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护理
2019-01-08丁巍
丁 巍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1)
白内障主要是由于不同原因损伤晶状体囊膜,增加晶状体囊膜的渗透性,导致咽部屏障功能失去应有的作用,或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眼部浑浊,是眼科中常见性的致盲性疾病[1]。临床治疗白内障,多采取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操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技术先进。此种手术操作将超声波导入,粉碎浑浊变硬的晶体,并促使其呈现出乳状。同时使用灌注抽吸的方式将乳状物质吸出干净,摘除白内障,随后就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相对比,此种手术操作切口比较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小,且术后恢复速度相对较快,三散光小,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2]。但该种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对患者眼角内皮产生损伤,引发虹膜、晶体核脱落等并发症。本文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300例(300眼)。男164例,女146例,患者年龄为3~86岁,平均年龄为(57.3±7.9)岁。老年性白内障266例,先天性白内障14例,外伤性白内障9例,并发性白内障11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由美国爱尔康公司和博士伦公司共同出品的人工晶体,仪器则为美国眼力健MMP超声乳化仪,泵系统采用的是蠕动泵。在手术操作前,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药水冲洗泪道,确保散瞳效果满足手术需要。进行麻醉处理后,常规性消毒巾,借助开睑器将患者眼睑撑开。于2点角膜缘方向使用15°穿刺到进行辅助性穿刺口。从眼角膜边缘位置利用3.2 mm的角膜刀进入前房。将透明质酸钠注入患者前房,同时利用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与前囊距离控制在6 mm,促使核与皮质水花分离。从前房将超声乳化置入,并将晶体吸出。通过抽吸灌注系统抽吸残留的皮质。朝前房与囊袋中注入透明质酸钠,并借助相关器械将人工晶体植入,或扩大内切,植入PMMA人工晶体,抽吸前方内黏弹物质。于患者眼周部位注入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5 mg。医护人员为患者涂好眼膏后就可进行包扎。手术处理期间,爱须利用45%的超声乳化能量,超乳的时间控制在20~40 s,平均时间应为30 s。仔细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应注意休息,不可过度用眼,确保充分睡眠。如患者服用激素后入睡困难,可在睡前给予患者镇静催眠。在日常护理中加强营养补给,增强患者免疫力[3]。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日常饮食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食用高蛋白、低糖、低盐含钾的食物。日常饮食保持清淡,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②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展开不同的心理护理。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家长担心孩子患病,心情表现的格外紧张和交流。此时护理人员需与家长多沟通交流,获得家长的配合,并向家长介绍此种疾病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心理[4]。护理人员还应注意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手术治疗效率。而对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根据老年患者的身心特点,展开特殊的护理服务,缓解老年患者紧张感与恐惧感。③用药护理。充分散瞳对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如何使用眼药。阿托品具有散瞳的作用。患者使用此种药物可预防虹膜粘连,预防瞳孔括约肌和睫状体出现痉挛。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滴眼药水后用棉球按压泪囊4 min,避免药水进入鼻腔由鼻黏膜吸收,引发患者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等症状[5]。一般情况下,在扩瞳剂注入患者眼球结膜下后,常出现心前区不适与心悸、气促等症状。患者这种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药物产生的增强心肌收缩,加快心率等效果。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此症状可在1~2 h后自行缓解。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便药物快速排泄。患者使用激素的时候,可达到消炎与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但如患者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就可引起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此类不良反应可随着药量减少或停药而消失,无需过于担心。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可告知眼痛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可热敷,以此缓解疼痛[6]。针对畏光的患者,可佩带有色眼镜以此减轻强光刺激而增加痛感。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营养的摄入,加强身体锻炼,预防疲劳和精神紧张。对于需要继续使用激素的患者,应当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逐渐减少药量。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注意视力变化。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就诊。
2 结 果
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内皮水肿144例(51.3%),虹膜炎13例(4.3%)、前房积血10例(3.3%)、人工晶体前膜4例(1.3%);经有效护理后,水肿患者2~8 d内消失,角膜透明,并无角膜失代偿者,术后1 d,视力≥0.5的有144眼,占48.0%;术后7 d视力≥0.5的有223眼,占74.3%;术后1个月视力≥0.5~0.8的有47眼,占15.7%;术后视力≥1.0的有231眼,占77.0%;且并发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3 讨 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但是该项技术有多项优点、广为流行的同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难以避免的并发症[7]。对于需要进行此类手术的患者而言,预防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就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病等此类患者,需在术前严格控制原发病后再实行手术。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减少眼内机械性刺激,将眼内晶体皮质彻底清除。充分冲洗人工晶状体,以便减少抗原量的残留[8]。研究表明,虹膜睫状体炎与手术反应、患者免疫力等相关因素有关。为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辅助性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