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9-01-07庄丽艳
庄丽艳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病因有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电离辐射、以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大气污染等。临床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声音嘶哑、发热、消瘦和恶病质、肺源性骨关节增生症等[1]。本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进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为(55.43±3.41)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年龄为(56.47±3.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与用药,保持患者病房清洁卫生。
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健康教育:通常肺癌患者都有吸烟等不良习惯,由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术后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该病基本情况,让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健康生活,协助患者进行与心肺功能相关的锻炼,达到减少肺泡浓缩发生的目的。呼吸系统护理: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呼吸顺畅情况,对患者进行止痛、排痰等基本治疗,如情况特殊还可以对患者进行补钾、输血、使用抗生素等,保障患者维持呼吸顺畅状态。血糖监测: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代谢絮乱、白细胞防御功能降低等情况,继而会增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严密监控血糖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该情况的发生[2]。心血管护理:患者进行肺癌全肺切除术后,会增强其心肌的应激反应,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各项指标,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有1例患者心律失常,1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有2例患者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3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肺癌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与致死率极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资料表明大量吸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由此发现环境污染也是引发肺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应该提倡人们尽早戒烟,预防肺癌的发生。诊断方法有X线检查、支气管检查、细胞学检查、剖胸探查术、ECT检查、从纵膈镜检查等。个体化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方法,继而达到增强患者术后恢复,正确认识健康生活,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4-6]。本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呼吸系统护理、血糖监测以及心血管系统护理,在进行个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的实际个人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让护理人员、医师和患者共同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全程对患者进行跟踪式护理;在对患者行营养干预的过程时要关注患者平常的饮食习惯,之后再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食物搭配,饮食要以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食物为主,以此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有效提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患者以倾听为主,多动员患者家属的思想,让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以此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要让其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并告知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致使病情恶性发展;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和咳嗽,同时告知患者按医嘱进行治疗的必要性。结果显示,观察组(8.33%)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