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07赵蓉李丽红
赵蓉 李丽红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服务需求。因此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1]。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管理模式是通过科学统筹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整护士比例,将护士人力进行变更、编制、控制的一种全过程管理,旨在保证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人员支出[2]。本研究将结合我院实际探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3.8±1.8)岁,护龄1~25年,平均(8.7±1.5)年。学历:本科5人,大专31人,中专10人。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24人,护士9人。
1.2 护理方法
1.2.1 划分护理层级 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结合医院及临床科室工作实际将纳入研究的46名护理人员分为N1、N2、N3、N4、N5五个层级[3]。N1:新进院护士,护龄未满1年。能够掌握输液、肌肉注射等基本护理技能,能够为患者提高基础护理服务,需在上级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其他护理工作;N2:低年资护师、护士。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科护理技能,能够规范化书写各项护理文书,配合医师做好患者护理及抢救工作;N3:主管护师、高年资护师。熟知护理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N4:护龄超过10年的护理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还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具有科室护理管理能力,能够解决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明确科室护理业务发展方向[4];N5: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护士长。能够胜任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在专科护理领域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专长及威望。
1.2.2 明确工作职责 护理分层级管理要求执行护理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N5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全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及日常监督工作,组织各种护理培训、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等工作;N4护理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日常护理,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安排、监督及指导本科室护理人员开展新业务与新技术,同时监督各项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5-6];N3、N2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做好患者各项护理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N1护理人员积极接受各种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在上级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1.2.3 落实培训、考核工作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制订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内容、目标及形式。N5护理人员负责各项培训任务的落实,确保培训效果。同时,科室定期开展讨论会,护士长对培训效果及个人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结果在科内公示。
1.2.4 科学排班 根据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要求,转变以往排班模式,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量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排班模式。主要采用扁平式排班模式,高低层级护理人员合理搭配为一组,承担白班及夜班护理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班时间,减少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次数,加强薄弱时段的护士人力,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3 效果评价指标
观察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前后1年的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专业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分别选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操作水平、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心理干预,每项20分,满分100分,81~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专业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护理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工作更加的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7]。但如今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护理人员疲劳工作、工作负荷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护理质量,也增加了护理管理工作难度[8-9]。分层护理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护理管理模式,将以往“平台式”管理转化为“阶梯式”管理,从而提升了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分层护理管理要求各层级护理人员责任明确,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不断丰富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10],通过科学排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在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实践过程中根据护理人员具体的职称、学历、职务、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制定科学的分层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各级护理人员各司其职,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实施分层护理管理能够在科室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进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11],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分层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各个层级护理人员所具备的自身优势,优化组合后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优势,通过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表1 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指标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