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倡议
2019-01-07杨盛平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论坛”11月8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力提升为主题,共同探讨产业国际合作的路径和模式,发出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倡议,发布《城市经济圈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本次论坛是在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指导下,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到会并作主旨演讲;世贸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发表视频讲话,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余本林、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到会致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企业以及长三角政府部门的代表近300人参加。
论坛期间,来自中国、美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等地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共同发表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倡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等沪上五家行业协会,作为发起单位参与了倡议发布。各参与方表达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产业国际合作的愿望。根据倡议,各参与方就推动不同国家或地区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和平衡地发展达成共识,并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支持经济全球发展,搭建跨区域行业交流平台,各参与方重申将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各自所在地政府推动区域间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二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自觉维护公平自由贸易环境,鼓励通过对话合作化解各类经贸摩擦,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开展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四是推动人才交流和知识传播,优化国际产业创新生态,为推动区域间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贡献智慧。
各参与方共同发布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倡议
各参与方还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联盟,为推动行业间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和企业合作搭建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城市经济圈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以上海、东京、纽约等国际主要城市经济圈为基础,就重点产业的产业分布、贸易特征、政策环境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强调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共同探讨产业国际合作的路径和模式。
据论坛透露,未来上海将继续探索以城市为切入点,发挥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平台枢纽功能,逐步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论坛打造成推动产业国际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加强区域间产业与贸易协调,深化国际产业融合和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