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校物理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9-01-07李英
李英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笔者在体校工作多年,了解体校学生的特点,在体校的物理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激发体校学生学习斗志,促进体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对体校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体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方法研究
一 落实德育教学的意义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对于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越发高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得中职院校不得不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中职院校想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继续稳步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除了主攻的技能和知识以外,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二 落实德育教学的措施
以日常的体育教学作为媒介来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和落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但是中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个方法才能够很好的落实。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德育方面意识和观念的增强要知道,教师德育观念的强弱对于实际德育教学的落实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接受教学的学生都会收到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程度的影响,虽然体育也是一门学科,但是明显不少中职院校都对其不够重视,使得体育教学并不能发挥预期的教学作用。这种状况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其中体育教学和德育教学不够落实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于此同时,如果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观念都不到位甚至忽视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德育教育的时候,势必也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育是唯一能够同时促进身体和大脑同步发展的学科,也就是说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身体和兴趣的发展都会有非常直观的影响。所以想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并落实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率,增加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适應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和运动能力。
三 具体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
(一)挖掘爱国主义的素材,对体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的知识,还要进行专项训练。他们还肩负着比赛的任务,争金夺银,为国争光。因此,要把体校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大多数物理学家们所具有的。所以,在物理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挖掘爱国主义的素材,对体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讲核能和原子弹的章节时,可以从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引入:1947年,36岁的钱学森在美国学成后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年青的正教授,拥有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但在他的内心里清楚地知道: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在美国所拥有的一切,经历了六年的磨难,回到了一穷二白、贫穷落后的祖国,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到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中。
(二)通过物理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物理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的每一项研究成果,每一个定理、定律都不是一次性获得的,他们都需要对每次假设进行无数次的实验,再无数次推翻自己的假设,周而复始才能得出我们物理课本中所学的结论。
在讲解电磁学时,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无数次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讲力学时,可以给同学们介绍意大利物理学家总结出相对性原理的过程,哥白尼为了研究天体运动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牛顿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在讲光学时, 可以给学生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通过介绍这些人物事迹,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所有的成就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帮助体校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物理规律中,包含了很多哲学思想,在向体校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对培养体校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思。
四 结语
本文以德育教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落实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德育教育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现在大部分中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落实德育教育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应用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希望本文论述的内容能够给中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孟吉言.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151.
[2]满正军.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