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9-01-07赵国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准确性

赵国峰

(抚顺市中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在对患者疾病的诊治中,临床免疫检验具有很高的重要意义,所以要确保检验结果具有足够高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1]。因为免疫检验需经多个过程,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标本的保存以及检验,任何环节质量都同检验结果质量相关[2]。所以,要想提高免疫检验分析结果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就需要在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中做质量控制。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此次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113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113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甲组(57例)与乙组(56例),其中甲组男性30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在27~64岁,平均为(38.14±2.62)岁;乙组男性为30例,女性为26例;患者年龄在29~65岁,平均为(38.76±2.59)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

1.2 方法:此次研究乙组常规检验: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实施操作。而研究甲组是在检验中强化质量控制:检验前,建立专业的质控机制,优化标本的采集、送检等过程,在采集中,需多个科室配合,因此需加强质控,检验人员及时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告知免疫检验相关的知识;此外,需建立专业的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机制,标准化管理报告的申请程序、标本的采集程序、标本的运送程序以及标本的保管程序。创建标本拒收机制。如样本的质量不合格还必须进行检验时,需检验员详细填写报告单,同时详细标注不合格标本的信息。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考虑测定项目及医院条件,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案以及评估方案,鼓励检验人员对操作程序进行优化,对检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防止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严格质控室内的检验程序,定期检查、维修检验仪器以及检验设备,降低仪器设备因素,最终减少误差发生的概率。在检验环节中,如果有问题出现,需及时暂停操作,尽快寻找失控的诱因,之后再次检测标本,要确定失控诱因是人为诱因或者偶然诱因。当测定结果超过机体正常标准时,需检验、校对测定设备,并在报告单还是哪个记录失控诱因。检验结果分析后质量控制,在检验程序均完成后,检验人员对测定结果需反复的进行检查,除对同一个项目核对外,还要查看在1 d内的检验项目,确定结果满足要求后,对各项数据进行保存,仔细填写报告。

1.3 观察指标:此次研究记录两组患者的CA199、CEA、AFP、CA125等指标的变异指数。

2 结 果

总结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变异指数:见表1。乙组CA199变异指数大于甲组(t=28.421,P=0.000)。乙组CEA变异指数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55.343,P=0.000)。乙组AFP变异指数大于甲组(t=34.121,P=0.000)。乙组CA125变异指数大于甲组(t=28.741,P=0.000)。

表1 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变异指数(±s)

表1 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变异指数(±s)

组别 例数 CA199 CEA AFP CA125甲组 57 30.51±4.12 39.74±2.15 30.32±3.05 24.74±5.05乙组 56 57.31±5.78 64.28±2.55 66.58±7.41 55.71±5.95 t - 28.421 55.343 34.121 28.74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在临床中,免疫检验是一种很常见的诊断方法,应用价值很高,可准确预警疾病,增加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但是在免疫检验中,流程繁琐,增加了误差出现的概率,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所以,就要尽量的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强化质量控制,在结果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干扰因素,全程实施质控,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增减免疫检验水平,确保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依据[4]。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此次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113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是:乙组CA199、CEA、AFP、CA125变异指数大于甲组,差异显著。

在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数据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也就是减少在标本的采集、储存以及运送中失误的出现,例如采集标本时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样血在储存中过长时间保存、患者身体情况、样本被细菌感染、样血凝固、样血溶血,也包括传递样本过程中的环境以及信息准确性。二是降低检验结果同标准检验结果间误差,例如患者自身的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等均可影响到免疫检验结果,也包括标本检验时选择的试剂、检验方法、检验选用的仪器等[5]。对检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分析,从而制定解决措施,对结果分析前、中、后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在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中,首先防止人员出现偏差,强化免疫检测项目讲解,培训检验人员的技术能力,根据国家检验相关标准,制定医院标准化的免疫检验操作流程以及规章制度。对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以及检验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规避,血液采集中,增加护理人员的操作熟悉度,一针见血,防止发生溶血;样血储存,严格核对标本的获取时间、检验项目、信息、数量、样血等,避免标本混淆以及样血破坏[6]。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就是检验过程,试剂选取、方法选择、仪器的选择均会影响到检验结果,所以要考量检验方式的特异性、误差范围、精密度以及灵敏性,保证检验方法科学有效。按检验标准选择试剂,对仪器设备还要进行检查、校正、清洗。最后审核结果数据,避免遗漏[7]。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在免疫检验中的意义重大,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救治。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准确性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