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科“调候”法探析❋

2019-01-08李媛媛张乐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天地万物人体

刘 霞,李媛媛,张乐其,郭 顺,谭 城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南京 210029)

《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云: “夫人生于地, 悬命于天,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天有阴阳, 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 人有虚实。”天地大宇宙, 人体小宇宙。天道有暑寒,四季循环交替,阴阳消长,万物的生长化育都有其相应的寒暖气候[1]。隆冬之时,水寒土冻,百草枯干,枝叶飘零,多喜火解冻;盛夏之时,烈日炎炎,最喜水滋润。人生于宇宙天地间须调节其自身“气候”以适应自然,寒则宜暖,湿则宜燥,热则宜凉,燥则宜润,此乃尽享天年之理。

1 “调候”法内涵及四季“五行”运用原则

1.1 “调候”法内涵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万物得一以生。”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乾坤, 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一个缩影。自然界木燥无水不生,寒而木湿难生。火燥而成烈易焚灭,寒无火不长。土逢燥而成旱田,难育万物,寒而成冻土,万物不生。金逢燥而易损裂,逢寒而水冻难成淘洗。水逢旱而成干涸,逢寒而成冰凌。过寒过暖均不能舒展生发,天地寒暖适中,万物交泰乃兴。四季有春夏秋冬之分,候有寒暖湿燥之别,万物均不能与“候”过分抗争。人处于这个自然空间和时间里,无时无刻受此“候”的影响而形成自身内在的气候,并发生五行盛衰的变化。人道气候调候,得中和之气,必滋润生发。调候者,调整气候也,即调控自身小的环境以适应自然界的万千气象。根据自然界气候特点,结合人体五行特点,综合疾病表现,调理人之内在气候,使得人体五行平衡,病乃悉除。调候总法为“寒用暖治,暖用寒治,湿者燥之,燥者润之”,达到水火相济、燥湿平衡。

1.2 四季“五行”调候有道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五行指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5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自然界气候有阴阳寒暑四季变化,万物随之而有生、长、化、收、藏等变化。根据自然界事物发展特点,木火土金水五行欲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拥有其适合生长的小环境,四季气候不同,五行寒暖燥湿生理及病理特点亦不同,现总结如下。

木性腾上而无所止,春月之木,余寒犹存,喜火温暖,不宜水盛,阴浓湿重,则根损枝枯,不可无水,阳气烦躁,则根干叶萎;夏月之木,根干叶枯,水盛而有滋润之功,火旺则招自焚之患;秋月之木,喜水土相滋,霜降后不宜水盛,水盛则木漂,寒露后又喜火炎,火炎则木实;冬令之木,恶寒水盛以忘形。

炎炎真火,位镇南方,故火无不明之理,春月之火,喜木生扶,旺则火炎,欲水既济,火盛燥烈;夏月之火,遇金则作良工,得土遂成稼穑,无水则金燥土焦;秋月之火,遇水克而损灭;冬月之火,遇水克而殃。

土居中央,寄旺四隅,春月之土,喜火生扶,忌水泛滥;夏月之土,其势燥烈,喜水滋润,忌火煅烧;秋月之土,木盛而反侮其性,火重重而不厌,水泛泛而非祥;冬月之土,外寒内温,火盛有容。

金性肃杀,能柔亦刚,春月之金,余寒未尽,火气为荣,水盛增寒,失锋锐之势;夏月之金,尤为柔弱,火多不厌,水润则祥;秋月之金,见火成材,见水灵秀;冬月之金,形寒性冷,水盛则有沉潜之患,土能制水,金体不寒,火来生土,子母成功。

水性润下,春月之水,性滥滔淫,逢水必有崩塌之势,遇火既济,不宜火炎;夏月之水,忌火旺太炎,木盛则泄其气,土旺则制其流;秋月之水,重重见水,则增泛滥之忧;冬月之水,司令当权,遇火则增暖祛寒,水流泛滥,赖土提防。

此外,燥湿因寒暖而成,天气过寒,地气必湿,天气过暖,地气必燥[2]。人体阴阳其内部合于五脏六腑,外部合于筋骨、皮肤,十天干、十二地支分别与人体内外结构有着相互配属关系:“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脏”,地支配脏腑则为“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3]。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行归土,根据十二地支理论,辰戌丑未属土,有厚薄燥湿之分,辰为湿土,虚而薄,丑为冻土,冷而寒,未为干土,厚而暖,戌为燥土,重而干,丑辰之土有培木泻火蓄水之功,而有生成之义,再见未戌之土,反助火之烈,暖而愈燥。例如冬令之金,金寒水冷,未戌之土可除湿暖局,一举两得,若见丑辰之土,不但不能制水,反有助水增寒之嫌。因此可通过调理土质,燥湿得宜。以上均为临证总结,五行偏盛明显,望而知之,结合四诊,可获捷径,切不可墨守成规。

2 “调候”法的依据

2.1 五行体质调候为要

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相应。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形体、动作亦具有自然物质的特性。自然的五行特性与人体外在特征相联系,确定五行属性,从而指导临床辨证。体型瘦高,头面圆而瘦长,眉清目秀,双眼明亮深遂,鼻挺耳薄嘴小,唇略显紫,气色略青,舌多瘦小。木为少阳,性腾上而无所止,木形体质之人秉天之风气,风性属阳,主动主升,类比好动之人,亦为生机蓬勃的小儿,为木象;肤色偏红,头小发少,鼻长高挺,面色带红。火为太阳,性炎上,火形体质人秉天之热气,热性属阳,主动主外,火型人性刚烈,易激动,性急如火,为火象;头顶平正,枕骨平实,脸圆头大,面色较黄,发厚浓眉,鼻大唇厚。土无常性,视四时所乘,土形体质人秉天之湿气,性情温厚,感情纯朴,言行迟缓,为土象;面白齿白,唇红颧突,须髭不密,金为少阴,阴性沉下而有所止,金形体质人秉天之燥金之气,故性刚健坚正,行动沉稳,为金象;体圆面黑,脸部不平,颊部较宽,耳唇圆厚,水为太阴,性润下,水形体质人秉天之寒气,能刚能柔,好谋略。

