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自主可控平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
——苏州广电打造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09文/沈

中国记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总台广电苏州

□ 文/沈 玲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媒体融合工作的实践,主要从传播视角探讨融合创新发展中建设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的探索和新闻舆论引导格局的重构。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新时代城市广电的重要任务就是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区域新型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

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以鲜活的实践探究融合创新时代建设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的探索和新闻舆论引导格局的重构。客观审视苏州广电总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内容生产者多元化,传媒已无内容垄断优势;媒体内容产品老化,受众流失,影响力下降,传媒业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城市广电面临着传播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资金人才不足、融合发展的理念认知和执行力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简单平移开端口,内容缺少全新的网生内容和“互联网+”的网生产品,距离建设区域性生态平台还有很大差距。改革创新,是顺应媒体格局调整和舆论生态变化的现实需要。“内容+”为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创新,而是“新闻+”“服务 +”“政务+”等的全面升级,从而能够构建起一个运行在互联网上、与公众和社会各界具有广泛连接的媒体平台。这既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提升传播力的需要,也是新型媒体在现在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媒体平台化策略迎接挑战,以特色内容品牌构建自己的用户平台,通过内容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实现内容与用户的有效连接。苏州广电领先于全国地方媒体,具备基本成型的内容、技术、运营等支撑体系。当前要抓住融合发展这个机遇,强化布局引领,以看苏州APP为主要端口和核心平台,网络、广播、电视三端两微协同发力,打造平台的海量用户入口,增强苏州广电新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生态级媒体平台基础建设。

一、电视收视率下降成趋势

据微信公号“群邑智库”4月11日“2018年度第一季度电视收视分析”:2018年媒体竞争态势依然,电视所有频道晚间总收视率为24%,同比下降14%。而据苏州广电总台“关于2018第一季度苏州地区电视收视分析”来看:苏州地区黄金时段仅55岁-64岁观众规模整体维持稳定,其它各时段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缩水,15岁-24岁年轻的观众流失最快。一季度,苏州台五个频道在苏州地区的黄金时段市场份额总量为50.39%,与去年同期一季度51.19%的市场份额相比,绝对值下跌0.81,同比下降1.58%。

2018年以来的传统电视开机率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主要时段的开机率仍然在不断下滑。1-9月苏州地区各时段开机率较2017年同期均继续下跌,黄金时段21.52,同比2017年1-9月的24.9,跌幅13.57%。

虽然2018年以来,苏州台传统电视板块继续维持了五个频道市场占有率站上50%大关的稳定,策略在于优化了收视产出的结构,取消了投入产出比低的一些自办栏目,电视媒体的渠道优势依旧有效,但数据也说明了目前的影响力、传播力和观众收视黏度等方面的不足。互联网新闻、短视频等移动传播途径分散了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如果按照苏州地区的有线电视用户数的CSM推及人口397.5万推算,2018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有13.1万多人离开电视。这些流失的观众可能是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接触方式进行内容消费,另外IPTV、移动电视、OTT等多元化多终端的电视直播模式也使传统电视频道资源不再稀缺。业界也有人对传统收视调查的数据价值失灵表示担忧,电视媒体趋势性地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影响是对内容生产和营销引导价值的缺失。面对电视媒体的数字化发展,以及观众收视行为的碎片化、非线性收视行为的迅速增长,如何真实全面、多维度地反映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深度融合——城市台逆势突围的实践

一份收视分析报告,足以说明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目前苏州广电总台各档电视自办栏目导向正确,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生活。针对媒体格局的变化,围绕受众需求,各档栏目积极创新拓展节目内容,推出了很多创新子栏目。在电视整个行业开机率下降的情况下,总台电视黄金时段(18:30—22:30)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50%以上,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由于电视收视总量受到其他媒体分流,出现一些行业性的问题,用户流失、广告收入下降,导致核心竞争力、传播力受到影响。当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上有8亿网民,手机成为最主要的移动上网设备,家庭成为主要的上网场所。

据《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移动互联网占比51%,广播电视市场占比13%,平面媒体占比6%,互联网占比15%,其他占比15%。移动互联时代带来的是整个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扭转这样一种传统广电行业下滑的趋势,如何将主流舆论传播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我们是选择在别人的互联网平台上跳舞,还是聚力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主流媒体平台?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曾经提出“第二曲线”的概念,即“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第一曲线的成功可能会让人们对潜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视而不见,从而使他人抢占先机,而他人持续增长的秘密恰恰是第二曲线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衰退开始前增长。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曲线”重新定义了。

广播电视台的功能定位,只有抢占先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传统媒体的迭代和优化。媒体融合发展既是国家战略,又事关主流阵地的巩固与建设。通过技术与内容的创新,重新构建连接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在2018年5月看苏州App5.0上线仪式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王晓红表示,“今天的广电媒体已经超越了我们传统媒介的意义,它可以连接各种资源,而且是由多方共构的一个平台”。唯有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思维与优质内容结合,内容的价值才会进一步凸显,这样既可以彰显主流媒体特质,又可以借助符合互联网规律特点的融媒产品提升新闻宣传“四 力”。

