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伟大的时代
2019-01-08师高康
师高康
2019,实乃国人值得铭记的一个特别年份。伴随“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人民共和国70周年渐近的脚步,我的职业生涯也在这春暖花开时节画上了句号。回顾60年一路走来的岁月,我的脑际无时无刻不被这时代脉动所触及、所忆想、所感奋。
一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出生于三晋河东大地一个农民家庭。打小在农村田园里长大的我,与农民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天然情感。如今家乡的一草一木、童年伙伴的一举一动,仍时常魂牵梦绕着我的心弦。
37年前的1982年暑期,“文革”后恢复高考完成学业的我,怀揣分配“派遣证”,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开启了我人生与社会的对接。当我踏进农牧渔业部(农业农村部前身)和平里机关大门,于人民公社管理局办完入职手续,昭示着我职业生涯已正式起航。那时刚刚复刊不久的《公社财务》(1983年7月改为现刊名《农村财务会计》)编辑部急需编刊人员,在新来的大学生中,因我就读于财经院校,学的又是财务会计专业,领导说“小师”是科班出身,于是把我这个新人安排到编辑岗位锻炼打磨,从此我便有幸走进了编辑部这个大家庭。也就是自那天起,我与这本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的,人生的路可能就这么有趣。从1982年8月一直到2008年7月,我把26载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本杂志,无欲无求,无怨无悔。作为一代编刊人,我曾任《农村财务会计》月刊主编15年,亲历了其创刊30年、40年、50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并牵头策划筹办了刊物创刊40周年、50周年两次重大纪念活动。特别是2008年1月《农村财务会计》创刊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自致信祝贺,令全体编辑同仁备受鼓舞。此情此景,今天依旧历历在目。
还有一件往事不得不提。几十年来,我国著名农业问题学家、原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老先生一直都关注着这本刊物的发展成长。2007年冬月,我通过朋友联系到了杜老秘书,托其把《农村财务会计》办刊50年来的相关情况材料转交杜老,并代表全国百万农村会计人诚请杜老为刊物题词。大概过了一周左右,其秘书通知我到杜老办公室一趟。能够得允杜老召见,使我受宠若惊。那天看到精神矍铄、睿智敏锐的杜老,说话间他带着浓浓太谷口音。得知我是他山西“小老乡”时,杜老颔首微笑说,这本刊物他晓得,还向我娓娓道来当初创办这本会计杂志的来龙去脉以及定开本“口袋书”(32开本)的相关趣事。他说邓子恢副总理很看重这“小册子”创办,不仅亲题刊名,还写了发刊词,叮嘱我们要多替农民说话,多给农民办事,一定要把刊物办好办出特色。那天我给杜老汇报了办刊情况的同时,还特向他报告了22年前的1985年5月在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杜老对农经系统提出“重整旗鼓,建功立业”的希望后,令全国经管干部备受鼓舞,他听后很是欣慰。临了时我恭请杜老能为广大读者朋友说句话,他高兴地点头应允。不几天,杜老便为《农村财务会计》创刊50周年题写了“搞好民主理财,建设和谐农村”12个大字。时光过去10多年了,虽说与杜老仅一面之交,但他的音容笑貌,如今仍叫我时常记起。
二
自打工作起,我一直默默从事编辑业务达26年之久。世人常把编辑行业称之“为他人做嫁衣裳”,可以说这是对编辑工作的最好诠释,也是赐给编辑人员最贴切的美誉。作为写稿者来文的“判官”,编辑手中往往执掌着作者能否上稿的“生杀权”,在众人眼里显得威风凛凛。其实不然,一个称职的编刊人,身处编辑岗位,应该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基本功,恪守以质定稿,而不以人取文,手持戒尺,心有读者,公正行使权力,实现合作共赢,才不枉为编辑人。叶圣陶等出版大家不图名利,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敬业职守,任劳任怨一辈子,留得芬芳在人间,是我一直学习效仿的楷模。
无论何时何地,刊物质量是赢得读者信任最有说服力的武器,做出精品才是硬道理,才是对读者最好的回报。刊物质量如何,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精准定位,践行宗旨,是办好期刊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是刊物生存的魅力所在;读者至上,保持定力,是期刊建设至关重要的不二法宝。创刊于1958年1月的《农村财务会计》月刊,坚持以服务农村财会事业为己任,指导财会人员强化管理、搞好核算,期发行量曾高达80余万册便是明证。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文字工作,我时常感恩那些读过的书,虽然很多我甚至连书名都想不起来了。但我知道,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它们是一块块埋进地基里的“砖”,撑起了一个农家娃内心的高贵。同时我也深知,能力提升基于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源自苦干勤学。只有在自谦中矢志完善自我,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进而在生活中“三省吾身”升华自我。
老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从事编辑业务,特别是专业期刊编辑尤其如此,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还得有过硬的文字功底。编辑人员平时不显山不露水,长期“隐身”幕后编稿策划,默默奉献鲜为人知。只有练就扎实过硬的调研基本功,掌握专注推敲改稿之要领,才能编出像样的书刊。读大学期间,我主修财会专业理论与实务,工作中深感自身文字处理能力欠缺,日常编辑业务总有些吃力。虽说平时多有老同志指点,但仍感力不从心,亟待补齐短板。为提高自己文字功力,我在1984-1987年工作期间报考了北京人文大学新闻专业进修学习。当时编辑部有4个年轻人一起参读,平日多是利用晚上及周末学习,每周有两三次集中听课,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此间,我曾亲耳聆听到原先只能在课本和报刊中结识的浩然、刘绍棠、萧军、刘宾雁、郭梅尼、甘惜芬等文学大师和新闻学家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和授课教诲,还有幸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甘惜芬先生对我毕业论文的指点。那时年轻,精力充沛,白天上班,晚上夜战,也不觉得累。三年下来,我是唯一坚持完成全部学业的,总算没有虎头蛇尾。当拿到新闻专业毕业证时,编辑部领导还给予了我学业嘉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兼程,虽苦犹甜。三年下来,使我的编辑业务和写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这对自己日后调查研究、处理公文、撰写报告等都有莫大帮助。回顾前路,我能从当初一个不甚了解编刊流程的普通工作人员,到逐步掌握编刊工序的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再到后来走上刊物副主编、主编岗位,得益于自身不懈努力。鉴于多年工作成效,1996年6月,我被农业部评定为教授级高级会计师;2005年11月,被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8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主编金犁奖”;还先后被吸纳为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并被聘为农业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系列专家组成员和财经院校客座教授。
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2008年,我所在的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后,遵从组织安排,我离开工作了26年的编辑部(此后刊物交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出版),不再参与杂志日常编务工作,而专事负责农村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建设等管理业务。虽然岗位有变,但我仍未脱离财务会计业务这“老本行”,始终关注着农村财会事业发展和农经管理工作变迁,可谓责之所致,行之所使,情之所系。
