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康复效果的意义探讨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训练组偏瘫康复训练

苏 宁

(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8)

在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偏瘫是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病变累及运动区皮质和其传导束所致。主要表现有:偏瘫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认知和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健康状态的自信心。鉴于此,如何有效的恢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已成为康复治疗研究的新热点。本次研究对住院期间的训练组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初次发作,经治疗后思维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病程在48~72 h,既往无精神疾病、无心肺功能障碍等临床疾病,赞同并积极配合医师的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可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出现新的梗死灶或出血部位,治疗依从性差,不能完成后期康复训练的。此次选择本院康复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平均年龄(56.3±9.1)岁,左侧偏瘫13例,右侧偏瘫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5.4±9.7)岁,左侧偏瘫10例,右侧偏瘫15例。将两组患者的疾病既往史、年龄、病程、临床病症进行匹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例如,静脉、动脉溶栓疗法,调整血压、血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供养,合理饮食,防止出现并发症等。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血容量稳定及水电解质平衡。

1.2.2 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在康复治疗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1]。①自我生活管理训练:根据患者自身身体情况,指导、鼓励患者每天保质保量的完成运动训练任务,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在家属的配合下帮助患者完成使用餐具、穿衣脱袜等技巧性动作,安排患者每天进行看报、读报的语言训练,促进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所有康复训练都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②心理干预康复训练:医护人员应该体贴、关心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多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最大程度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在患者出现消极抵触情绪时,要及时的、耐心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恢复继续康复训练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积极有效的配合后期的康复训练[2]。

1.3 康复训练评价指标:利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收集记录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步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的所有数据均予以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步态相关指数、治疗依从性比较分析时,用(±s)的形式表示,予以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步行相关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步行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训练组 25 24.23±7.1364.35±26.8728.74±7.16 76.67±17.71对照组 25 23.98±7.3140.32±24.1627.95±7.43 49.28±16.11 t - 0.1224 4.3147 0.1405 7.1307 P - 0.9031 0.0001 0.8888 0.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依从性评分配合常规治疗 配合检查 遵医嘱训练组 25 2.72±0.17 2.05±0.19 2.80±0.17对照组 25 2.07±0.25 1.76±0.28 2.14±0.30 t- 10.7500 4.2851 9.5702 P- 0.0000 0.0001 0.0000

表3 步行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步行相关指标比较(±s)

步行相关指标步速(m/s) 跨步长度(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训练组 25 0.40±0.160.62±0.200.47±0.11 0.88±0.16对照组 25 0.37±0.11 0.44±0.170.51±0.15 0.61±0.19 t - 0.7725 3.4287 1.0752 5.4348 P - 0.4436 0.0013 0.2877 0000组别 例数

3 讨 论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多数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在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存在后遗症。康复训练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指对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语言功能恢复训练等,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恢复健康状态的信心[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训练组在采取早期康训练措施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步行相关指标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康复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训练组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