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脏停搏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19-01-08赵海艳
赵海艳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心脏停搏是由于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大动脉搏动、心音消失,导致患者重要器官出现严重缺氧、缺血症状,进而终止生命,医学上还可称为猝死。根据以往研究报道,心脏停搏后综合征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24%,但出院后最终成活率却仅有8%,所以加强对心脏停搏后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干预非常重要[1]。本文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脏停搏患者54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42.3±9.3)岁,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3.5±8.7)岁,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联合补阳还五汤综合治疗。诱发原因为:脑血管病15例,心血管病20例,溺水4例,电击伤4例,酒精中毒3例,农药中毒4例,窒息4例。排除标准:患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患有末期恶性肿瘤者,昏迷者,重度创伤者等。纳入标准: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15 min,肝肾功能正常,经过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心率恢复,平均动脉压>60 mm Hg,持续时间>4 h,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年龄、性别、诱发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内容包括: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持续胸外按压、电除颤、循环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脑复苏,进行亚低温治疗,将体温保持在32~34 ℃范围内,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基本复苏药物,控制患者高血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由红花12 g,当归尾15 g,桃仁12 g,黄芪50 g,川芎10 g,赤芍12 g,地龙10 g,加水煎2次,取300 mL,并且分为两次灌服,连续治疗14 d。
1.3 评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瞳孔、眼球运动情况。
2 结 果
2.1 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情况对比:经过14 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复苏后2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4±2.7)分,平均动脉压(70.1±5.0)mm Hg,心率(80.1±3.9)次/分,呼吸(22.1±5.6)次/分。对照组患者依次为(5.0±2.2)分、(58.1±5.5)mm Hg、(62.1±4.8)次/分、(12.2±5.0)次/分。观察组复苏后2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5.073,P=0.000),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t=8.389,P=0.000),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15.123,P=0.000),呼吸显著优于对照组(t=6.852,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瞳孔回缩、眼球运动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瞳孔回缩6例(22.2%),眼球运动2例(7.4%);观察组瞳孔回缩15例(55.6%),眼球运动12例(44.4%)。观察组瞳孔回缩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3.468,P=0.000),眼球运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35.666,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心脏停搏的根本是身体主要器官表现出缺氧、缺血,是导致心脏停搏后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2-3]。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效果不理想,在院内病死率极高。心脏停搏在临床过程中可划分为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期、死亡期四个时期。前驱期:患者有心绞痛、气急、心悸等持续数月的前驱症状。发病期:患者长时间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性心悸等。心脏停搏期:患者意识完全丧失,若未及时治疗,短短数分钟死亡,即进入死亡期。
本文研究显示,对于心脏停搏后综合征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改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瞳孔、眼球运动情况,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具有健脾、化瘀、去气等功效,川芎、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解郁等功效,地龙具有通络经脉功效,红花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赤芍具有止痛、化瘀等功效。补阳还五汤还能够使心肌酶学水平降低,从而减小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脏停搏后综合征患者效果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生存率,值得在治疗中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