众所周知,集体财务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农村出现的矛盾纠纷,农民心中的怨气不满,干群关系的紧张不睦,无不与集体财务不清、管理混乱、利益分配不公有着直接关系。自农业合作化始,村级财务管理始终都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极易引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焦点,农村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亦多缘于此。财务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影响了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可以说,集体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鉴于农村实际情况,2004年以来农业部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开展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创建活动,除西藏外,在全国两度评选认定了326个乡村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针对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突出问题,我参与调研并起草了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改革需要,适时启动了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制度修订事宜。同时牵头起草并以农业部名义联合中央纪委、财政部、民政部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意见》,以农业部、监察部名义联合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以部办公厅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意见》,以及制定印发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关于处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征用补偿费管理等政策文件,并3次完成以部领导名义上报中央领导有关集体土地征用纠纷及集体财务管理混乱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案)件查处报告情况等等,这些都对进一步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工作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管理村级财务,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农民,村财怎么管,百姓说了算,要以农民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管理村级财务,不论采取委托代理、会计委派或村财自管哪种模式,都可能利害相伴,须在实践中边探索边完善,权衡利弊取舍;管理村级财务,必定是把“双刃剑”,须谨防剑走偏锋,顾此失彼,要创新机制,打磨整合,克弱补短,最大限度发挥其制衡作用。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要时刻关注村级财务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坚持问题导向,瞄住热点,把准焦点,攻克难点,切实把日常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使财务管理不再成为农村工作的热点,但也不放任成为社会的盲点。
管理村级财务,当前要着重在强化民主管理、落实民主理财、完善财务公开、发展股份合作、加强审计监督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举措,建章立制,完善手段,防止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小官巨贪”的腐败行为,以强化审计工作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运行。
四
日月如梭,星移斗转。2018年下半年,干了大半辈子农经管理业务的我,临近职业生涯尾声时,伴随农业农村部机构改革,组织把我安排调整到离退休干部局工作。说实在话,当时真的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离退休干部局工作性质及业务,与自己原先所从事的经济管理完全是两码事,业务性质、角色定位、工作侧重点大不一样。面对现实,我默默叮嘱自己,扑下身子,从头做起,主动作为,迎头追赶,坚信通过学习请教,定能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岗位。
常言道,技多不压身。转换工作岗位后,距自己退休仅短短半年有余,这期间我虚心向周围同事问询请教,通过走访老干部,与他们谈心交流,让我真切体会并认识到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老干部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了大半辈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然他们退下来之后定当善待而为,千万不可漠视。我以为,做离退休干部工作,首当其冲须把“关爱至上”挺在前头,围绕“贴心服务”做好文章。具体说来,就是以老干部“满意不满意”为评判标准,来衡量日常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以老干部“称心不称心”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谋划好下步后续工作安排。处于基层一线的各活动站,是联系老干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切实把它办成老干部离不开的“温馨乐园”。
实践表明,做离退休干部工作,要特别关注老干部的现实存在感,精准定位,有的放矢,重点研究,认真考量,关键要在“五心”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把服务做到家、把工作做到位。一要细心。细心周到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必要前提,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做到关爱有加,无微不至;二要耐心。耐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必备条件,要不耐其烦地学会倾听,了解他们的情绪,反映他们的诉求,回应他们的关切,把准他们的喜怒哀乐;三要专心。专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职业要求,是衡量从业者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好高骛远、这山望见那山高;四要用心。用心是考验从业者做事之持久耐力,要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五要有心。有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自信的表现,坚定信念,务实敬业,对夯实从业基础至关重要。总之,这沛然的能量源自对干事创业的热忱,对服务使命的担当。
五
岁月当歌,人生几何?回眸过往,激奋心魄。改革开放圆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梦,从业期间又经历了农牧渔业部——农业部——农业农村部三次重大机构改革。我常常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也是这个辉煌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实践者,更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时代,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不负时代重托,为这个时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的一生犹如绿茵场比赛,花甲之年正是这上下半场的分水岭。此时此刻,如何规划“踢”好这下半场,使自己的人生更出彩、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价值,值得每个事中人认真思量。如今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我仍要铭记初心、鼓劲扬帆、砥砺再前行,牢记使命、行稳致远、奋进新时代,把余生奉献给乡村振兴和“三农”事业。
2019,适逢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亦是我国改革开放步入不惑之年,双喜临门,吉庆祥瑞,谨撰此文,以示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