肝生筋。[1]9”《类经·十二经筋结支别》云:“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9]”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其性非柔润而不调和,必赖阴血滋养方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筋的生与长也必赖于肝气和肝血。
筋之发生赖于肝气,而长由乎肝血。肝气始于阳升的春季,其性属阳。而肝气作为阳气的一种,对筋的生长发育作用最能体现阳生阴长之间的伴随关系。筋之所生阴阳并需,而阳生在阴长之前,阴长以阳生为基础,阴行以阳助为动力。肝气影响筋的发育,人在生长的过程中,女子四七、男子四八之前阳气是处在一个不断充盛的过程之中,身体在不断地发育,身高在增长,筋肉在充盛。《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1]2。《素问·宣明五气篇》言:“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1]40”肝肾同源,二者相辅相成。若后天肝气充盛则可补益先天肾气,有利于筋骨的发育。男子七八肝气衰,出现筋的功能退化,充分体现了肝气在生命后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肝气对筋具有滋养作用,“肝生筋”[1]9,酸味可滋养肝气,肝气可以滋养于筋。因此,筋之用,筋之力生于肝气。
肝血对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血对筋生长的滋养濡润上。血属阴,其体阴柔,肝血旺盛则可以濡养全身之筋,而肝血的生成和运行则有赖于肝气的推动。当人体阳气不断损耗、肝血逐渐衰少,则全身之筋失于濡养,出现身高变矮、腰背弯曲等一系列筋缩的状态,因此筋之体长于肝血。
1.4 筋生于胃气,长于五谷
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阳气的充盛有赖于脾胃运化五谷所化生的饮食之气。饮食之气无形而升散属阳,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食气作为后天不断摄入的阳气,对筋之体、筋之力有着重要的养护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1]36”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归结:“人以胃气养于肌肉经络也,胃若衰损,其气不实,但经脉虚,则筋肉懈惰。[10]”由于肝养筋,故饮食之气散布阴精于肝脏,才能进一步滋养于筋,五谷入于胃,经脾的运化、肝的疏泄布散周身,筋为肝之应,受其布散的氤氲之气而调达柔和以行其用,此为筋之用生于胃气。
《太平圣惠方》言:“脾胃者,水谷之精,化为气血,气血充盛,营卫流通,滋养身形,荣以肌肉也。[11]”因此筋的发育成熟亦有赖于脾胃阳气的运化及后天五谷之气的滋养。此为筋之体长于五谷。
2 筋之所成
阳气对于人身之筋的养护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一方面阳气推动了筋的生成,另一方面阳气也一直护卫着筋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2.1 气和则筋柔
从肝之体阴用阳之阳来说,有人提出“肝用阳在于主筋”[12]的观点,认为肝用阳的根本是主筋。体阴用阳是对肝性主升、主动的特点和条达畅茂特性的概括。此处的肝之阳气则是养筋的重要依托。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论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时,以肾气的生盛平衰为其控制因素,论述了不同时期随着肾中精气和肝气的变化及人体筋骨的发育及衰老情况,体现了肝肾之气对筋骨的协同作用。
从整体来看,筋之所养在于阳气的精柔、温煦。阳气应是可急可缓、可收可藏,所运合于四时阴阳。一方面,《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13]”老子以自然界为例说明,生命与草木枝条一样柔弱为生,枯槁为死。人体如此,筋更是如此。筋的柔韧有度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离不开阳气的温养调节;另一方面,肝主筋,大怒伤肝,阳气不柔则筋失所养。情志和柔,肝不被伤筋亦有所养,此即“柔则养筋”。因此,气和应是肝气疏泄升发恰到好处,人体阳气温煦人身之筋,情志柔和使阳气顺遂,筋骨刚柔有度。
2.2 血和则筋柔
《灵枢·本脏》言:“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2]96”在《医抄类编》中提到“血枯筋急者,养血为要”[14]。气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物质,筋只有得到气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筋耐血养[15]。只有肝血充盈,条达疏泄,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肉得养而维持正常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17,此处所言详细论述了血濡筋骨、利关节的重要作用。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当气血化生充足,肝藏血与疏泄功能协调时,则血和筋柔。
2.3 味和则筋柔
五味调和则筋脉肌肉、四肢百骸得以充养。“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1]9,酸味可以柔筋;但《素问·宣明五气篇》则提到“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1]39,此言五味均不可太过。筋的功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脾胃的运化功能。《素问·痿论篇》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1]71,脾胃所化生的营卫之气通过布散可以温养全身之筋,因此谨和五味是固护脾胃、养护筋骨的重要途径。
