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01-07王芳琴
王芳琴
(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抚州 344000)
现阶段临床中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常常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手术应激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产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并发症[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老年患者接受手术后表现出来的精神错乱、性格改变、记忆力受损等认知功能的变化均可以归纳为认知功能障碍。选择科学和合理的麻醉方式,能让术后免疫抑制和认知功能障碍有效减少,进而来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有效保护[2]。本院在老年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麻醉,探讨这一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50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7.1±2.4)岁;4例患者伴糖尿病,3例患者伴高血脂,11例患者伴高血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6±2.2)岁;3例患者伴糖尿病,5例患者伴高血脂,10例患者伴高血压。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资料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颈内静脉穿刺,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好,严密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给予桡动脉穿刺,严密监测患者的动脉血压。观察组患者则选择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①神经阻滞:协助患者选择侧卧位,切口侧应朝上,在T4、T8水平给予椎旁神经阻滞,选择超声探头在中线旁进行矢状面切面扫描,对解剖结构进行明确,选择穿刺套件中穿刺针经横突中间进入到椎旁间隙,通过超声引导来对针头位置进行确认,针头的末端应到达肋横突韧带深面胸内颈膜前面,向头侧将导管置入。将镇痛泵连接好,经椎旁间隙阻滞留置导管泵入100 ml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53),泵注速度为每小时2 ml,自控为每次2.5 ml,自控时间间隔应设置为15 min。手术完成前10分钟,经椎旁间隙阻滞留置导管注入15 ml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②全身麻醉:给予4μg/k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8)、0.04 mg/k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0.1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2.0 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进行麻醉诱导;在肌松效果理想后给予气管插管,将麻醉机连接好,给予机械通气。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丙泊酚以未出麻醉深度,对BIS值进行检测,将其控制为40~60之间。对照组患者仅选择全身麻醉,具体的方法和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选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3],评估内容包括语言、空间结构、定向、识记、注意、记忆、计算,满分为30分。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术后的MMSE评分小于术前基础值2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整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评分观察 术前1天对照组和观察组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观察(±s,分)Table 1 The MMS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s,points)
表1 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观察(±s,分)Table 1 The MMS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s,point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5 25术前1天27.3±0.6 27.6±0.5 1.920 6>0.05术后1天22.5±0.4 18.6±0.7 24.186 8<0.05 t值33.282 0 52.311 4 P值<0.05<0.05
2.2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观察 术后1天,对照组中,11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0%(11/25);观察组中,4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0%(4/25);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 7,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麻醉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身麻醉可能导致脑部出现永久性或者长期的神经生物学改变,让患者认知功能出现永久性损害[4]。除此之外对于老年肺癌患者来讲,代谢速度缓慢、中枢神经系统退化,同时受到手术和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5]。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0%(11/25);观察组患者则选择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结果术后4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0%(4/2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天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更低。椎旁神经阻滞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解剖学分析发现,胸段椎旁间隙连接着硬膜外腔,位于脊柱两侧,而且间隙的前面和侧面存在胸膜壁层包裹,空间内存在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6]。过往临床中在确定椎旁间隙位置主要是利用形态学测量和间接证据来完成,然后利用椎旁间隙阻滞来进行镇痛处理,然而镇痛效果并不理想[7]。在椎旁间隙放置导管时,通过实时超声显像指导能让导管放置的准确性显著提高,通过超声扫描来了解椎旁间隙深度,确定进针深度。通过超声引导进行椎旁间隙阻滞,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椎旁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镇痛效果比较理想。然而采用单纯局部麻醉不能完全阻滞神经[8]。
本研究中,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同时,观察组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轻微;联合应用椎旁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能让麻醉药物的给药剂量有效减少,让体内的麻醉药物代谢时间显著缩短,进而让残留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效减少,对患者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抑制有效减轻[9-10]。
总之,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比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可明显保持较高的MMSE评分,并且认知功能障碍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