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评价
2019-01-07王音孙彤*
王 音 孙 彤*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出现严障碍所致,使得其不能自主对气体进行交换,继而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机械通气是临床中危重症患者急救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后,容易出现呼吸依赖,导致撤机失败,造车给患者病情反复或抢救失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鉴于此,本研究对本组5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接受的5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19例,年龄36~98岁,平均年龄(75±11.33)岁,机械通气时间3~120 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1.5±58.8)d。
1.2 方法:对患者撤机前均采用SIMV+PSV通气模式,根据临床撤机综合指标:①过度撤机模式PSV≤5 cm H2O、SIMV≤4次/分且持续时间超过1 h,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pH值平稳、吸入氧浓度(FIO2≤50%);②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等各项指标平稳;③肺功能满足以下指标≥3项:潮气量(VT)>5 mL/kg、最大吸气负压≤-20 cm H2O、肌松剂与镇静剂停用24 h以上以及每分钟通气量<15 mL/min。将其辅助呼吸频率、容量逐步降低,并在撤机后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洁、经鼻插管进行吸氧治疗,流量设置为2~3 L/min。撤机后6 h内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测,撤机失败判定标准:①患者出现循环不稳、呼吸窘迫且呼吸频率≤30次/分、pH≤7.3、收缩压或心率升高20%以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5%,需要再次连接呼吸机;②未能成功停机或停机时间≤48 h。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均判定为撤机失败。
2 结 果
本组50例撤机失败患者中19例由于心功能不全所致、占比38.00%,4例由于肺部感染所致、占比8.00%,6例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12.00%,8例呼吸机衰弱所致、占比16.00%;4例大量胸腔积液所致、占比8.00%;2例休克所致、占比4.00%;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占比10.00%;2例心理因素所致、占比4.00%。
3 讨 论
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机械通气患者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当及时撤机,有研究报道,延迟撤机容易引起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即使患者顺利通过自主呼吸实验,符合撤机标准,仍然有10%~20%的失败率。
秦怡[2]等在研究中分析了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发现约68%是由于患者生理学指标变化所致,32%是由于原发病恶化所致。本研究发现引起患者撤机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心功能不全、心理障碍以及呼吸肌衰弱,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给予对应措施:①心血管因素: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低通气支持或撤离呼吸机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对于心功能不全者在撤机前可适当应用强心利尿剂来改善其心脏负荷,并在撤机后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促进其肺活量增加改善其循环功能,有助于心功能不全对撤机困难影响的消除。②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潜意识对自己自主呼吸能力产生怀疑,担潜意识认为撤机后自己出现窒息、呼吸困难等情况,使得患者不愿撤机,在撤机前加强患者进行呼吸运动训练,告知其病情已经好转,已具备自主呼吸的能力,并为其及家属讲解长时间机械通气的危害以及及时撤机的必要性等,同时指导家属进行床旁守护,多鼓励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增加患者撤机信心和安全感,促进其正确认识撤机,积极配合。③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肌肉出现萎缩或长期缺氧用力呼吸使得呼吸肌作功增加,容易引起呼吸肌衰弱和疲劳,在患者并购请稳定后可根据撤机计划对患者呼吸肌、呼吸功能等进行训练,通过深呼吸的方式锻炼患者呼吸肌耐力与收缩力。④加强患者原发病控制以及呼吸道感染预防,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3-5]。
综上所述,在机械通气撤机前根据患者情况积极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