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08凌芳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微课视频应用分析初中化学

【摘要】本文阐述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结合实例对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借助软件制作微课、利用网络平台分享微课资源等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视频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50-02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微课以越来越强势的发展势头出现在了各科课程教学和各类培训或竞赛活动中,也以越来越显著的教学效果吸引着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微课教学行列中。可见,分析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回顾微课发展历史和总结微课应用得失的过程,也是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必然选择,对微课自身、化学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微课之所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微课较传统教学模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

一是凸显短、精、小。首先,微课是以短时间的视频教学为主,与学生的注意力特点相符。其次,微课视频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师精心挑选的,如例题、实验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内容。最后,制作微课时,通常需要将知识点细分得非常小,然后每个小的知识点制作一个视频进行教学。微课视频短、精、小的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特别适合潜力生的转化。

二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化学基础都不够扎实,而微课可以为他们呈现短、精、小的教學视频,帮助他们逐渐突破知识难点。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或对化学实验观察不够清楚时,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反复观看,直至看懂为止。而且反复观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传播快、可共享。在信息技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教师就某个化学知识点或实验的讲解制作微课视频,并通过微信、QQ等发给学生,那么可以迅速形成以点带面的放射状效果,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微课学习中。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制作的视频共享到网络平台,这样学生只要安装相应的APP就能享受共享资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传播和共享资源的效果。

四是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学知识中有很多内容是抽象的,如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如果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其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采用微课视频教学可以将原本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化(如动画、3D建模等),这样学生就可以边看动画边学习原本抽象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二、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缺点

虽然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非常明显,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但它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碎片化知识讲解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微课以碎片化的视频教学为主,其中往往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实验,并无明显的知识网络体系。化学的逻辑性非常强,自身知识点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如果将这些知识点切割成无数个“碎片”,那么一些原本具有联系且可以放在一起讲解的知识点就被打乱,形成了无数个细小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例如,学生在观看“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单质”等微课视频后,只掌握了相应视频中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关系较弱,依靠这些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比较困难。

二是师生之间不能通过微课实时面对面互动。完整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而且这种互动不仅是教学方面的,也是情感、心理等方面的。然而,微课往往是教师提前制作的,且教学内容已确定,学生无法与视频中的教师互动,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理等交流无法进行。这种单方面的人机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

三是视频讲解化学实验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帮助不大。虽然可以依靠微课无数次地为学生演示化学实验,但一方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气味、温度变化等,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到,从而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没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更具效果,观看视频演示永远只能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层面。例如,微课视频在讲到“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时,学生只能看到材料的颜色、形状,而对于材料的气味、熔沸点等缺少直接感知。又如,微课视频在讲解“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时,学生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到发光、有“烟”产生,但对于“烟”的气味和集气瓶壁是否发热则无法通过观看视频发现,必须通过鼻子闻一闻、手摸一摸等方式才能感受到。

三、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其微课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自己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制作,另一种是打开网络链接并分享微课资源。下面分别对这两种微课教学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一)借助软件制作微课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制作微课动画的软件,如FLASH、录屏大师、CamtasiaStudio等,其中FLASH最受欢迎。

1.用FLASH制作微课

这款软件不仅使用简单、功能强大,而且制作的动画播放效果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中也有很多原本抽象的内容,如化学键等,如果能利用这些软件制作微课动画,然后分享至公共资源,让每位学生都能下载观看,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教师利用FLASH软件制作化学键的动画,通过模型结构的变化、颜色的区别等,建立起化学键(离子键)的模型,比以前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更具体,比以前教师拿出模型结构更直观、更动态和效果更持久。这样一来,学生对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记忆非常深刻,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键(离子键)的兴趣。

2.用YY语音制作微课

YY语音目前在我国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而且它可以同时容纳千万人上线。因为YY语音的清晰度非常高,操作起来也方便,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纷纷入驻该平台并建立了诸多频道,如平面设计教学频道、外语教学频道、心理学教育频道、物理实验频道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平时咨询提问的化学问题也比较多,如果一个个地解答需要很长时间,不仅效率低,而且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教师可以在YY语言上建立一个化学教育频道,并且创立一个房间,将学生拉进房间,就可以实现学生问题在线答疑,对学生形成了有效的辅导作用。另外,YY语音还支持课件上传、白板书写同步等功能,让教师的微课教学变得更便利、更高效。

3.用录屏大师制作微课

录屏大师作为一款用智能手机录制视频软件,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录制的声音、画面也非常清晰,视频上传和导出都非常迅速,此外,还可以对录制的视频进行编辑。采用这种方式录制微课视频,主要可以用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或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讲解,通常以纸质板书为主。例如,教师在讲完“元素周期律”后,可能有的学生对该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仍会提出一些他们还没弄懂的问题。此时,教师首先将学生的提问收集整理,然后准备一张元素周期表,打开“录屏大师”软件录制解答问题过程,最后编辑和上传视频并导出发送至微信群或QQ群。这样一来,群里的每位学生都能无数次的重复观看和学习该教学视频,对自己疑惑的地方理解更深刻。

4.用CamtasiaStudio制作微课

CamtasiaStudio软件的操作性非常强,功能特别强大,可以对声音、图片、影像进行处理。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需要先制作好PPT,然后导入其中边播放边讲解,最后通过音频轨道对声音进行编辑。例如,教师在讲“物质的量”时,首先将该课的PPT制作好,然后导入CamtasiaStudio中进行全屏播放,边播放边利用鼠标点击翻页,声音这时候会自动地录下来。当PPT播放并讲解完后,教师可以对声音进行编辑,并且可以增加一些“关键帧”和“过渡效果”,从而让整个画面更连贯、重点更突出。教师将录制好的视频分享至群里以后,每个学生都可以观看、学习。

(二)利用网络平台分享微课资源

互联网时代让教师有更多的途径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一些网络平台不仅有很多共享的微课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学习。例如,由乐步教育(NOBOOK)推出的网络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注册成为会员,不仅可以供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班上播放,而且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观看、学习。又如,学生可以进入“仿真化学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的操作,从而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四、应用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一)应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将呆板生硬的课本文字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短视频。通过灵活生动的短视频,能有效激发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方面参与学习活动。由于微课视频教学时间短,学生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当学生在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中,可以联合人体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神经分支系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如在《元素周期表》这一节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深刻的记忆,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以采取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多样化的记忆方法来进行教学,避免由于强制性记忆知识点产生的枯燥和无趣感,激发学生记忆化学知识与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应用微课拓展记忆的深度

构成微课的客观载体就是一种“短视频”。“短视频”的作用就是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间接复制的方式变为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尤其在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中,学习难度比较大,在短时间内很难消化吸收的繁杂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的辅助作用拓展记忆的深度,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课时,涉及“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钠的用途”等知识点,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容易混淆。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观看微课视频,能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达到扩展记忆的广度与深度的教学目标。而且,微课的“短小精悍”,也能节省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三)应用微课领会知识的重点

微课的精髓在于“微”,并不是在于“小”。无论在空间容量还是时间的分钟数来观赏,微课的最大特征就是“微”。微课“短小精悍”的形式,决定了微课涉及知识点应该是浓缩的精华,不是泛泛而谈的讲述。所以,微课理应提炼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微课在“有声有色”播放短视频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影音性与动态性,使之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

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學。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微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每个微小的积累都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微课是新时代学习的另一个方向性的导向,是一种适应新形势下学习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凌芳(1982— ),女,广西兴业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小学一级教师,荣获“2018年兴业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微课视频应用分析初中化学
浅论如何使用Camtasia Studio编辑微课视频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