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分析

2019-01-16葛宏雷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肺叶支气管肺癌

葛宏雷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 盘锦,辽河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2015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2011年中国肺癌5年患病率为130.2(1/10万),其中男性84.6(1/10万)、女性45.6(1/10万)[1]。依据肺癌病灶所处位置的不同,肺癌可非为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由于中心型肺癌常侵犯支气管开口、主支气管及肺动脉等重要区域,因此传统的全肺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而且术后由于患者仅存单侧肺呼吸,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胸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以下简称“袖状切除术”)在中心型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2]。本研究试探讨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2016年收治的13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证明肺部占位病灶为中心型,且经术前病理活检证实病灶性质为恶性。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肺切除术)61例和观察组(袖状切除术)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适当供氧,监测基础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取健侧卧位,选择肋间切口进入胸腔,探查肿瘤位置及支气管肺动脉的侵犯情况;打开肺根部胸膜,暴露肺动静脉外膜;处理叶间裂使之分离,之后切断肿瘤所在的肺叶动静脉;在距肿瘤约1 cm处将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一并切除;采用间断全层缝合法吻合支气管;缝合完毕后,通气以检查吻合口有无漏气,使用自体带蒂的胸膜片包裹吻合。对照组患者行肋间切口,分离并结扎血管,按传统手术方法切除患侧全肺[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2.3软件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数据库,并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比较采用两个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乳糜胸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

3 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肺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1973—1975年的7.30/10万,增长至2004—2005年的27.62/10万。2015年,中国肺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达73.33万例和61.02万例,5年生存率仅为16.1%。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5-6]。

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愈早期肺癌唯一的根治性手段。肺癌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近年来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临床上更倾向于选择创伤相对较小的手术方法[7]。袖状切除术不仅可以完整切除肿瘤,而且较全肺切除术保留更多的肺组织。袖状切除术最佳适应证为病变侵及支气管开口,常规肺叶切除不能完全去除上叶的中心型肺癌。

本研究比较并分析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行袖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方面优于全肺切除术,而两种术式术后1年复发率未见差异。综上,对于中心型肺癌患者,如满足袖状切除术的适应证,笔者建议行袖状切除术治疗。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情况比较

猜你喜欢

肺叶支气管肺癌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