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龙网荣获两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背后的“四有”秘诀

2019-01-09周秋含张译文

中国记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绝壁四有栏目

□ 文/周秋含 张译文 黄 宇

内容提要 一届中国新闻奖,同时获得两项一等奖,对于地方媒体来说,难度非常大。华龙网认为主要是因为其做到了心中有人民、基层有“活鱼”、融合有创新、机制有保障这“四有”。

不管田间地头还是绝壁“天路”,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我们的镜头。华龙网记者将笔端和镜头对准人民的喜怒哀乐,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挖掘鲜活素材。365天如一日,初心不改,坚持背后终获果实。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华龙网网络专题《绝壁上的“天路”》和新闻专栏《百姓故事》双双获一等奖,这也是全国首次有地方新闻网站同时荣获两项一等奖。获奖背后的秘诀,可以用四个“有”来概括。

一、心中有人民 镜头对百姓

《百姓故事》荣获了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沉甸甸的奖杯背后印证着栏目采编团队四年来走过的路,流过的汗,触动过的心。该栏目从2014年创办开始就定位聚焦基层,以“触摸山城温情,讲述百姓故事”为宗旨,挖掘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和故事。如今,该栏目已推出500多期,记者采访足迹遍布重庆38个区县,推出了数百个感动人心的人物故 事。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的马善祥代表,被总书记点赞“我们需要千千万万的‘老马同志’”。这位老马同志,就是《百姓故事》栏目主人公之一——人民调解员马善祥。老马20多年专注调解、化解各种矛盾,被称为“金牌调解员”。2014年11月,《百姓故事》栏目第一时间报道了老马的故事,同年,马善祥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而以其为原型的电影《幸福马上来》也已于今年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栏目还第一时间报道过被誉为“当代保尔”的独臂警察陈冰;报道过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坚守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林国宁;报道过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巫山县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报道过阳光、向上、追求梦想的重庆市石柱县三河小学留守女童足球队……对栏目每一期选题,采编团队都会优中选优,每一期采访都坚持深入一线抓鲜活素材,每一期稿件都会字字斟酌,有的甚至会修改十几遍以上。

在历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中,近一半获奖人物均由该栏目推出。同时,栏目报道的不少人物也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获评“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无独有偶,另一获奖作品《绝壁上的“天路”》背后,记者们也是数度深入大山,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入采访。采访期间,采编团队和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最后才挖掘到村主任毛相林几十年如一日带村民修“天路”、村民黄会元、沈庆富等人在修路中牺牲的故事。一个个基层人物丰满感人的形象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下庄人不等不靠、自发修路、不曾放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感动众人。

这两件作品从选题策划和采访取材,都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讲老百姓的故事、讲故事给老百姓听,是对“保持人民情怀、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实践。

二、基层有“活鱼” 裤腿沾泥巴

重大主题报道需要鲜活的故事,让网友愿闻其详。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而如何才能挖掘到鲜活的故事,那就只有深度践行“走转改”,深入基层一线。只有裤腿沾泥巴的记者,才能挖掘到基层最新鲜的素材。

为做好《绝壁上的“天路”》的报道,华龙网派出多名首席记者在内的采访团队,两次深入大山蹲点采访,和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采访团队第一次进入下庄是2017年7月,正值重庆酷暑。记者一行从主城出发,驱车近8小时才赶到下庄村所在的竹贤乡,但恰逢当地刚下过暴雨,暴雨后造成了沿途不同程度的落石,从乡里到村上的路,也就是下庄人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这条路,一度被隔断,车辆无法通行,记者一行人不得不徒步进村,就连平日娇弱的女记者也扛起了20斤重的器材。

▲ 《绝壁上的“天路”》采访中,险峻的下庄路,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

第二次去下庄时,虽然路面已完成硬化,但山路的蜿蜒、陡峭,依然让人心惊肉跳: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司机开车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有一次,采访车辆行驶到陡坡处便开始往后溜,还好司机沉稳,及时操控,才在溜了十多米后停下。

两次进山采访都是夏天,采访团队在户外一呆往往就是七八个小时,有时候喝上一口水都成了“奢侈”。一次采访后,没带水杯的记者,“抢”过同事的杯子就地接了一杯凉水“咕噜咕噜”下了肚,才缓过神来:“你不知道,这杯水救了我的命……”

