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血压伴牛奶咖啡斑一例
2019-01-08王倩陈阳蒋雄京董徽车武强熊洪亮邹玉宝
王倩,陈阳,蒋雄京,董徽,车武强,熊洪亮,邹玉宝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3 岁,出生后全身牛奶咖啡斑,3 个月前查体发现血压升高,平素无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腹痛等不适,血压最高可达185/120 mmHg(1 mmHg=0.133 kPa),当地医院未能明确病因,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血压波动于150~180/100~110 mmHg,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以“高血压查因”收入院。
既往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血压165/99 mmHg,全身牛奶咖啡斑,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两肺未闻及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齐,心率98 次/min,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肝脏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下肢无浮肿,病理反射征阴性。入院诊断:高血压原因待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大致正常。肾功能:肌酐66.0 μmol/L,尿素氮6.7 mmol/L。炎症及免疫指标:血沉7.0 mm/h,C 反应蛋白23.7 mg/L,高敏C 反应蛋白12.1 mg/L,类风湿因子、抗心磷脂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谱等均为阴性。立位肾素374.4 μIU/ml,醛固酮78.8 ng/dl。X线胸片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5%,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均为13 mm,静息状态下其他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肾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血压:右上臂血压183/109 mmHg,右脚踝血压204/133 mmHg,右踝臂指数(ABI)1.1;左上臂血压185/111 mmHg,左脚踝血压200/104 mmHg,左ABI 1.1。24 h 动态血压:全天平均血压144/81 mmHg,心率89 次/min;白昼平均血压143/80 mmHg,心率91 次/min;夜间平均血压148/84 mmHg,82 次/min。肾小球滤过率(GFR):(1)双肾GFR 正常(左肾40.3 ml/min,右肾52.8 ml/min);(2)左肾灌注略降低,清除率功能正常,右肾摄取及清除功能正常。颅脑磁共振成像:(1)桥脑及双侧小脑中脚、毗邻小脑半球及右侧基底节区信号异常;(2)脑室系统扩张;(3)左侧颅顶部皮下结节,考虑神经纤维瘤可能。眼底镜检:(1)虹膜可见多个粟粒样橙黄色圆形小结节(Lisch 结节);(2)双眼底所见部视网膜动脉细。左下肢瘤体病理:符合神经纤维瘤,紧邻基底切缘可见瘤细胞。腹主动脉CT 血管造影(CTA):腹腔干开口闭塞,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后扩张,肠系膜下动脉代偿性增粗,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干动脉形成Riolan 弓,双肾动脉开口狭窄。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造影(图1):冠状动脉及弓上动脉造影未见狭窄;腹腔动脉造影示腹腔干开口闭塞,远段显影;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重度狭窄90%,双肾动脉近端重度狭窄95%,局限,似刀切样,周围血管造影术中使用血管内超声示:左、右肾动脉近端狭窄局限,狭窄前后肾动脉内中外膜均无明显异常,术中于双肾动脉狭窄处先后予ScoreFlex 3.5 mm×20 mm、LitePAC 4.0 mm×30 mm、Sterling 5.0 mm×30 mm 球囊扩张,复查造影示肾动脉残余狭窄20%;出院诊断考虑为:(1)Ⅰ型神经纤维瘤;(2)双肾动脉狭窄,腹腔干闭塞,肠系膜上动脉狭窄;(3)肾血管性高血压。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1 次/d,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240 mg 1 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2 次/d,贝那普利5 mg 1 次/d。
患者出院半年后返院复查,在降压药物减量至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240 mg 1 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 2 次/d 的情况下,24 h 动态血压:全天平均124/61 mmHg;白昼平均126/64 mmHg;夜间118/53 mmHg。生化:血钾4.3 mmol/L,血钠141.1 mmol/L,血肌酐76.8 μmol/L,尿素氮4.5 mmol/L。双侧肾小球GFR 正常。肾动脉超声提示双肾动脉主干起始处流速增快(左侧239 cm/s,右侧194 cm/s),患者及家属暂不同意复查肾动脉造影。
2 讨论
神经纤维瘤病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或斑痣性错构瘤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系统(中枢及外周)肿瘤、皮肤色素斑、血管系统及其他脏器病变[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1987 提出神经纤维瘤病的2 个类型,即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2]。神经纤维瘤病发生率约为1/2500~1/3000[3],遗传学上可变性大,20%~50%家属成员可有相关疾病,也有散发病例,性别无差异,恶变率7%。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4]:(1)有≥6 个皮肤咖啡斑,其最大直径:青春期前患者≥5 mm,青春期后患者≥15 mm;(2)有≥2 个任何类型的神经纤维瘤或1 个丛状神经纤维瘤;(3)腋窝或腹股沟部位有雀斑;(4)视神经胶质瘤或其他脑实质胶质瘤;(5)有≥2 个虹膜黑色素错构瘤(Lisch 结节);(6)特殊的骨性损害,如蝶骨发育异常或长骨骨质变薄,伴有或不伴有假性关节病;(7)一级亲属(双亲、兄弟姊妹或子女)中有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具备2 项或2 项以上即可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血压升高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常见于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或嗜铬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概率为1%~3%,可累及小、中及大血管,表现为狭窄、闭塞、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血管狭窄和动脉瘤最常见。肾动脉最常受累,其次为肠系膜上动脉、颅内动脉等;该患者符合神经纤维瘤的血管病变特征。然而这些病变常见于大动脉炎患者[5],该患者C 反应蛋白增高,但血沉及风湿免疫指标均正常,腹主动脉管壁无明显增厚,其他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且血管内超声提示肾动脉狭窄局限,其余部位内中外膜未见明显异常,以上提示大动脉炎诊断难以成立。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年轻,首选介入治疗,单纯球囊扩张短期和长期效果良好[6-7]。该患者经过双侧肾动脉球囊扩张后,1、3、6 个月复查,血压和肾功能控制良好,并开始逐渐减量降压药物,远期疗效有待于后续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