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2019-01-08修明岩
修明岩
(东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西药房,辽宁 东港 118300)
进展性脑卒症状的发生常常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病残率,身体负担等,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1]。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药物对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62.3±3.6)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6~79岁,平均年龄(68.3±3.2)岁,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胞二磷胆碱每次使用0.75 g,每天2次,100毫克/次,每天2次。并且对患者不断使用1周;每次予500 mg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天2次;每天予20 mL,2周后,更换每天0.5 g的血栓通[2]。
1.2.2 观察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每次75 mg,每天2次。疗程周期为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统计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其中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大于等于92%,无病残现象;有效: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症状中有所好转,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7%而且需要≤91%,病残现象等级为0~3;无效:患者的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显效有17例,有效有13例,无效有10例,总有效率达75.68%,而对照组的显效有30例,有效有7例,无效有3例,总有效率达96.82%,相比较观察组有所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对比:治疗前,治疗前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3.6)mmol/L,对照组为(7.8±3.3)mmol/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6 ±3.5)mmol/L,对照组为(4.5±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进展性脑卒中有很高发病率,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对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其发病,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还有少见的梗死灶水肿或者侧支循环不足等[3]。虽然病因都是一些常见疾病,但是在确诊是十分不易的,因此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时,不仅要控制血压、同时要尽量避免脑梗症状引起的危险,对患者进行规范合格的治疗。临床中发现,增强抗血小板凝集的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噻吡啶类衍生物,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小板的凝结[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出,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患者的梗死面积在逐渐减少,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说明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