2.4 骨正则筋柔
《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2]31”骨骼是人体全身的支架,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牵引脏腑,使整个躯体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由于骨骼的主体作用,决定了骨的稳健正直,对于筋守其位有着重要的作用,筋的刚劲又能约束和强固骨骼。中国古代习武之人讲究“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前两个可以理解为对于骨的修炼,后两个则是对筋的养护。“立如松,坐如钟”要求的是骨骼的正直,“行如风,卧如弓”则分别是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筋的张弛有度。骨正是筋柔的前提,筋柔是骨正的保障,二者密不可分。若想使筋正常的发挥其作用,肝血的濡养、阳气的温煦、饮食的调和与骨骼的正直缺一不可。
2.5 筋柔则力达
气和、血和、味和、骨正则筋柔有度,筋柔则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16]。《素问灵枢类纂约注·藏象第一》言:“节有三百六十五会,而筋络其间”[17],《全体病源类纂·皮肉筋骨病·第五篇 ·筋病三》言:“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18]”由此可见,筋遍布全身,参与人身或动或静或刚或柔各种状态的维系。《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指出:“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缚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19]”气制之下,血养之下,味调之下,骨张之下则节得以束,骨得以络,肉有所缚,皮有所绷,机关得以滑利。此为筋柔则力达。
3 筋之所养
《易筋经·总论》言:“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16],故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由此可知,舒筋壮骨乃是人一生中的大事。
3.1 养气以养筋
筋依附于阳,阳气的运行对筋的正常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身之阳气应顺天气之流转运行,仿自然界阳气之温养升发并养护周身。《黄帝素问直解》言:“盖营运通体之阳气,若天旋转。[20]”阳气精柔以养筋,凡阳气动者可敛,敛者可动为柔。动静相继,刚柔相兼,筋体阴而用阳。在日常养护中,一方面应顺应自然界的阳气运动规律规避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应顺应人体自身的阳气流转规律以养阳气。
外邪从阳化热,五志化火则阳亢,阳亢则肝风内动,薄厥始发。《灵枢·九针论》言:“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2]159”肝之阳气不足,屡受惊恐,可导致筋脉不畅。故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规避六淫之风;另一方面调阳气、养阴血使阴阳调和,避免出现体内阳亢的情况,同时还应调和情志、顺养肝气以养于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21]”酸入肝,过酸则肝气溢。木实克土,以绝脾气,伤及筋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4”辛属阳能散气,过用则伤筋,表现为筋脉弛缓软弱,故饮食当注意节制,养脾胃之气以养筋。
3.2 养血以养筋
肝为血海,人体组织器官得到肝血的滋养才得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17”中能握、能步、能摄均为筋之力。肢体关节运动能量的来源,有赖于肝血的濡养。血不养筋则肢麻震颤;热邪劫夺肝阴,筋膜失养则发为筋痿或角弓反张。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身之肌肉。阳明主润宗筋,脾胃化生气血不足,则肌肉瘦削无力甚至痿软不用。“筋者,肉之力”[3],肉无力则筋无力。故养血生之源,藏血之器则气充血和以养一身之筋。
3.3 养骨以养筋
《灵枢·经脉》言:“骨为干。[13]”王冰曰:“张筋化髓,干以立身”[21],概括了骨的作用。从骨的角度来说,骨能张筋,反言之筋的张力正常则能保持骨的正直,骨与筋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高世栻亦曰:“大筋连于骨内,緛短则屈而不伸;小筋络于骨外,弛长则伸而不屈。[23]”此处一方面言明筋与骨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言明不同位置的筋受邪出现的病理表现不同。在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中,首先出现身长缩短、驼背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骨折,由此可见在骨质疏松的疾病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筋伤的表现,然后出现骨骼的改变。久立久行伤及筋骨,骨不正则筋不柔,此皆为过用伤筋的缘由。养骨以柔筋,使骨正筋柔、筋脉和同以全其行。
4 结语
从生理上来说,筋与力的关系即是体与用之间的关系。力作为筋之神,依附于筋,其中阳气起着决定性作用。筋之用生于一身阳气之所聚,先天肝肾气之所长,后天脾胃之气之所养;筋之体有赖于肝血之濡养,水谷精微之滋助以及阳气之温煦。因此,阳气、阴血与筋、力共同构成以体为基础、以用为主导的体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