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是为某厥”谈经络诊断的思考
2019-01-08吴娇娟
王 桓,任 杰,吴娇娟,游 敏,程 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是动则病”“是为某厥”是在以十二经脉为主的医学模型中比较典型的病候描述结构。“是动则病”的说法,首见于《难经·二十二难》中所载“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现今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是动则病”是由于本经变动而出现的各种病候,其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关联[1]。如从肺经的“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心经的“是动则病,嗌干,心痛”,心包经的“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等相关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二经脉中每条经脉都有其气血动乱后而产生的特定表现,这反映了不同经脉在证候表现上的规律性。
根据顾一煌[2]统计,《灵枢·经脉》中对“是动病”的相关记载达96 处。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常以“是动则病”为研究目标,而鲜有人考究十二经脉原文随之以后所述的“某厥”之义。笔者结合古籍研读与临床实践后发现,经脉的“某厥”背后蕴含的意义亦是值得深思的。那么何为“是为某厥”呢?此处的“厥”当以病名解释为佳,这种诊断方法在《灵枢·刺节真邪》中也有记载: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可见,当内脏有病时,通过经络的特殊联系作用,便可以在体表的相应腧穴反映出来,而反映内在情况的表现便是“厥”。
1 对《灵枢·经脉》中出现“是为某厥”的理解
“是为某厥”在《灵枢·经脉》中的记载,其中肺手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是为臂厥,胃足阳明之脉是为骭厥,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为踝厥,肾足少阴之脉是为骨厥,胆足少阳之脉是为阳厥。
臂厥是指在臂部(上肢内侧前缘)的气血会发生阻逆,出现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状,以上这一系列因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异常变化而出现的病症就是“臂厥”。
骭厥是强调当病发之时,患者会特别厌恶他人与火光,听到声音心中就惕惕惊慌,只好遮塞窗户独自关在房内,而出现抑郁症这类神志病症时,足胫部足阳明经循行所过之处会出现气血运行逆乱,而与臂厥不同的是,仅单纯的足胫部症状不能诊断为“骭厥”,需要将情志症状与足胫部的症状结合起来综合判断。
踝厥是指当本经气血发生异常变动,出现如头上冲而痛,眼睛似要脱出,后项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像被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腓肠肌痛如裂开等系列症状时,外踝部也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
骨厥是指当本经气血发生异常变动,出现如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如漆炭、咳嗽、痰中带血、喝喝气急、坐立不安、两眼昏花视物模糊不清、自觉心若悬空、似饥如饿等系列症状时,足胫内侧会相应地发生气血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
阳厥是指当本经气血发生异常变动,出现如嘴里发苦、好叹气、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孔像蒙着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等系列症状时,此时在下肢外侧会发生气血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以上6种“厥”均反映出肢体局部表现与经脉所主病候的相互对应关系。
2 对《灵枢·经脉》中无“是为某厥”的理解
“是为某厥”经络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无法一并概之,因为《灵枢·经脉》中明显记载除上述6条经脉,其余6条经脉的原文中并无此句式可寻,其原因为何?我们试将此6条经脉从无须靠“某厥”区分和无法靠“某厥”区分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无须靠“某厥”区分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灵枢·经脉》载:“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这里的“颈肿”当理解为现代医学的颈淋巴结肿,结合颈淋巴结的解剖位置,不难理解这里的“齿痛”也应当指的是下齿痛,这正与经脉循行“入下齿中”相应。而无后缀“此为臂厥”,概因联系下齿的经脉只此1条“齿脉”,不加“此为臂厥”以示与手三阴的区别;另外“齿痛”症状典型,本为肢体外周问题,故无须像手三阴那样在上肢处寻找阳性反应点才能诊断。
小肠手太阳之脉,其在《灵枢·经脉》中记载的“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肩似拔,臑似折”等病候仅出现在手太阳经中,且其在《阴阳十一脉》中被称为“肩脉”,故将此症定为本经主症。本经“肩似拔,臑似折”的肩周炎症状,属外周肢体病症而非脏腑病症,故无须通过肢体外周的“厥逆”来诊断。
三焦手少阳之脉,在《灵枢·经脉》原文中载“耳聋,浑浑焞焞”,与大肠经、小肠经的原因相似,此描述仅出现在手少阳经病候中,与经脉循行原文中的“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相应,在《阴阳十一脉》中被称为“耳脉”,故将此症定为本经主症。本经“耳聋,浑浑焞焞”的耳聋、耳鸣症状,亦属外周肢体病症,而非脏腑病症,无须通过肢体外周的“厥逆”来诊断,故亦无“臂厥”字样。
2.2 无法靠“某厥”区分经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在本经气血发生变动时就表现为胸中满闷、心悸、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休等病症,此时臂部(上肢内侧中间)出现腋窝部肿胀、前臂和肘部拘挛疼痛及手心热的症状,虽无“臂厥”,但其义已明。另一个原因是在“十一脉”阶段,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本来就是一条经脉,其病候自当一体记述,两经在内所联系的脏腑既然统一,在外出现阳性反应的诊断点亦存在一致性,故手少阴经病候中已经有了“臂厥”,手厥阴经病候中就无须再提“臂厥”了。
肝足厥阴之脉与脾足太阴之脉相较,均无“某厥”字样。联想到这两条经脉在小腿内侧、内踝上8寸处前后交叉的描述方式,我们可以推测古人认为脾与肝的功能异常时,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阳性反应点是重叠性分布的(在内踝上8寸以上,足厥阴走至足太阴之后,其穴位作用与足少阴混之),即可以出现在两条经脉的循行路线上,足厥阴经与足少阴经循行路线在大腿部重合,这是此二经脉无“是为某厥”描述的原因之一。还有另一原因,则是足厥阴经因其主要联系阴器,与脏腑的联属关系(内行线)与足少阴经相近,故“是动则病”中省去“某厥”,以强调本经病候中阴器部病候的外经属性。
3 结语
“是动则病”的理论不是单纯对病与证的认识,而是古代医家对经络辨证论治体系的认识,是当今经络辨证的雏形。通过分析全篇文字可知,每条经脉中“是动则病”之下所列的病与证,都是有其特定意义的。
如肺手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胆足少阳之脉这6条有“某厥”这样诊断模型的经脉,在经络诊察时则可采用直接在阳性反应区探查的方法:上肢内侧前缘对应肺经和心经的气血变动,足胫部与情志症状结合判断胃经的气血变动,外踝部对应膀胱经的气血变动,足胫内侧部对应肾经的气血变动,下肢外侧部对应胆经的气血变动。而如大肠手阳明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脾足太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余下这6条原文中无“某厥”字样的经脉,我们在临床诊断时亦可通过患者的实际病候表现来确定。通过综上分析,想要读懂中医经典著作的原文,不仅需要医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还要求医者结合临床实践去用心揣摩原文所表达的深义。这也正是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