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添加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01-08张春彬
张春彬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盘锦 124000)
癫痫是一种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急症,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对癫痫的治疗仍以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为主。但因为治疗周期长,已经有大量报道显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1]。左乙拉西坦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已有多研究显示其作为添加治疗对控制绝大部分患者癫痫发作均有一定疗效,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2]。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治疗后分别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评估,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已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脑部器质性疾患者;②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③精神异常者;④酒精戒断者;⑤妊娠期或者等。采用随机法将4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5~58岁,平均(44.3±2.3)岁,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6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7~52岁,平均(40.1±3.6)岁,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与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商品名:德巴金 赛诺菲制药公司),初始计量15~20 mg/(kg·d),每周增加5~10 mg/(kg·d),最大量<30~40 mg/(kg·d)。观察组患者加用左乙拉西坦(商品名:开浦兰 优时比制药公司),初始计量10 mg/(kg·d),每周增加上述剂量,3~4周加之目标剂量20~60 mg/(kg·d),每日剂量分2次口服。疗程3个月。
1.3 疗效评估:采用MOCA量表进行疗效评估[3]。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定向力等认知领域的相关检查项目。总分30分,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视空间/执行功能观察组(4.83±0.27)分,对照组(4.69±0.29)分;命名观察组(2.88±0.21)分,对照组(2.64±0.17)分;记忆观察组(4.83±0.27)分,对照组(4..69±0.29)分;注意力观察组(5.83±0.38)分,对照组(5.61±0.24)分;语言观察组(2.93±0.33)分,对照组(2.91±0.24)分;抽象能力观察组(1.93±0.18)分,对照组(1.66±0.22)分;定向力观察组(2.91±0.38)分,对照组(2.73±0.28)分。总分观察组(30.03±0.71)分,对照组(26.79±0.59)分。
3 讨 论
癫痫作为一种发作病因尚不确定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其治疗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发作的控制。还需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改善[4-5]。丙戊酸钠是传统抗癫痫药物的代表,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线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属吡咯烷酮衍生物。短期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水平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长期疗效则通过制导性结合突触囊泡蛋白SV2A降低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癫痫发作[6-8]。左乙拉西坦不受食物的影响,不受药物之间互相作用,对肝药酶无抑制或者诱导作用。66%以原型从从肾脏代谢,水解代谢产物(L057)无药理活性,故无不良反应[9]。本研究显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适合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