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01-07周升峰
周升峰
(嘉祥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400)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CRSOM)的新型手术方案,在国外相关报道中表现出可观疗效收益,但国内的临床中仍报道较少[1]。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确诊的40例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总结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确诊的40例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28患耳),男14例,女6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1.25±5.79)岁,病变为单纯左侧7例,单纯右侧5例,双侧8例;观察组20例(30患耳),男12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33±5.82)岁,病变为单纯左侧6例,单纯右侧4例,双侧10例;两组对象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药品 ①选用德国SPIGGLE-THESIS公司提供的Tubomanometer型检测仪;②地塞米松[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38;产品规格:0.75 mg×100 s];③地卡因(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0309;规格型号:50 mg)。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局部麻醉,引导患者患耳朝向施术者,选择鼓膜前下象限作弧形手术切口,逐渐切开并分离鼓膜,随后采用吸引器将黏液吸出,予以地塞米松冲洗,最后在鼓膜切口部位留置“T形”通风管,手术后予以口服或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T形”通风管可于3~6个月自行脱离,对于其中未按时脱离者予以手术取管。
观察组选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内容为:手术中蚕蛹经口插馆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抬高30°左右,采用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对患者双侧鼻腔黏膜予以收缩,在效果满意后,借助鼻内窥镜阴道寻找咽鼓管咽口,选用合适角度导入器械置入咽鼓管咽口并完成固定工作,随后借助植入器将备用的球囊扩张导管置入患者咽鼓管腔内,在固定妥善后,采用卡索调节器予以缓慢加压,持续给压2 min,治疗完成后打开卡锁减压,并撤出植入器、导管,并退出鼻内镜。手术后的处理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选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TDQ-7)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咽鼓管功能,总分为7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障碍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3~6个月予以测试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纯音听阈测试标准为,处于标准隔音室内,借助纯音测听仪(丹麦Otmetics公司提供的Otmetrics itera型),频率范围在0.125~12.5 kHz,并借助HAD200耳罩式气导耳机,并由专业听力师完成测试[2];鼓室导抗图在标准隔音室内完成,选择丹麦Madsen公司提供的ZO901型阻抗测听仪测试。以此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鼓气导差低于10 dB;有效为治疗后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s型、C型,鼓气导差明显好转,但检测仍超过15 dB;无效为治疗后并无显著改善,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6个月统计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DQ-7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ETD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3个月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可见,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DQ-7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DQ-7评分比较(±s,分)
治疗6个月2.02±0.51 3.46±0.59 8.259<0.0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0 20治疗前5.03±0.84 5.13±0.79 0.388>0.05治疗3个月2.42±0.59 2.77±0.42 2.161>0.05
3 讨论
中耳炎是一组耳鼻喉科常见炎症病变,主要累及中耳部位(包括鼓室、咽鼓室、鼓窦、乳突气房等),依据病理表现可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其中化脓性又有急性与慢性之分[3]。CRSOM属于中耳炎中难治性的类型,具有病史与疗程长、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等特征[4]。
手术是治疗CRSOM的主要方法,通过鼓膜切开与置管可短期内纠正患者听力,改善病理表现。在既往解剖学研究中指出,人体咽鼓管是人体鼻咽腔、鼓室间的骨与软骨连接,深入颅底,若此部位出现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软骨部位与峡部[5-6]。鼓膜置管术是治疗CRSOM的传统方法,在既往研究中表现出一定效果,治疗机制主要通过向鼓室通气、平衡气压、促进气流等恢复患者听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优势体现在手术操作简便、术野直观、取管简便等,但其局限性也相对明显,即存在一定创伤性,可能对咽鼓管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7]。咽鼓管导管扩张术是近年来国外研发并投入使用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实用中表现可观效果,证明了该手术的可行性。在本文结果处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且治疗6个月可见,观察组ETDQ-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数据证实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CRSOM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分析原因在于,传统方式在改善咽鼓管功能中作用并不突出,可能由于CRSOM对患者咽鼓管功能造成直接影响,且程度相对严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通过知荣辱扩张导管远端球囊,对咽鼓管持续扩张,尤其对峡部官腔扩张,促进了该部位的通畅,促使其通气、引流等功能恢复,因此,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疗效表现更优,治疗6个月后咽鼓管障碍改善越优。在何本超等[8]的研究中同样证实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有效性,并提出安全性较高的观点。本文尚未能提出此证据,对此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应用于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疗效收益表现更加可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