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高职群文阅读教学

2019-01-07余醴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群文阅读核心素养

余醴

摘    要: 从高职学生的阅读实际看,以往的單篇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主动性,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丰厚高职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高职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议题设定不合理、目标指向不实际、文本选择不精确等问题,可以从情境化、社会化、专业化等策略入手,真正有效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高职学生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指明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正式发布,明确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我国课程改革正式进入以“核心素养”为标杆的时代。

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是从学科教学特性审视教学问题的重要契机。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最终确立为六大素养和十八个要点,其中人文底蕴是六大素养之首。高职语文对于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提升的五大能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成熟的语文思维能力、高雅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等,正好对应了人文底蕴。

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阅读能力较弱,另外一些高职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更偏爱实践性课程。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实践性大大增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群文阅读的重中之重。在群文阅读中,学生掌握了阅读的主导权,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真正成为阅读和学习的主人。群文阅读成为一段乐享阅读的魅力之旅,能迸发出思考交流的绚烂火花,并充分实现阅读意义,提高人文素质、提升心灵品质。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主要是单篇阅读教学,相对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这种阅读教学比较低效,不能很好地调动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语境中,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优势明显,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核心素养培养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困难

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落实、落小、落细,在教学中领悟和理解、实施和操作,让学生真正经历与体验呢?如何对群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再开发,在组织内容、投放资源、设计课程、落实评价中融入核心素养的要求呢?从教学实践看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议题设定欠合理

结合多位研究者的结论,可以对群文阅读下如此定义:“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其中核心要素是‘多文本‘议题‘教与学和‘单位时间,缺一不可。”

“议题”的选择是群文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一个首要特征,既然是“议”,就意味着这个“题”具有开放性,它是可选、可“辩”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为这个题目展开辩论和交流。从教学实践看,“议题”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或者“议题”未经过前期调查,就由教师通盘决定。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点有明显的倾向性,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一言堂”,“议题”开放性的教学实现远远不够。

(二)目标指向欠实际

从单篇精读的阅读教学到多文本的群文阅读教学,如何确定一堂阅读课的起点和终点,是每个教师必须着重考虑和精心设计的。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群”文章,因此,教师必须在众多文本中找到与学生契合的目标。

从群文阅读教学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依然根据以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对群文阅读而言,这样的目标设定是含混且不切实际的,并不能在教学中实施真正的群文教学。群文阅读不仅是多篇文章的阅读累积,单纯地扩大阅读量,更应该有目标指向地对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一些阅读教学注重的是文章的解释、主旨意义的探讨。或者仅仅将主旨相近或相似的阅读文本简单地累加在一起教学,缺乏具体的比较、交流、探讨和评鉴。

(三)文本选择欠精准

群文阅读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多文本,单纯地罗列或堆砌课文不是“群”,“群”需要按照一定的线索整合阅读文本,形成一个阅读整体或阅读体系。简单来说,群文阅读就是将有明确线索的一组文章用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阅读。群文阅读效果的优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的选择和组合是否优良。

例如,在“家国情怀”这一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一些具有“家国情怀”特征的文本,而不仔细考虑作者、体裁、表达方式、情感线索等,就会使群文阅读流于形式,学生也不能得到比单篇精读更好的阅读感受,甚至会有囫囵吞枣的“浅阅读”体验。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途径

群文阅读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积淀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素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落实、落小、落细,在教学中领悟和理解、实施与操作,让学生真正经历与体验。从具体教学看有以下实施途径。

(一)把握群文阅读教学之魂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议题的合理确定明确了选文的方向,保障了选文的质量。那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选择和确定议题呢?

1.议题要激发学习兴趣。议题的设定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高职学生实际来看,高职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所以,选择的议题以贴近高职生生活实际为宜。例如,“魏晋风度”的议题就不符合高职生的学情,“命运之弦”的议题显得较空,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议题要开放和可议。议题必须引起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如果议题观点和倾向性明显,等于事先已经提供答案,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容易造成教学上的“一言堂”和“满堂灌”。比如“我很重要”是一个结论,不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

(二)瞄准群文阅读教学之靶

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学生提高了什么”是衡量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教师一节课教什么”成为教师必须努力研究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带领学生阅读一“群”文章,教学设计要求更高,教师要找到阅读与学生的契合点,确定合适的目标。

教师在确定目标之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比如之前学生对于这一议题的积累,以及阅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例如比较赏析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诗词,需要清楚学生对李清照诗词的了解程度,然后聚焦李清照诗词中“酒”和“黄花”两个意象。把目标设定为通过比较李清照《醉花阴》与《声声慢》中“酒”和“黄花”的意象,感受李清照前后时期诗词的变化及诗词中蕴含的不同情感。

(三)确定群文阅读教学之纲

群文阅读的对象是“群文”,确定这次教学任务的“群文”,确定教学内容的“纲”。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进行阅读实践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究、讨论、合作、提炼,实现对多个文本研读的“集体构建”,让学生共享阅读的快乐。多个文本可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可以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把学生的专业特长有机地融入阅读中,让阅读和专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高职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倡导高职学生阅读时,建议教师采取情境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策略,创设情境和营造氛围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阅读的门槛不宜设得过高,情境的创设多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出发,偏重应用和实践能力,融合专业能力,真正调研学生的阅读现状,尊重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定位群文阅读的地位和价值,确定群文阅读内容及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

(一)营造情境化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比如确定一个职场情境,确定一篇描写职场生活的范围,再围绕职场主题、职场问题、职场生活展开群文阅读,确定教学内容,围绕“职场”话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阅读兴趣,有发言动力,有活动能力。

(二)确定社会化的教学内容

围绕社会热点展开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注人类命运。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教师应促进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和民族和命运,让大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关心社会”和“家国情怀”应当成为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群文”,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又要保证教学不会流向散漫和无序,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融合专业化的实践能力

高职生的群文阅读应当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有机融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將阅读和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例如学习王维的诗可以请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绘画技巧角度进行描述,“湖湘经典名篇”可以请导游专业学生结合当地风物进行专业解说等。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围绕专业特点和专业能力进行设计,既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请学生从不同专业角度选择群文阅读内容,充分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价值。

总之,以往的单篇阅读是学生阅读的起点,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结合新时代高职生的发展需求,群文阅读更加适应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形势。群文阅读让高职生的视野更开阔,让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熟练,让他们的文化内涵更丰富,也让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活跃。高职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一条更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7.

[3]赵镜中.教会学生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2011(1).

[4]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1).

[5]李爽,王朔.从“作者之死”谈“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中的文本、学生及教师关系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

基金项目:株洲教育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GH18B069)。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群文阅读核心素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