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2019-01-07顾明林

甘肃农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源区流域黄河

顾明林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 兰州 730030

一、黄河源区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曲麻莱县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一般把黄河发源地到青海兴海(龙羊峡水库)以上区域称为黄河源区。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海拔约在3 000m以上,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区内有高山、盆地、峡谷、草原、沙漠和众多的湖泊、沼泽、冰川及多年冻土等复杂多样地貌。黄河源区气候特征是内陆高寒湿润或半湿润,多年平均气温-4.0-5℃(其中5-9月日均气温超过0℃,空气含氧量为海平面的60%,冰期长近7个月;气温从南到北逐渐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黄河源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220到780mm之间,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呈现冬干春旱、夏秋(6-9月)降水集中。黄河源区干流河道长1 552.4km,流域面积12.2万km2。

二、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存在问题

黄河源区生态系统是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也是它的重要生态屏障。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河河源区覆盖着大量的高山草原化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密实如毡,草丰畜肥。20世纪70年代以后,源区植被日益退化。草场的退化与沙化,引起鼠害肆虐,而鼠害又加速了草场的退化。老鼠暖季吃草皮,冷季吃草根,打洞掘土,致使草地逐步变成黑土滩。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给源区生态保护造成更大压力。

由于多年处于黄河枯水段,引起草场退化、植被覆盖度减少、鼠虫害肆虐、加上人类经济活动更加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黄河源区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土地生产能力降低,同时也影响黄河水质。水土流失造成黄河含沙量升高、输沙量加大。20世纪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六七十年代相比,黄河干流玛曲、唐乃亥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唐乃亥增加0.144kg/m3,增幅为26.6%;从输沙量看,玛曲、唐乃亥站有程度不同的增加,其中唐乃亥站增加340万t,增幅为28.2%。

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区系和植被类型,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湿地的退缩,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药用植物的大肆采掘,生物物种减少,分布区域范围缩小,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黄河源区的高寒生态系统类型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和自我恢复能力弱等特点,容易因外界的干扰和破坏而发生变化,恢复难度极大且恢复过程缓慢。

黄河源区多年平均来水量200亿m3,其中源头地区多年平均7.14亿m3。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受降水量偏少、草甸涵养水份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源区实际来水量明显减少。据黄河主要水文站黄河沿、吉迈、玛曲、唐乃亥的实测资料显示,1990-1999年的10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13.4-29.7%,比1960-1989年的平均径流量减少18.0-41.6%。不同年代,黄河沿以上区域即黄河源头区年均径流量减少最为明显。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源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明显,经常出现连年干旱天气,小的河流和小湖泊干涸现象非常普遍。黄河源头区河流1961、1980、1988、1996年曾出现过断流,1988年断流发生在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河段,其他断流均发生在黄河沿河段。扎陵湖与鄂陵湖1987年以来水位已下降了1.20m左右,地下水位下降约1至2m。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湖泊数量减少,60%以上的河流、湖泊和泉水干涸、萎缩。冰川融小,大水变小,沙土裸露。

黄河河源区分布着青藏高原沼泽地,近年来降水减少沼泽草甸植被向旱生高原植被演变,大片沼泽地消退,干燥的泥炭地开始裸露。沼泽地水面面积减少,水深下降致使水源涵养、调蓄功能下降,雪线上升。

三、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按照目前流域内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改善,关系到黄河源头生态屏障的建设。提高流域内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流域内水资源,实现水草畜的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和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利支撑体系,促进流域内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3年黄河源区已有黄河干流水文站6个,人工及自动雨量站45个,现需要对已有的各类观测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改善适当增加水资源监测站及配套雨量站,使其能准确收集到各种情况下的水资源资料,更好地为流域内生态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改善、以及黄河源头生态屏障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做好黄河源区水资源监测站网规划,进一步对河源水资源进行更好的监测,统筹安排流域内经济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应优先利用地表水,谨慎开发地下水。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防治草原黑土滩、沙化、荒漠化,改善和提高流域内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应根据流域内自然条件和水资源分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水土资源配置,节约用水,建立起适应草原生态保护和流域内经济发展需要的水利支撑体系。

维护和改善流域内水域环境,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河流、地下水水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条件,给草原的生态提供水源保障。

保护流域内现有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流域内景观生态体系稳定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为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创设条件,实现流域内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黄河上游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

要正视草原生态现状,放弃眼前利益,限制牲畜放养量。在牧区共建禁牧休牧轮牧区,以追求生态效益为主,由国家投资长期保护,遏制草地荒漠化。通过禁牧休牧轮牧工程的实施,使草地系统得到有效改善,草原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

流域内水资源保障规划实施后,应重视处理生态移民建设带来的新环境问题,同时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效益及病虫害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和防治研究。并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开展流域内水资源保障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专题设计。

流域内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应纳入当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落实到决策中。

流域内良好的林草生态系统是保持当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加速流域内林草资源的恢复进程,以流域内水资源保障建设为依托,合理进行生产结构调整,以电代柴,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增强牧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猜你喜欢

源区流域黄河
压油沟小流域
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三江源地区1961-2019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安徽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