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内镜下息肉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
2019-01-08叶佳彬吴婉瑜陈美莲黄真真林碧园
叶佳彬 吴婉瑜 陈美莲 黄真真 林碧园
(安溪县医院,福建 泉州 362400)
息肉切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手术类型,结肠息肉、胃息肉等在国内均存在有极高的发生率,若未能对患者息肉进行有效处理,将增加患者出现其他病症的发生率。在医疗技术持续完善的情况下,借助内镜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已经逐步在临床得到推行。在内镜帮助下,可对该类患者术中创伤的有效控制,而在术后疼痛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该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恢复过程中依旧需要对各方面护理工作加以重视[1]。本次研究旨在对该部分患者手术期间给与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对比护理的模式展开,所纳入病例共计为88例,选择其中44例单按照常规方式在手术期间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则需要展开有效护理干预,即观察组。从患者组成可知,对照组由男23例,女21例组成,年龄在44~66岁,中间值为(53.23±1.08)。而观察组则由男20例,女24例组成,年龄在41~68岁,中间值为(54.81±1.79)。对两组基本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在对比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操作,在手术过程中需详细为患者讲解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同时对于患者所存在的各方面疑问,护理人员更需要详细进行解答。而观察组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则需要展开综合性护理管理,具体护理对策侧重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术前护理。在内镜下进行息肉摘除为目前较为新型的手术方案,多数患者对于该手术方案缺乏正确了解,在手术前难免存在有较多疑问或者顾虑手术治疗的最终效果,部分患者甚至会担心手术失败。故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更需要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案,并给与患者言语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与信心。对于负面心理严重患者,可向其讲解以往治愈病例情况。②做好对应清洁准备工作。对于肠道息肉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更为重要。手术前需指导患者进食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且在手术前1天需告知患者禁止饮水,进食。并在术前12 h服用合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增加饮水量,确保大便排出为清水状态[2]。③手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协助临床医师完成插镜等操作,同时需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方面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对息肉进行切除时,护理人员更需要对圈套器收紧尺度进行掌控,并对力度进行合理控制,以免促使患者出现出血等症状。④术后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对患者各方面体征变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及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有出血、穿孔等症状。同时,对于结肠息肉切除患者,更需要对患者大便性状情况严格进行统计,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有腹痛、压痛症状。此外,更需要做好对应术后饮食指导操作,结肠息肉、胃息肉患者术后饮食应较为清淡,减少对过于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息肉在1 cm以下患者,手术后需禁止饮食6 h左右。随后逐步改为半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可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3]。
1.3 观察指标:在研究中需对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展开统计,并以SD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展开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以SPSS19.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测定,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测定,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可知,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4±1.02)d,对照组为(8.68±1.43)d,对比P=0.021,t=9.878。在护理满意度层面,观察组为95.45%(42/44),对照组为81.82%(36/44),对比P=0.011,χ2=8.872。在SDS量表上,观察组为(35.28±1.77),对照组则为(45.72±1.68),P=0.002,t=13.082。
3 讨 论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结肠息肉、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临床对于该症一直按照尽早发现,尽早切除的方式展开治疗,以免在息肉长时间的影响下,促使患者出现其他疾病。而在内镜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借助内镜对息肉进行切除,同样在临床得到推行。在该手术方案的作用下,可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进行有效控制,起到帮助患者恢复的作用,而结合实际可知,该类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且多数患者因对治疗方案缺乏清晰认识更存在有不同程度负面心理,在手术过程中更需要对心理疏导工作加以重视。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主要对手术期间综合护理管理在该部分患者治疗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对策的作用下,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过程中心理状态,缩短其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基于综合护理管理的多种优势,值得将该护理方案于临床展开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