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工作压力源、职业疲惫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19-01-07朱卉敏熊越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倦怠感工作量职称

朱卉敏 熊越华

工作压力源实际上是职业环境下客观和主观产生的认知要超出个体适应能力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1-2]。职业倦怠感实际上是个体不能有效面对工作压力形成的焦虑感和厌倦感[3-4]。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不但对护理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造成影响;社会支持、人际冲突、职业压力和护士职业倦怠感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予以护理人员充足的社会支持,可将护理人员职业疲惫感和工作压力降低,有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增加,对于改善护理人员不良态度十分有利[5-6]。文章分析2015月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职的50名护士,评估不同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和职业疲惫感以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样本为2015月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职的50名护士,年龄在20~50岁,平均年龄(33.23±2.21)岁。

1.2 方法

依据工作压力源量表评价护士工作压力源,包括护理专业工作、患者护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等内容,以1~4级评分方法进行分析,数值越大,表示压力越大。以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MBI-GS)评价护士职业疲惫感,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和职业疲惫感以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的50名护士研究数据均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选取Pearson 法处理护士职业疲惫感、工作压力源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不同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和职业疲惫感

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在护理专业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职业疲惫感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分析护士职业疲惫感、工作压力源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Pearson 法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和护理专业工作(r=0.440,P=0.000)、患者护理(r=0.213,P=0.624)、时间分配及工作量(r=0.413,P=0.000)、环境及资源(r=0.243,P=0.620)、管理及人际关系(r=0.427,P=0.000)、职业疲惫感(r=0.396,P=0.000),客观支持和护理专业工作(r=0.203,P=0.889)、患者护理(r=0.124,P=0.725)、时间分配及工作量(r=0.127,P=0.754)、环境及资源(r=0.117,P=0.689)、管理及人际关系(r=0.145,P=0.429)、职业疲惫感(r=0.129,P=0.367),支持利用度护理专业工作(r=0.423,P=0.000)、患者护理(r=0.157,P=0.623)、时间分配及工作量(r=0.431,P=0.000)、环境及资源(r=0.170,P=0.6624)、管理及人际关系(r=0.429,P=0.000)、职业疲惫感(r=0.367,P=0.000),社会利用度、社会支持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时间分配及工作量、职业倦怠感、护理专业工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3 讨论

社会支持实际上是患者心理适应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良好且合理的社会支持可将应激事件的不利影响缓解,有利于恢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7-8]。因很多患者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不能较好的配合治疗,所以,存在繁琐的护士工作和较高护理风险,长期发展,增加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丧失工作兴趣,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疲惫感,最终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所以,了解影响护理人员压力和职业疲惫感的因素,有助于保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9-11]。

本次数据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在护理专业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职业疲惫感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瞳[12]研究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职业疲惫感总评分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时间分配、护理工作、护理专业评分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证实,社会支持有利于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缓解不良的身心负面情绪,将护理人员个体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护理管理人员需要予以儿科护理人员足够的社会支持,让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让护理人员得到更好的处理能力和社会支持,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增加。护理人员不但需要有效处理家庭的相关问题,也应该具备对家庭生活调整的能力,进而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存在较短的工作时间,且因存在不足够的工作经验,缺少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所以,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将护理人员心理负担显著增加,导致产生职业疲惫感。并且研究显示,越高的职称,形成越大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可能产生较大的职业疲惫感,是因职位越高的护理人员,具有越大的责任,越重的心理负担,诱发职业疲惫。

综合以上结论,给予护士正确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可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社会利用度、社会支持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时间分配及工作量、职业倦怠感、护理专业工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

表1 不同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和职业疲惫感分析(±s)

表1 不同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和职业疲惫感分析(±s)

年龄 40~50岁 3.31±0.44 2.91±0.32 3.44±0.13 2.52±0.34 2.52±0.55 4.71±0.21 31~40岁 2.79±0.24 2.93±0.44 3.21±0.11 2.47±0.89 2.49±0.52 3.21±0.22 20~30岁 2.78±0.22 2.99±0.52 2.77±0.23 2.91±0.32 2.51±0.23 2.97±0.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工作年限 超过10年 2.51±0.13 2.61±0.44 2.54±0.31 2.38±0.36 2.48±0.53 3.02±0.32低于10年 2.83±0.33 2.61±0.53 3.32±0.22 2.39±0.38 2.49±0.57 4.35±0.1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职称 主管护师 3.79±0.22 2.81±0.23 3.77±0.15 2.48±0.25 2.33±0.45 4.53±0.13护师 2.89±0.21 2.80±0.22 3.13±0.14 2.47±0.33 2.38±0.24 3.33±0.15护士 2.21±0.23 2.79±0.39 2.79±0.14 2.45±0.39 2.46±0.28 3.21±0.1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社会支持 低水平 3.23±0.08 2.84±0.23 3.25±0.15 2.47±0.25 2.38±0.61 3.25±0.11中等水平 2.88±0.09 2.83±0.22 3.01±0.14 2.44±0.33 2.48±0.54 3.52±0.09高水平 2.61±0.07 2.80±0.39 2.50±0.14 2.42±0.39 2.43±0.56 4.31±0.0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倦怠感工作量职称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