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伤损寿胜“三高”
2019-01-07兰晓雁
兰晓雁
人老了,担心“三高”临身损寿,固在情理之中,但绝对不可疏忽跌伤之害。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跌倒死亡已成为65岁以上老人的“头号杀手”,即便接受最好的治疗,也只有25%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而50%的患者需要终身依赖拐杖或助行器,伤后一年的死亡率高达20%。由此可见,跌倒对老年人群的损伤不输于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有过之,防范之弦同样需要绷紧。
跌倒对青壮年人只是区区小事,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老年人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弄个“淤青”是万幸,即便跌出个“骨裂”(医学称为裂纹骨折,俗称“萝卜干”)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但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往往多为骨头完全断开性骨折,尤以手腕部(如桡骨远端骨折、尺骨骨折,表现为手腕部明显肿胀、青紫,疼痛难忍,不敢活动,并形成明显的“餐叉状”畸形)、髋部(如股骨颈骨折,多因跌坐于地所引起,表现为髋部疼痛剧烈,不敢活动,不能行走)及腰部(如腰椎骨折,多因摔倒时臀部先着地所致)等部位骨折风险最高。
老人为何易与跌倒结缘呢
首要一条是与衰老导致平衡功能减退和下肢肌力下降,引起步态不稳有关;其次则是祸起衰老所引发的诸多疾病,包括视力障碍(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退行性病变等导致视力下降)、骨关节病(如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降低了稳定能力)与骨质疏松症等;再者,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心律紊乱等可导致短暂脑供血不足,使老人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而跌倒)、家居环境问题(如家具过多、地板太滑)及药物反应(如安眠药引起头晕、降压药引发低血压、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等也可成为跌倒事件的推手。
跌倒的应急处置要正确
老人一旦跌倒怎么办?先来说说老年人自己的应急之招,适宜于跌伤较轻且意识清楚者。
第一步是保持镇定,大致判断一下伤情,如跌伤处是否有淤青(即淤血),伤口属于开放型(有破口)还是闭合型(看不到伤口也未见流血),手脚还能不能活动等。
第二步,能行动者及时赶往最近的医院就医(若为开放型伤口可暂用干净的布条包扎,若有异物刺入不要自行拔出,应保持原状请医生处理),不能行动者须及时拨打120电话求援。
对于需要幫助的老人,原则是他人不要急于扶起,应按不同情况应对:如老人的意识清楚,不妨先问问跌倒情况,如有无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中风的症状以及骨折,如果有就不要随便搬动老人,以免加重病情,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有出血情况者立即止血;试图自行站起来的老人,可协助他缓慢站起,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如果跌伤老人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酌情处置紧急情况,如有外伤、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另外,老人跌倒,四件“傻事”千万不能干。
第一件“傻事”:推跌伤老人自己或他人用跌打药水或膏药揉搓伤处。须知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到医院进行复位与固定,药水或药膏最多缓解一下疼痛而已,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盲目听信贴膏药接骨,很容易造成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而留下残疾;而且用力揉搓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骨折断端刺伤患处深部血管、神经,惹出更大的乱子来。正确之举是保护跌伤处,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第二件“傻事”:盲目热敷伤处。本来跌伤处已有一些细小血管断裂出血,而热敷可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直接后果便是出血加重,所以无论是扭伤或骨折,早期都要禁做热敷。
第三件“傻事”:让轻微骨折漏网。一些老人感觉跌伤很轻,坚持不去医院,致使轻度骨折漏网,未得到正规治疗,日后有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折不愈合之虞。为避此害,凡是发生了意外跌倒事件的老人,无论轻重都要到医院检查处理。
第四件“傻事”:发生骨折后长期卧床。长期卧床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使心脏缺氧,诱发心梗或肺炎,或者加剧本身存在的骨质疏松症状,并可能引发褥疮。正确的对策是除非是腰椎扭伤等不得不卧床的疾病,老年人骨折后或手术后休养都切忌长时间躺在床上,应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做辅助性恢复与功能锻炼,以加速康复。
在“防”字上多下功夫
刚才说过,引起老人跌倒的因素很多,有些可控,如家居、出行环境等;有些则不可控,如衰老与疾病等,但无论怎样,主动防范总是有好处的,家居环境等可控因素更要将安全举措做到位,在“防”字上下足功夫。建议你抓好以下细节:
1.强化营养,改善骨健康,包括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等。钙与维生素D尤为关键,除多安排富钙食物外(如奶类、豆类、绿叶蔬菜、动物骨),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服钙片,最好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并多做日光浴,以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骨骼健壮了,跌倒的风险就小了。
2.适量运动,冬天也应坚持,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即不论处在何种位置,或做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都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具体就是指视觉、神经系统、肌肉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此种能力可通过日常锻炼得到保持与提升。不过,“老年”的概念覆盖了60岁到100岁的漫长时间段,不可能有一套适合所有老年人的运动。换言之,老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特点与兴趣,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无论哪种项目都是为了避免静止不动,维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最好是将多种运动结合起来锻炼体力,增强力量和平衡功能,如走步、园艺或太极拳等。已经有步履蹒跚、行走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表现者,可向医院康复科或有康复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进行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及平衡、步态功能锻炼。
3.合理用药。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疾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催眠药等。家人务必留一份关心,如观察用药后是否有眩晕、乏力等症状;需要长期服药者应定期请医生重新评估,尽量减少服药的剂量与时间。
4.改造家居环境。调查显示,60%的老人跌倒发生在家中,浴室更是重灾区,加以改造势在必行。举例:浴室地面铺设防滑垫;浴室和洗手台设置扶手;保持行走过道干燥无水渍;须服药品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保持室内光照充足,设置夜灯方便起夜等。
5.调整着装。穿衣戴帽要适合自己的身材;鞋以舒适的平底鞋(鞋底1厘米厚,鞋跟2.5厘米高)为佳,有利于保持稳定和减少整个脚部的压力(过厚的鞋底可阻碍老人对地面的感知而增加跌倒概率);看书、看报要配戴合适度数的老花镜(建议每半年至1年验光调整配镜);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力学的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
6.起床坚持三个半分钟:睡觉醒来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半分钟,然后再下地行走。整个过程强调一个“慢”字,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而引起跌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