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参归肝经探析❋

2019-01-08包海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肝经药理皂苷

李 峰,包海鹰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 130118)

中药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1],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是长期中医临床经验总结的结晶。随着科研的进步,归经不再局限于古医籍的记载,而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研手段结合在一起。归经的实质即是药物对脏腑经络定向的选择作用,清代名医徐灵胎曾指出:“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因此,归经也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依据,从而在我们治疗疾病时可以通过药物的归经准确快速地对中药进行筛选。因此掌握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药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人参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现在很多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人参在抗肿瘤、免疫、对中枢神经的调节、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方面都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但是对于其传统的归经理论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主要依据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对归经的研究方法(药物的疗效、药物的作用部位、药物的微量元素)[2-3],对人参也应归肝经进行了综述总结。

1 从人参的本草考证分析

人参乃我国珍贵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等功效。但在元朝以前本草书籍中未涉及人参归经,只写了人参入五脏,补五脏之气。后在元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根据李杲强调人参首先作用于肺的观点,首次提出“人参入手太阴”。 明·李中梓继承李杲的医学理论并加上自己的理论观点,在《雷公炮制药性解》和《本草徵要》中提出人参 “入肺脾二经”,后世沿用至今。直至清·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对人参归经又有了一个延伸,认为: “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肾者十之三耳。世人止知人参为脾、肺、心经之药,而不知其能入肝、入肾。”既肯定人参专入肺脾经, 又根据临证经验说明其兼入心、肝、肾等经,并以人参治气喘之症和四逆汤治伤寒厥症多加参以定厥为例说明人参入肝肾二经。”后来清·邹谢又在《本经疏证》写到: “其色黄味甘气凉质润,正合中土脾脏之德,故首入脾……次入肺……次入肾……次入肝而谋虑定,惊悸除,目明矣,次入心。”其入经顺序是首入脾,次入肺肾肝心等四脏,但其作用则是 “愈传效愈著”“弥久而益也”[4],又提及人参入肝经。除此之外在治疗主肝的药方人参中往往起到补肝益气等作用。《圣济总录·肝虚》常用巴戟天、附子、白附子、补骨脂、肉苁蓉、当归、人参、茯苓、黄芪等温补肝肾,恢复肝用之法[5]。如在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八珍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赤茯苓汤(赤茯苓、人参、 桔梗、陈皮、芍药、麦门冬、槟榔)、益胆汤(黄芩、甘草、人参、官桂、苦参、茯神)中[6],人参都起到了治肝气肝血不足诸症,为人参归肝经提供了依据。

2 从归肝经的药物疗效分析

以《中国药典》2005 年版所记载的具有明确性味归经的药物共有372 味,经过分析“抗炎,抗菌,抗肿瘤,镇痛”为归肝经药性组合的共性规律,也反映了归肝经中药的整体功能[7]。从人参抗菌、抗炎、镇痛的方面分析,人参皂苷Rg1及其代谢产物人参皂苷Rh1和20(S)-原人参三醇,特别是20(S)-原人参三醇可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具有抗炎作用[8]。除此之外,人参皂苷Rg1在镇痛方面也有显著的药理活性[9]。 Rh2在神经炎症中可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Smad蛋白(TGF-β1/ Smad)途径有效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10],达到抗炎目的。人参皂苷Rf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也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11]。总而言之,人参皂苷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有明显的抗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从人参抗肿瘤方面分析,人参皂苷在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抗肿瘤药理作用[12]。以上结论说明,人参皂苷在抗炎、抗菌、抗肿瘤、镇痛方面也有明显的药理活性。李仪奎将427 味中药按照药理活性分组发现,中药归经与药理两者之间存在着规律性联系,与古代医家对脏腑功能的理解相一致。如有抗惊厥作用中药均入肝经,与中医“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相吻合[13],而人参也具有抗惊厥作用[14],理应归于肝经。

3 从药物的作用部位分析

中药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也是药物作用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就是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作用。换言之某药归某经,就是药物有所选择地对其所归属的某一脏腑或经络功能活动有较大程度影响,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功能影响较小或没有[15]。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有各自特定的循环路线和脏腑,除经络本身的病变也包括所连属的脏腑病变,因此归某经的药物便能治疗某经所循环的部位病变[16]。如各脏腑发生病变往往优先选择归此经络的药物,从而能够提高效率找到合适的用药[19]。人参中的主要药理成分人参皂苷往往在肝脏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肝损伤方面,MJ Bak[17]等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李鑫[18]等在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模型中,李晓宇[19]等在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模型中都发现,人参皂苷在肝损伤模型中能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往往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抗氧化、抗炎、调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3种酶的活性。 在肝癌方面,Zhou[20]等在Buffalo大鼠中建立肝癌(HCC)模型中,在口服人参皂苷Rg 3 4周后能够下调肝癌中大鼠VEGF的过度表达。彭文婷[21]等发现,不同研究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CK(0、10、20、40、80 μmol·L-1)处理Hep G2细胞时发现,人参皂苷CK对肝癌Hep G2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有抑制作用,且与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有关。除此之外,人参单体皂苷Rg1、Rh3对肝癌也有显著疗效[22]。在肝炎方面,由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人参多糖能够显著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趋化因子(MCP-1,MIP-2β,KC)[23]。在持续酒精灌胃方式建立酒精性肝炎动物模型中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L-1、IL-6、TNF-a)的释放[24]。除此之外,人参皂苷(CK、Rb1、Rg1、Rd)在肝纤维化方面也能起到良好的疗效[25],说明人参对肝脏具有定位作用。

4 从人参所含微量元素分析

微量元素虽在人体内均低于0.01%,但都是生物体中构成维生素、激素、酶的重要辅助因子, 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 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 并认为中药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 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26]。通过对 180 多味中药微量元素与归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归肝经的药物富含铁(Fe)、锌(Zn)、铜(Cu)、锰(Mn),其中铁、锌含量最丰富,推论铁、锌、铜是中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并对造血、肝组织的保护、视力起较大的作用。Fe的吸收利用与血红蛋白与细胞色素系统的合成有关,Zn参与肝脏及视网膜内维生素A 还原酶的组成及发挥作用,Cu和血浆铜蛋白具有酶的氧化活性,能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中医学“肝藏血, 开窍于目”的理论与中药归肝经一类所含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基本一致[27]。人参中富含多种元素,目前已发现44种。其中富含Fe、Cu、Zn、Mn等微量元素,与中医归肝经的微量元素一致[28],说明人参也应归肝经。

综上所述,无论是查阅古医学书籍还是根据现代归经理论的研究探讨,人参应归肝经才能更容易理解人参的功用,更好地指导教学和临床用药。尽管现代对人参的药理活性研究的很广,但是回归到人参传统性味归经研究的文章较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相信随着科研的进步,将传统医学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中药归经理论将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肝经药理皂苷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分析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人参皂苷Rg1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HPLC法用于溃疡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测定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