采访艰辛,而下庄人对路的执着、爱护,更让我们敬佩。当时路面刚硬化,还未干,我们一位摄像记者不小心在路面上踩了一脚,留下一个脚印。但踩完他就开始内疚,因为一旁的村主任毛相林虽然嘴上说没事,但心疼之情难掩。“他们是把路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呢。”这位摄像记者每每回忆,都会这样说。

这样的采访故事在《百姓故事》里也有很多,在一期名为《溜索法官》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必须背着20多斤的采访器材吊着溜索滑到对岸。溜索架在70米的高空,由两只滑轮、绳索和一块破旧的木板组成,没有扶手没有安全绳,记者就这么悬空坐在咯吱作响的木板上被人从背后重重地推了出去,女记者吓得捂住了眼睛哭出了声,当记者滑到对岸时,众人不由得后怕起来,因为承载溜索的两只滑轮有一只已经发生了位移,如果重心不稳或者绳索不结实,记者就会坠入70米下湍急的河流当中……

华龙网采编团队的记者们深入城镇乡村、田间地头,用笔将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带到大家面前,用镜头记录那些最感人的瞬间。故事虽然小,但弘扬的却是老百姓的大爱与担当,彰显的是中国人的时代精神。

三、融合有创新 传播立体化

好的食材需要精心加工,好的素材离不开细致打磨。如何用全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好故事好声音?为此,采编团队很费了一番功夫。

比如在《绝壁上的“天路”》中,为了将下庄修路人的故事生动丰满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稿件一遍遍修改,不断打磨,专题创作期间采编团队十余次召开碰头会,对文稿编辑、专题制作、视频制作等进行头脑风暴,专题设计十易其稿。

绝壁上“天路”,最亮眼的就是这路,采编团队扣住“天路”这个主题,用VR全景、航拍视频等直观凸显下庄路的险;用视频、原声再现、深度报道等形式来表现下庄人的坚,最终确定以“路·历程”“路·影像”“路·信念”“路·故事”等串起来的专题形式,涵盖文、图、音、像四种元素,融合运用视频、H5、手绘漫画、VR全景等多种形态。

为了把作品赶在2017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四周年节点前推出,《绝壁上的“天路”》采编团队连续多个通宵在办公室加班,字斟句酌修改打磨,不断改进专题和融媒体作品的呈现效果,直到满意为 止。

最终,丰富多彩的全媒体报道形式,满足了不同受众在不同场景下的浏览需求,提供了良好的阅读观看体验。系列报道刊发后,很快在全网各平台形成亿级传播,其中,华龙网自有平台“重庆”客户端点击量超过109万,PC端独立访客数达到53万,微博访问量超过215万,微信阅读量近20万,20余家媒体在首页进行了展示。

而面对典型人物的报道,《百姓故事》栏目团队也意识到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好的作品必须要有好的表达形式和编辑手段,才能有更好的传播效果。4年来,《百姓故事》不断尝试用融媒体的报道手段来进行人物采写,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写作手法上,除了惯用的人物通讯,记者在护士节时尝试用新生儿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护士群体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表现形式上,除了用传统的文图记录人物故事,采编团队还把多种融媒体的手段和方式用到人物专栏里,形成全媒体、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传播矩阵,根据内容选择形式,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四、机制有保障 传递好声音

这次获奖的这两件作品,无疑是华龙网生产的众多具有传播活性的高品质全媒体爆款产品优秀代表。这也是华龙网坚持新闻立网,强化机制保障内容的成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近年来,华龙网按照党网姓党、政治家办网要求,坚持内容为王、以质取胜,基于移动化、视觉化、互动化方向,对内容生产进行采编发和传播全流程再造,采用文图、微视频、VR全景、H5等全媒体形式和手段提升内容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把正面宣传做到网友和人民群众心里去。传播能力建设上,构建重庆客户端集群、手机报集群、智慧数字屏“三个一千”传播渠道,打造以华龙网为龙头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传播体系。采编队伍建设上,加大采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符合新媒体特性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采编人员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从而更加自觉把党的声音传递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 好。

未来,华龙网采编团队将继续深耕内容建设,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笔端和镜头对准人民的喜怒哀乐,写出更多有温度、接地气、散发泥土的芬芳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绝壁四有栏目
在古石绝壁前
关于栏目的要求
飞檐走壁
绝壁深洞引清泉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清流绝壁(书法对联)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