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级语文教材比较阅读教学尝试

2019-01-08沈凤灵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语文教材苏教版

沈凤灵

【摘要】本文论述将比较阅读方法运用于苏教版语文中年级教材教学的策略,通过与原著原文比较、与同主题文比较、与同体裁文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将文本读多、读精、读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比较阅读 语文教材 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086-02

閱读是未来教育的基石,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和必备技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任务是促使每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平台。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进行有指导性的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不同文章不断进行内容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突出文本的差别、把握特点,还能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笔者尝试将比较阅读运用于苏教版中年级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一、与原著原文比较,拓宽教材的阅读容量

翻开苏教版中年级语文教材,其中不乏名家名作,如郑振铎的《燕子》、袁鹰的《黄河的主人》、冯骥才的《珍珠鸟》、琦君的《桂花雨》、叶圣陶的《荷花》……中年级学生无法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学完一篇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作品,这些名家作品被节选、改编成为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后收入语文教材,这样的改编契合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学习教材之后,这些名家名作在学生脑海中波澜不惊,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名家名作就像一块无价之宝,以其独特的魅力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引领我们去感受真善美,让我们陶醉于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只是感受了冰山一角,再遇到这类课文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原著原文与教材相比较阅读。如《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儿时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纯真的童趣和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入情入境,充分感受摇花的乐趣。但在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时,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体会不是很到位。此时,笔者给学生推荐了《桂花雨》的原文——《长沟流月去无声》,由于学过了课文,学生读来毫不费劲,从原文中读到作者生活的变迁,读到那令人“魂牵梦萦”的桂花,明白了原来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体味它们。琦君的作品大多是怀旧的童年往事,或是年少轻愁的回忆,写来至情至性。笔者从琦君细腻多情的文笔中,可以发现原来平凡的生活里累积着许多情感和思念,字里行间充满人文关怀,这也是改编后的文章所替代不了的。

将课文与原著原文比较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体会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样的阅读也是对教材学习的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容量。

二、与同主题文比较,把握教材的本质特点

进入中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各种体裁的文章,《哪吒闹海》神话故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科普小品文、《说勤奋》议论文、《人类的老师》说明文等,为学生打开全新的阅读视界。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教材的文体特征,充分挖掘不同文本的训练价值,将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小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尚浅,在阅读一系列文章时容易缺乏全面、理性的认识,对相同主题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则可以为学生带来多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关于台湾风景名胜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了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化作青山守卫日月潭的故事。文中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的空间,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写话训练等。但如果教学止步于此,这篇课文作为一个传说故事的鲜明体裁特点就没有得到发挥。怎样才能帮助三年级学生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初步认识传说呢?《日月潭》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周围环境、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清晨、中午,晴与雨等不同方面展现日月潭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通过对比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归纳民间传说的基本特点:传说大都基于现实生活,日月潭这处风景名胜就是真实存在的;传说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表达了他们的美好期望,恶龙吞吃日月让老百姓无法生活,两位英雄打败恶龙给老百姓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传说里的主人公是以人为主,大尖哥和水社姐就是两个普通的渔民。

这样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体,学习文体知识,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用文体思维来学习,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挖掘不同文体的阅读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反思等能力,逐步加深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与同体裁文比较,挖掘教材的认识深度

中年级语文教材大多是同种体裁的不断重复出现,如《西湖》《庐山的云雾》《九寨沟》等都是写景文,《第八次》《少年王勃》《李时珍夜宿古寺》《黄河的主人》等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小稻秧脱险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云雀的心愿》等是科普小品文……这些课文随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入,应该呈现一种螺旋式阶梯状的排列。学生不仅要在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阅读能力,更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比较,找一找同一体裁课文的纵向排列中有没有值得步步深入的教育素材。

如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一次出现神话题材文章《哪吒闹海》,教师带领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和人物形象,四年级上册在同一单元中接连出现《开天辟地》和《普羅米修斯盗火》两篇神话。课文《开天辟地》的教学是对三年级学习的回顾和巩固,教师可以将《哪吒闹海》《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等文章进行东西方神话的比较阅读。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发现,虽然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不一样,但东西方神话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有一定的共同点。一是在东方神话故事中,人们对喜怒无常的大海很敬畏,认为海里肯定住着龙王;人们不了解天地的起源,想象一位远古的大神盘古劈开了天地。在西方神话故事中,火本应存在于天上,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送到了人间。这一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对科学的不了解,从而产生丰富奇特的想象。二是东、西方神话故事中都崇拜英雄,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为民除害,盘古牺牲自己化作世间万物,普罗米修斯忍受酷刑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些英雄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慰藉。三是东、西方神话的差异也很鲜明。在东方神话中,哪吒、盘古都是独立存在的,这两位神仙八竿子打不到一处;在西方神话中,主神宙斯却和普罗米修斯有着明确的关系。四是东、西方的神话体系截然不同。东方神话中神仙的地位非常崇高,他们的行为多是为了广大人民,而西方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居然自私残酷,东、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也截然不同。

这样的纵向比较,有利于引导学生有联系地分析课文内容,发现彼此间的关联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挖掘教材认识的深度。

比较阅读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教师还可以从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语言运用等角度进行比较。不管如何比较,其最终目的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阅读世界的大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黄春.比较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6

[2]梅晓玲.小学稿件及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程云,朱静.让教材成为课外阅读的纽带[J].语文建设,2018(2)

[4]边玉春.《江雪》《滁州西涧》比较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4(2)

[5]武健.比较阅读:让你的视角更丰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语文教材苏教版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