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破伤风合并肺炎1例报告

2019-01-07卢飞艳王艳黎密峰宋文秀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绀脐部血氧

卢飞艳 王艳 黎密峰 宋文秀

作者单位:519100 广东 珠海,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而导致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于生后7 d左右发病,民间又有“七日风”“脐风”“锁口风”之称。随着新法接生技术的推广及普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临床工作中偶见此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1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5 d,因“发热、纳差12 h”入院。患儿母亲孕1产1,患儿孕足月在海上自家渔船顺产出生,出生时羊水、胎盘、脐带情况不详,出生后家人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断脐,出生后未至医院就诊,未肌内注射破伤风抗霉素等。12 h前患儿出现发热、拒奶,遂至当地卫生院就诊,患儿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动,遂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 ℃,脉搏155次/min,呼吸45次/min;患儿反应差,呈轻度角弓反张状,苦笑面容,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唇周发绀,口吐白色泡沫,牙关紧闭,压舌板试验阳性;颈稍抵抗;双肺呼吸音浅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无肿大,脐周红肿,脐部见渗血及脓性渗液,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张力高,肢端稍发绀,原始反射弱。

1.2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降钙素原2.31 ng/mL。心肌酶:肌酸激酶1 506 U/L,肌酸激酶同工酶71 U/L。肝功能:总胆红素198.3 μmol/L,直接胆红素9.9 μmol/L,间接胆红素188.4 μmol/L。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潘氏试验弱阳性;总细胞数1 016×106/L,有核细胞数16×106/L;葡萄糖6.2 mmol/L,氯130.4 μmol/L,脑脊液蛋白0.82 g/L。脐部分泌物培养革兰染色未找到细菌。胸部X线检查示双下肺渗出性病变。

1.3 诊断 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

1.4 治疗 入院后予安定0.3 mg/kg静脉推注后痉挛无好转,患儿呼吸浅弱、不规则,血氧饱和度经皮监测持续下降,随即清理呼吸道后复苏囊加压给氧,患儿发绀不缓解,呼吸仍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低至约70%;加用苯巴比妥钠15 mg/kg负荷量后患儿全身肌肉僵硬稍缓解,血氧饱和度升至80%~85%;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止惊,初始剂量为2 μg/(kg·min),随后逐渐增加至8~10 μg/(kg·min),患儿仅在外界刺激时有痉挛发作;置暖箱,避光,戴黑眼罩,外耳孔及手心放软棉球,保持室内安静,予大剂量破伤风抗霉素2万IU静脉滴注,3 000 U破伤风抗霉素脐周封闭,并予腰椎穿刺查脑脊液,给予青霉素(10万U/kg,1次/12 h)与甲硝唑(首剂15 mg/kg,后改为7.5 mg/kg,1次/12 h)控制感染;加强脐部护理,予3%双氧水清洗脐部后再涂以碘酒消毒。入院当晚患儿痉挛发作较前频繁,轻微刺激即可诱发,发作时四肢抽动、肌张力增高、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每隔4~6 h加用苯巴比妥钠5 mg/kg后痉挛持续数分钟便渐缓解。入院次日患儿痉挛发作较前频繁,伴血氧饱和度下降,拟在机械通气下应用丙泊酚控制痉挛,但家属要求放弃治疗,签字出院。

2 讨论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原因多为接生时断脐、结扎包裹脐端消毒不严格,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所致,本病潜伏期多为4~8 d,常在生后7 d左右发病。随着新法接生技术的推广,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密集地区仍可见[1]。新生儿破伤风可分为潜伏期、痉挛期、恢复期三期,患儿早期临床表现常有烦哭不安,欲进食但因口张不大而出现吮奶困难,此时如用棉签轻压舌部即可引起牙关紧闭,随后出现皱额、口角上牵的“苦笑”面容,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呈角弓反张状[2],轻微刺激患儿即可使痉挛发作。本病的主要死因以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的发绀、窒息、感染、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多见,早期诊断、积极控制痉挛发作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重要环节。

既往有使用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的报道[3]。该患儿入院时给予安定0.3 mg/kg静脉推注后痉挛无好转,随后加用苯巴比妥钠15 mg/kg负荷量后抽搐稍缓解;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止惊,痉挛发作反复,于入院当晚每隔4~6 h加用苯巴比妥钠后痉挛持续数分钟便渐缓解;入院次日痉挛较前频繁,伴血氧饱和度下降,拟机械通气下应用丙泊酚控制痉挛,但家属放弃治疗要求出院。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且苏醒亦快,连续输液泵维持的情况下血药浓度稳定,能迅速达到临床需要的镇静深度,且易于调节;停药后患儿可迅速恢复,即使长时间应用患儿体内亦无明显蓄积[4-5],既往报道有使用丙泊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成功控制痉挛的案例[6]。

3 小结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较高,积极控制痉挛、预防感染、保证足够热量供应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措施,而治疗成败的关键是控制痉挛发作。新生儿破伤风可以预防,积极推广并严格执行新法接生技术、严格消毒,以及做好脐部护理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措施。

猜你喜欢

发绀脐部血氧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大蓝环章鱼
·知识角·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