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01-07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抗凝脑组织神经功能

张 婷 于 敏*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辽宁 大连 116000)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组织缺少血液供应,从而使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坏死的发生。 脑梗死为中老年常见的急危病症,其主临床症状较复杂多样,轻者症状多不显著,但也可表现出肢体瘫痪或眩晕,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1]。症状严重的患者不仅会出现肢体瘫痪,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同时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目前,临床对于脑梗死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改善患者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同时对患者进行脑水肿和溶栓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目前,大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自身偏瘫、麻木及语言不清等,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为抑制血小板凝集,本次通过应用抗凝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取得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6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1~80岁,平均(62.02±2.01)岁;患者合并疾病包括20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5例高血脂。对照组男16例,女27例,年龄42~82岁,平均(63.14±2.05)岁;合并疾病包括18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6例高血脂。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在72 h内就诊,均采CT和MRI进行确诊。医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对此次研究的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名。排除标准:①不院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②近期进行抗凝药物治疗患者;③心源性脑栓塞患者;④活动性溃疡或近期手术、内脏出血及出现创伤患者;⑤颅脑出血及其出现其他疾病患者

1.2 方法:对研究的患者均给予调整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给予患者扩张脑血管和抗氧自由基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对照组患者给予0.3 g肠溶阿司匹林进行静脉滴注,在使用7 d后将药物剂量调整为0.1 g,每天1次;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钠0.4 mL进行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用药7 d[3]。实验组的抗凝药物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氯吡格雷口服,每天用药量75 mg;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每天用药量20 mg,两组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清CRP(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患者的NHISS的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为1~3级,评分减少46%~90%;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低至17%,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或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见表2。

3 讨 论

脑梗死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其发生能够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形成后随血液流动流向脑组织阻塞部分血管,造成患者脑组织长期的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出现坏死,从而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使患者在疾病恢复后效果不佳,因此在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快速的恢复,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预后效果。脑梗死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抗凝疗法,其主要的目的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栓的溶通。常采用的药物为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钠[4]。其中肠溶阿司匹林的作用可促进血小板内环氧合酶酰化,减少血栓素A2合成,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促使血栓的溶通。低分子肝素钠通过亚硝酸分解、浓集、纯化所得,其中含有较强的抗因子Xa和抗凝作用较弱的抗凝血酶[5]。阿伐他汀其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的抗氧化,减轻氧自由基对组织和神经的损害,减轻脑部水肿,降低脑梗死发病组织内的炎症,从而保护脑组织能够正常运行;此外阿伐他汀的作用还能够抑制一氧化氮引起的神经中毒,使神经元毒性损伤程度减轻;阿伐他汀为轻甲基戊二酸单酚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使患者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能够有效抵抗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血浆CRP的浓度,使药物更好的发挥抗感染作用,使低肿瘤换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炎性因子的水平显著降低。抗凝药物联合阿伐他汀同时治疗[6]。其药物的作用相互协同,使更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凝集,调节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显著 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在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方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血清CRP浓度变化情况(±s)

项目 例数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NHISS评分 43治疗前 24.68±2.56 24.72±1.64 12.124 0.542治疗后 7.19±0.58 14.84±1.65 10.951 0血清CRP浓度 43治疗前 7.01±0.52 7.00±0.47 5.642 0.687治疗后 3.47±0.73 7.00±0.33 4.652 0

通过本次观察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上述药物治疗后NHISS评分、血清CRP浓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应用抗凝药物和阿伐他汀治疗,疗效确切,有效抵抗血小板的凝集,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血清CRP浓度,减少对神经功能的损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抗凝脑组织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Mutually Beneficial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