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证数据的赤峰学院学生上网行为分析

2019-01-07王轶群宋艳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网软件信息

辛 欣,王轶群,宋艳菊

(1.赤峰学院 国有资产管理处;2.赤峰学院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3.内蒙古民族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在各高校相继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髙校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校无线、有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为学生校园上网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登录校园网上网学习、游戏、购物己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登录校园网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为进一步研究学生校园行为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髙校里的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活动信息了解的渠道还停留在老师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及调查问卷的形式,这种方式效率不髙,也很难挖掘蕴含的潜在信息及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上网情况的分析,对加强髙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高校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学生学习、生活特征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大数据的应用也将促进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登录记录成为校园学生轨迹记录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研究赤峰学院1.2万在校生上网行为特征,本研究将随机从中抽取上网数据.目前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体育场馆、食堂等场所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其中学生主要活动范围,如教学区、宿舍区、食堂、图书馆及室内外运动场馆等,在这些地点,学生可随时登录校园网.登陆校园网后认证系统将会记录学生的上网行为,包括:登录时间、下线时间、在线时长、学号、姓名、登陆IP等信息.

2 认证数据分析

当前,赤峰学院上网认证系统使用的是锐捷公司的SAM系统,通过SAM系统与流控设备ACE3000联动控制上网方式、控制带宽、均衡流量使用,通过E-log服务器对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记录.方便了学校的网络管理,同时也记录了学生的上网行为.下面就针对不同的数据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分析.

2.1 SAM数据分析

SAM主要负责全校师生的网络准入、使用流量记录、上下线时间记录、设备的MAC地址记录、IP地址、实现计费功能等.

上网方式 通过一个月的在线人数(见图2.1)对比可以看出学生的上网方式主要有无线1X接入、无线Portal接入、Web准出接入、Ipoe web接入几种方式.其中无线Portal接入人数最多,达到5000人次.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上网.

图2.1 不同准入方式对比

用户在线时间 通过图2.2可以看出学生在线时间主要分布在中午11点至14点,晚上18点以后至零点.

图2.2 用户在线时间

2.2 流控数据分析

流量控制引擎(ACE3000)能够识别包括P2P应用、流媒体、局域网办公、网络游戏等常规应用,避免因误识别造成断网;能够将带宽基于用户、身份、时间进行灵活地分配.ACE3000记录了实时带宽、实时应用使用情况、实时在线人数等信息.

实时带宽 通过实时带宽可以看出目前全校学生使用应用总带宽以及前10位应用占用总带宽的比率(如图2.3).随机抽取数据算出平均带宽为3.04Gbps.

图2.3 带宽使用率与TOP10应用带宽

表2.1 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排行

应用软件 ACE可以记录学生正在使用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及排行,可以分析出某一时间点学生上网行为.通过对连续的20天应用程序使用的收集,整理出使用率最高的50个应用(见表2.1),通过数据我们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几位都为手机视频软件,然后是网页访问、购物软件、应用程序、社交软件,也不乏对旅游、新闻、教育资源的浏览.同时发现,使用手机端的应用程序频率远高于使用个人电脑的应用.

2.3 上网日志情况分析

上网日志(E-log)服务器主要负责存储全校师生的上网记录,如:URL信息、IM信息、同时对应用户名.方便了解学生上网轨迹,同时打击不法行为,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URL信息 URL(见图2.4)是我们平时上网访问的链接,根据URL信息就可以知道网络生活轨迹.随机抽取281960条URL数据进行分析,对URL访问数据进行分类(见表2.2),其中20.91%为视频类地址;19.33%为门户类及导航类地址;14.54%为数码产品类地址;5.63%为搜索引擎类地址;以上四类地址占所有访问地址的60%左右;其余40%为在线聊天类、网购类、知识学习类等.

表2.2 URL访问数据分类

IM信息 日志服务器记录的QQ登陆信息,通过数据我们看到,从14点30到23点30分有3197个QQ登陆,且68.13%的QQ在19点以后登录.

3 结果分析

研究通过对学生上网方式分析、对学生应用软件使用情况分析、对学生上网行为情况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上网方式相对单一,基本用移动设备(多数是手机)登陆校园网.

2、学生上网时间集中在中午及晚上,多数人上网时间比较长,部分学生上课时间也在上网.

3、学生上网使用最多的应用程序或手机APP为视频类,以移动视频软件为主.多数网络用来使用访问浏览器、购物软件、社交软件、旅游出行类软件、新闻软件及教育资源等软件.

4、学生通过浏览器访问的URL里,视频链接占比较高.娱乐类URL访问较多占总访问量的三分之一,网购类URL其次,社交及科普类几乎相当.

通过以上结论发现,网络目前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作用是娱乐、为生活提供便捷、扩大社交圈子或提供交流方式,存在一些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或者多数学生很少通过网络进行知识汲取.

根据以上结论,有以下几点分析:

1、积极方面:

(1)学生通过网络,提高了接收信息的广泛性和及时性,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加强了与外部社会的有效沟通、认知与融合.

(2)学生通过网络,适当地进行一些合理合法的娱乐,可以有效缓解生活学习上的精神压力,调整好心理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3)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查找资料、网上学习、专业知识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及时解疑答惑,拓宽知识面,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很大提高.

2、消极方面

(1)网络内容过于杂乱.网络是开放的,因此,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等都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不乏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非法、消极、不健康的思想,这极有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2)部分学生上网时间过长.由于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娱乐应用层出不穷,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论坛等使得部分学生沉迷,出现了学生上网“兴高采烈”,学生上课“昏昏欲睡”的不良反应,部分学生也因此荒废了学业,甚至有学生因此而辍学.

(3)网络虚拟导致社交障碍.网络交流工具的普及,提高了沟通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学生与真实社会沟通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喜欢在虚拟网络上“侃侃而谈”,而在现实社会里“默不吭声”,学生对虚拟网络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导致了对现实社会的厌倦与冷漠,由此引发的是,学生对现实社交的困难和障碍.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把握网上舆论主动权.校园网既是宣扬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布校园信息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更新,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到相关政策与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合法、积极乐观地进行网络活动.

2、创新网上教育模式,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网络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与时俱进”的网络教育模式创新.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设立网上党校、时事政策、理论论坛、心理咨询服务等,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如辩论赛、创新设计比赛、兴趣知识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传统文化与网络数字化的融合,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于一支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队伍.这支队伍既要熟练掌握专业的网络技术知识,又要具备十分坚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一方面,信息化管理队伍要经常参与各类培训,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能够处理解决校园网当前碰到的各类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随时跟踪网上信息动态,第一时间封堵、删除网上不良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增强学生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做好网络信息传播的合格“把关人”.

猜你喜欢

校园网软件信息
禅宗软件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软件对对碰
订阅信息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展会信息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