媒体深度融合既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问题,又是动态发展的实践课题。从中央到地方,主流媒体纷纷步入融合转型加速期。城市广电如何突破自身的限制,在融合转型加速期跟上步伐?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融合创新发展观,紧紧把握融合发展窗口期,以“中央厨房”的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抓平台建设、抓机制流程再造、抓爆款产品创意、抓对外多元合作、抓融媒人才破茧,多措并举将“整体转型、移动优先”落到实处,打通大屏小屏、线上线下,不断探索新型主流媒体的深融之道,迈出了“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坚实一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合之路。

为了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苏州广电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真融深融,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广电采编流程架构,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高标准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和全渠道内容分发流程,将融媒转型向纵深推进。坚持用户理念,通过重建用户和媒体关系,重新找回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抓好“四个需求点”,即用“新闻+、服务+、政务+”吸引受众:抓好面向苏州、本土资讯和智慧新闻为核心的资讯关键需求点,抓好面向民生部门、以政务互动平台为核心的民生关键需求点,抓好面向市民、以消费电商和智慧社区为核心的关键需求点,抓好面向全国、以建设性新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关键需求点。同时,积极推进几项“重点工程”:

1. 以看苏州为核心的生态级平台原创内容聚合工程——推动PGC、GGC、UGC垂直内容挖掘,在看苏州设立公号,形成流量总入口。

2. SBS融媒技术赋能工程——密切关注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强化技术驱动,加大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在看苏州平台先行先试的力度,用前沿技术赋能内容产品,加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 发。

3. 融媒政经报道影响力提升工程——苏州新闻政经工作室和看苏州时政频道以打造内容IP为品牌、以重大主题主线为重点,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工具,不断增强时政、政经报道产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4. 政务互动平台建设工程——邀请市(区)各部委办局及相关民生职能机构入驻看苏州公号,深化内容合作,壮大平台影响。推动行政审批局(便民12345)等市级民生职能部门入驻看苏州平台,建设以新型媒体平台为核心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移动端切入,广播、电视、网络三端推进,协同解决,为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找到新动能,新站位。以看苏州为主平台入口,聚合网络问政、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政务基础功能,着力构建“政务 +”平台,为党政机关提供移动端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和精准的大数据服务支持。通过不断加强新闻资讯、政务服务、本地服务三类产品的采制、研发、聚合,力争将看苏州打造成为“新闻+政务+服务”的区域性生态级平台,从而真正掌控移动互联网舆论阵地,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市民百姓服务。

5. 总台全网传播渠道建设工程——增强占有和覆盖移动端口的能力,实现“3+N”的体系,即与3家央媒(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以及5家左右互联网头部商业平台达成移动端流量、内容制作等层面合作,提升传播路径和辐射范围,扩大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人才是融媒转型的核心力量

媒体竞争的真正关键在于人才,融合转型的核心力量也是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论述,这对从业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模式,除了引进新技术人才,如何把传统媒体人培养成适应新时代的全媒体人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机制创新的适配。苏州广电总台适时调整了收视率考核与新媒体首发优发考核并举的绩效机制,用绩效考核机制倒逼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快速转型。积极组建融媒工作室,并与人民日报新媒体技术公司、短视频二更公司等合作成立融媒培训学院。

2017年9月28日,融媒工作室在总台顺利举行路演。历时半年多的筹备,三度动员、三级筛选,总台邀请专家从55个方案中确定了22个入围方案和最终试行的11个优质方案。党的十九大前后,融媒工作室集体发力,按照做足气氛营造、做大舆论宣传、做美苏州风采、做响盛世华章的要求,推出了一批H5、全景VR、短视频等在互联网上有影响的融媒产品。融媒工作室的成功运作,推动了总台转型升级从理念的全面普及到技能的全面提升,为进一步探索有效机制,盘活各方资源,汇聚智慧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总台积极推进主播秀项目,将名主持、名主播打造成“主流网红”,以创新、活泼、互动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和信息服务,这对强化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传播力、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宣传工作要走在前列,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苏州广电积极探索城市广电媒体发展之路,培育新型主流媒体发展因子,举全台之力打造看苏州客户端,延伸、做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两年时间看苏州用户超过了185万。当前总台正在倾力打造“新闻+服务+政务”多线并进的区域性生态级平台。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苏州广电培育了以看苏州App为核心、用户超过800万的新媒体矩阵,将融媒转型的主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践证明,以优质的新闻采编业务为根本,以互联网舆论主场的探索为突破,以迭代技术创新为支撑,将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与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形式更好地“融合嫁接”,有效提升了新闻宣传“四力”。只有加强顶层设计,以互联网思维和重塑自我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才能高质量地设计出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融合路径,推进建设自主可控的新型主流媒体的步伐。

猜你喜欢

总台广电苏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苏州一光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苏州十二忆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