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探析

2019-01-16牛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胃肠道

牛懿

作者单位:110006 沈阳,沈阳急救中心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及粪便干硬等,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便秘持续时间>3个月。研究显示,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9%,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达20%以上,而且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目前,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在改变患者生活和饮食方式的基础上常采取药物、生物反馈疗法、手术和微生态疗法等,而其中又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试探讨微生态疗法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具体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平均(40.1±8.7)岁;病程1~11年,平均(6.2±1.5)年。患者入选标准:慢性功能性便秘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2];病程>6个月;能够完成随访及复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好;符合相应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无研究使用药物相关禁忌证;近3个月内未进行便秘相关治疗;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肠道疾病者;有其他各器官或系统严重疾病及功能异常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根据治疗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9.1±7.4)岁;病程1~10年,平均(6.1±1.3)年。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70岁,平均(41.2±9.3)岁;病程2~11年,平均(6.3±1.7)年。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和饮食方式干预,如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及排便习惯,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微生态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给予促动力药(莫沙必利)治疗,药物具体用法如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口服,3次/d。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分别于每日三餐前0.5 h口服。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包括粪便性状,以及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和排便不尽感评分[3];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便秘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便秘的临床症状、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均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治愈标准。无效: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且病情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粪便性状按Bristol分型分为7种类型,Ⅰ型为粪便呈坚果硬球型;Ⅱ型为粪便呈腊肠状;Ⅲ型为粪便呈干裂腊肠状;Ⅳ~Ⅶ型为正常粪便,分别呈表面光滑柔软腊肠状、软团状、糊状和水样。排便频率评分:1次/1~2 d计0分;1次/3~4 d计1分;1次/5~6 d计2分;≥7 d排便1次计3分;无自主排便计4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无困难计0分;稍费力计1分;较费力计2分;需手法帮助计3分。排便不尽感评分:无感觉计0分;轻度计1分;明显计2分;特别明显以致影响日常生活计3分。上述各项评分越高说明症状越重,0分为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四格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个别患者出现轻微腹胀,均未经治疗自行缓解。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的诱发因素较多,可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压力、肠道内益生菌构成变化及药物使用等有关[4],目前,本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人体的胃肠道内存在较多的微生物,他们共同构成人体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协调机体中脂肪、糖和蛋白质等物质的营养代谢和吸收,因此,当胃肠道内的菌群失调时,会影响这个微环境的稳定性,进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甚至疾病的发生,如便秘[5]。有研究显示,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6]。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分)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可改善胃肠道内的微环境。蜡样芽胞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可以在肠道内消耗局部氧分子,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生长和繁殖,改善肠道内环境,该菌2 d后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可协调肠道内的菌群失调。上述4种菌群还可增加机体维生素的合成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产生的醋酸和乳酸可促进胃肠蠕动,进而发挥治疗便秘的作用[7]。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药,通过促进胃肠道内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起到促进其蠕动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微生态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优于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利必,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好,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综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胃肠道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老年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观察及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