2.2 发病节气各有其性

人受命于天,脏腑气血津液功能随季节变化与自然界相适应。根据自然界节气变化规律,传统中医提出“司岁备物”理论,因岁物享天地专精之气,故根据不同年份主司气运的变化特点而采收、储备相应药物,可提高用药疗效。不同年份主司气运偏寒凉或偏温热,各种植物药材的生长、发育、成熟也随之产生变化,因得司气、主岁之气以助之而药力倍厚[4]。人体五行因岁月不同而偏盛偏衰。生理方面,《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此外,人体阴阳消长节律、人气生长收藏节律、卫气周行节律、经脉气血流注节律、人体机能的月节律、五脏主时节律、脉象变化节律、色泽变化节律等均与自然界季节变化相应[5]。病理方面,不同时期的天地寒热偏性不同,人体禀赋的天地专精之气有异,疾病的转归亦不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淬。”烈日炎炎,火盛土焦,天气偏热,调候宜寒;天寒地冻,金寒水冷,土冷木凋,天气偏寒,调候宜暖。总之,寒则暖医,暖用寒治,湿用燥医,燥用湿治。

2.3 出生秉气道法自然

《灵枢·邪客》提出:“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记载:“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肺脏通过宣发肃降运动,一呼一吸与自然界连为一体,其中卫气凭借肺气宣发作用行于脉外。正如《素问·痹论篇》所云:“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细胞跨膜信号传导研究发现,外界信号通过引起细胞膜结构中某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以新的信号传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推而广之,在中观水平我们认为,人体外在五行寒暖燥湿信号作用皮腠卫气,其配体营气内以应之,故其内也有寒暖燥湿之痕,故将进一步影响脏腑气血经络运行。正如《灵枢·痈疽》云:“夫血脉荣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此外,人体因其孕育生存时机不同,患病后会有相应寒暖燥湿内症可循。人秉天地之气,受四时之化,太虚气化不仅影响人体,而且作为孕育人体时的生命参数而赋予人体,出生时间为人体沟通天地的重要时间点,这一时间点的生命信息烙印在人体上,影响生命生长化老已的整个过程。如生于夏季火旺木多,则为暑热;火旺土多,则为湿热;火旺金多,则为燥热;若火独旺,则为热邪。生于冬季水旺木多,则为风寒;水旺土多,则为寒湿;水旺逢金盛或水独旺,则为寒邪;若水独旺又逢火多,则为寒火。

3 “调候”法在皮肤科中的具体体现

人体是天地万物的浓缩,五脏六腑通气于天地。肺为华盖,皮毛卫外首当其中,感应天地万物变化。万物受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影响,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生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温,温生土。生理上,《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云:“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自然气候影响人体气血运行的趋势不同,脉搏上就形成了四时脉象。病理上,四季有其五行、阴阳属性,冬为水、太阴,夏为火、太阳,均为峻烈,此阴阳两端对自然万物影响颇剧,寒冬冻土凝结无以生发、万物蛰伏。如黄褐斑患者,取象比类之法将黄褐斑类比乌云浮于面部。众所周知,乌云形成是因为地表聚集过多的水分,遇烈日蒸发再与尘埃结合所致,患者多夏季发病或加重,其本质为寒水体质遇到热性气候,水热互结、湿热气化乃成,且患者多生于立冬-大寒之间者,治以温阳暖土、甘温调候为大法;炎夏火球当头,土地燥裂、禾木不生,临床上银屑病患者表现为红斑、白色鳞屑、皮损肥厚者如西北高原燥土,病理下所出现的角化不全细胞、Munro微脓疡。此外,患者大多腹部便便,生于立夏-大暑之间火土当令之时。上述宏观及微观之象均提示其“火炎土焦”病机,治以泻火滋阴、甘寒调候为大法[6]。

我们基于调候这一思想,经临床实践体会到,人体有其气候特点,并受自然气候寒暖燥湿影响总结如下。出生于立冬-大寒之间者,多寒水当令,土冻柴少火微,体质偏阳虚阴盛;出生于立夏-大暑之间者,多属火土当令,五行火重水死,偏阴虚火旺。临证中可适当询问患者出生月令,结合四诊判断其体质有无寒暖燥湿偏颇。如生于炎夏、火旺水竭者以水调候,使燥土得灌、万物生长;自拟坎离方,坎离方均逾10 g,以泻火滋阴、甘寒调候则燥土得润,化泄生金,五行流通,皮损尽除。生于寒冬、水土冻结者治以温热,但不可辛温燥烈,用药温煦应如春日暖阳,冻土渐融则万物复苏,自拟麻黄升降汤,方中麻黄3 g,取轻提阳气之性,以达暖化冻土之功,屡获良效。

4 总结

皮肤疾患有别于内科,其病在表,传统中医按脏腑、阴阳、气血等辨治方法常令医者一筹莫展。中医皮科皮损辨治方法常有其局限性,临床效果时有不佳。调候之法经过多角度、多层次临床经验总结所得,其辨证论治方法在其他专科也有可借鉴之处。但此理论仍存有不足,需经临床反复实践并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天地万物人体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人体可笑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拾天地之荒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