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CT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
2019-01-07赵丙坤
赵丙坤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一般发生在长期被高血压困扰的中老年患者身上。病理表现特征是,患者脑部出现大片的脑白质脱髓鞘而弓状纤维保留,因为会出现明显的血管壁动脉硬化,所以被称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而脑白质疏松症,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发的一种脑病影像学表现,其影像学特征是患者脑室周围及半卵圆形中心区域脑白质呈现出弥散性改变,改变可成纤维斑状或是斑点状,颅外损伤、多发性硬化、脑炎等多种疾病都会出现这种影像学表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在进行CT检查时常容易混淆,本文就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不同的CT影响学表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CT诊断资料为研究对象,120例脑病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患者年龄在45~85岁,平均年龄为(62.31±5.2)岁。120例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头晕。其中包括了并发高血压的患者63例,占比52.5%;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24例,占比20%;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41例,占比34.1%。
1.2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实施常规CT头颅平扫。首先,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平躺于扫描床上,保持患者的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扫描床平面的垂直,与扫描床的水平中线重合。将患者头部置于扫描床的头托内,摆正位置,微收下巴,保证患者两侧听眦线与扫描床面水平垂直,患者双侧耳朵与扫描床的上下距离相等,以确保X线能够正中投影扫描患者的头部。扫描时使用本院的螺旋CT扫描仪,设置层距为7 mm,设置层厚为7 mm,设置窗宽为100 Hu,设置窗位为35 Hu。由扫描定位线开始,向上推移,扫描至患者的头顶。
2 结 果
2.1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影像表现:通过对CT影像检查结果的对比发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为在患者的两侧脑室,以及周围的白质、半卵圆中心区域可以发现大片的低密度影,阴影面积大致呈对称分布,呈现出片状,边界较为模糊,不够清晰。脑室周围可以观察到白质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而整体双侧的脑室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体积扩大。常见或不可见脑部基底节区单发或是多发性腔隙梗死或是脑梗死病灶。
2.2 脑白质疏松症的CT影像表现:脑白质疏松症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时,可以发现病灶会遍及脑侧室前角,在进行扫描后可以观察到弥散性低密度阴影,阴影一般呈现出斑片状,阴影的边缘较为模糊,类似月晕。阴影部分的CT值要明显的低于脑白质,增强扫描后没有强化表现。阴影常呈现出对称分布的特点,在脑侧室周围以及放射冠去发现的阴影对称特点明显。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相比,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白质萎缩,双侧脑室也没有扩大的表现。在脑室的周围可以发现2处及以上的条索状或是斑片状阴影,密度低,没有大面积的融合,同样少见单发或是多发性腔隙梗死或是脑梗死病灶。
3 讨 论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种临床综合病症,具备较为明显的特征,由特定的病因引发。患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一般都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因为长期的颅内血管压强过高,导致小动脉、深穿支动脉的血管壁发生硬化,血管壁增厚,由于血管的病变,会导致脑部深层白质的血液循环受阻,长期的缺血,会导致患者的脑白质发生脱髓鞘改变。临床研究认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发病与年龄的增长有关,5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脑白质疏松症的病因则十分复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可能引起脑白质疏松症,甚至正常衰老引发的脑部功能退化,也是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之一。脑白质疏松症病理表现为脑白质的弥漫性和脱髓鞘性改变,部分患者伴有组织疏松导致的水肿。患有脑白质疏松症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认知障碍,也有患者会出现行动功能障碍,根据其解剖学特征分析,认为发生认知障碍或是行动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疏松症的病灶位置有关。
采用CT扫描来诊断脑病,鉴别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是最为常规的方法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种病症的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在概念和CT影像表现上又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需要格外认真的辨别。通过对比发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脑室周围可以观察到白质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而整体双侧的脑室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体积扩大,但脑白质疏松症则不具有此特征。
综上所述,CT可以作为临床上该诊断鉴别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工具,但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影像结果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必要时推荐使用磁共振成像作为进一步确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