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9-01-07鞠彬
鞠 彬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2)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持续发热甚至可出现高热惊厥,极不利于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要重视对小儿体温的监测,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观察护理措施。由于小儿年龄小,认知度低,自我护理能力低下,所以重点是要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属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康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66例小儿发热患儿,发热的判断标准:肛温≥38 ℃或腋温≥37.5 ℃[1],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4.44±1.7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每隔4 h测量一次体温。由于运动、进食、哭闹等原因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所以在测量体温之前应使小儿处于安静状态30 min,以及在进食后1 h量体温。对于发热者,找出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疾病两大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包括:向家属讲解发热的原因、降温方法。一般将发热的临床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护理方法:①体温上升期:了解降低患儿体温与预防高温持续期到来的应对措施,可采取药物治疗结合物理降温方法,如酒精擦洗等,可促使患儿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药物体循环,更快发挥效应[2]。②高温持续期: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对超高温或有惊厥史者采用物理结合药物治疗;对伴有全身中毒者可用温水擦拭身体;高温不退者,嘱咐其多饮水,必要时可在6 h后重复给药。③退热期:该时期应严密观察患儿的体征及体温变化,对于体温骤退者需高度警惕虚脱等并发症的出现。④饮食指导:发热儿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造成的消耗,增强机体免疫力。饮食易消化,少量多餐。多让患儿饮水,对于小婴儿可每次少量、频繁饮水,以补充高热造成的体内水分的消耗,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更多的排出。⑤口腔及皮肤护理:机体发热状态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同时由于小儿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督促患儿多漱口。退热期会大量出汗,所以应勤擦浴并保持皮肤干燥,以防汗腺阻塞,同时注意防止受凉。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3.05±0.95)h、住院时间为(2.05±0.95)d;对照组退热时间(7.38±2.06)h、住院时间为(3.77±1.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导致各年龄阶段小儿发热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的发热原因均以感染性发热为主,其中儿童期非感染性疾病的百分率也较高[3]。对于发热者,找出发热原因,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是促进快速退热的关键。积极向家长宣教,教会家长学会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以及易掌握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利于提高家属及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不满2个月的婴幼儿一般采取物理降温,包括:①直接物理降温:如冰水灌肠、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浴及减少穿着衣物等。当体温达到38.5 ℃及以上时,需通知医师对症治疗。②间接物理降温:如使用风扇和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等。对于满2个月以上者体温达到38.5 ℃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剂[4]。≥2个月龄,肛温≥39.0 ℃(口温38.5 ℃,腋温38.2 ℃),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15 mg/(kg·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 h。≥6个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10 mg/(kg·次),用药的最短间隔为6~8 h[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3.05±0.95)h、住院时间为(2.05±0.9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8±2.06)h、住院时间为(3.77±1.27)d(P<0.05)。证明,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快速退热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