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019-01-07夏建权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淋巴开腹淋巴结

夏建权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肿瘤一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早期胃癌多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也有存在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局限性[1],腹腔镜手术是一类新型手术,其疗效和安全性受到医患一致认可,本文就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总病例为90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0~78岁,平均(56.1±3.9)岁;肿瘤位置:胃底部22例,胃窦处13例,全胃癌3例,胃底部及贲门处7例;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18例,印戎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5例,胃类癌12例,黏液腺癌2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2~79岁,平均(56.7±4.2)岁;肿瘤位置:胃底部23例,胃窦处14例,全胃癌2例,胃底部及贲门处6例;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19例,印戎细胞癌9例,低分化腺癌4例,胃类癌11例,黏液腺癌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病史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通知书。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术后排气时间(d) 进食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5 253.2±42.6 210.5±138.5 5.3±0.7 3.5±0.4 3.5±1.1 12.3±1.8对照组 45 250.6±40.8 290.6±135.5 15.2±1.5 4.7±0.7 4.5±1.3 16.5±2.5 t 0.296 2.773 40.120 9.985 3.939 9.14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行常规消毒、铺巾,建立CO2气腹,采用Trocar操作穿孔,再采用腹腔镜探查腹腔的种植和转移情况,之后游离横肠、大网膜、胃结肠韧带,但需注意不得损伤血管,将胃周围的淋巴结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充分暴露胃十二指肠韧带动脉,并结扎血管,清除周边淋巴结,将十二指肠上部游离出,将其他血管结扎,并检查出血情况,彻底清除食管周围淋巴结,继续分离直至贲门以上3 cm,依据手术指南行胃全切或胃大切,并取出已切除的胃组织,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创口,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在腹部正中线作一切口,从胸骨剑突处直至肚脐下3 cm。在观察腹腔具体情况后,结扎胃部的相关静脉,并将胃周围的淋巴结清除,切断肝左右的三角韧带,之后切断迷走神经,再行胃全切或胃大切,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3 评价标准

1.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

1.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第一站淋巴、第二站淋巴、淋巴清扫总数。

1.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感染、吻合口出血、胃排空障碍、淋巴瘘等并发症的例数,并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本次研究得到的各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别用例数(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对数据实施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显著性水平P<0.05时,资料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经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第一站淋巴、第二站淋巴、淋巴清扫总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且两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第一站淋巴 第二站淋巴 清扫总数观察组 45 17.59±9.43 8.37±5.26 26.13±13.55对照组 45 17.73±9.12 8.44±5.33 26.35±12.96 t 0.072 0.063 0.079 P>0.05 >0.05 >0.05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 论

胃癌发病率在我国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人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最高,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发病因素包括生活环境、遗传、生活习惯等[2]。胃癌按病情进程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两类,早期胃癌仅局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发展为进展期胃癌时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已超越黏膜下层[3]。胃癌在临床上多通过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目前已在临床中逐步推广应用,受到医患的一致好评[4]。实施腹腔镜手术有几点原则[5]:①手术中需将胃周围的组织彻底切除;②实施手术时要谨慎,要防止触碰到癌症,以免因癌症接触切口而发生人为的种植转移,在手术中还应尽量清除淋巴结。如患者病情不严重,则要尽量保留其胃部功能,以免影响其正常生活[6]。本次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更具优势,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且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伍洪彬[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淋巴开腹淋巴结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