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在心理科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室性变异性心电图

程 鲲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心电图是临床检查心脏疾病的一种手段,该种检查手段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如操作简单、对患者无伤害、效率高,对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类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定性、定位效果[1]。目前心电图检查分为两种,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仅能够检查出记录期间心脏的状况,对于一过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具有不确定性,而动态心电图则24 h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检测,对于检测一过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本文针对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在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理科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为30~72岁,平均年龄为(50.4±15.3)岁;病程3~28 d,平均病程为(15.2±3.8)d。

1.1 纳入标准:不存在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语言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心电图检查:使用日本进口的心电图仪器(1550P)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取患者静息时的心电图,观察并记录其心电图检测结果[3]。

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动态心电图仪器(美国世纪之星C3000)对100例患者进行24 h的心电图检测,观察并记录其检测结果[4]。

1.3 效果判定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全部窦性心博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24 h内5 min阶段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的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脏博数占所有正常窦性心脏博数间期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均输入至SPSS23.0软件处理,其中对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检验,对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予以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为P<0.05的差异性,则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动态心电图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和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情况对比[n(%)]

2.2 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之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s)

表2 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s)

RR间期占全部新博间期比例室性心律失常 25 79.2±1.225.3±1.9 35.3±2.1 22.3±0.9非室性心律失常 40 125.8±2.144.2±0.8 53.6±2.4 9.6±0.5 t 100.9454 55.6984 31.3395 73.181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分组 例数 RR期间标准差RR间期差值均方根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性疾病,在心理科患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患者患病后可表现为不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心律失常,也可以表现为严重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心律失常,因而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临床常用心电图对心脏类疾病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查分为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较短,比较容易漏诊、误诊心律失常以及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会给诊断结果和治疗带来困扰;而动态心电图在此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动态心电图的检查不需要患者进行有意的配合,并且对于大部分患者均较为适用,尤其是心理科患者,对胸闷、头晕、心悸等症状是由于心脏原因还是由于心理原因无法进行鉴别时,动态心电图是非常适用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查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尤其对于一过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查,能够有准确的诊断,因而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明显的减少临床心脏类疾病误诊、漏诊的情况。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根据异位心博的形体和间期决定其实多源性的或是单源性的,能够较佳的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症状,尤其的对于前收缩、活动、临床症状是否存在的患者,此类情况常规心电图较难确诊[6]。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证明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研究中还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心率变异性和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临床其他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心理科伴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更准确的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症状,鉴别患者出现的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是否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研究还发现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存在紧密的联系,因而,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有利于病情的评估。

猜你喜欢

室性变异性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