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早产空腹饮食

侯 静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五科,辽宁 沈阳 110024)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疾病,有数据[1]统计,该病发生率为6.40%,是引起剖宫产率增加、早产、巨大儿等危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因妊娠期糖尿病较为特殊,依赖着患者长期有效的自我管理,建立健康合理的行为习惯[2]。当前常规护理模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及全面性,临床应用受限。我院依据该病发生机制及管理情况,提出护理干预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符合《妇产科学》第八版[3]中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标准;妊娠前无心脏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等疾病;排除精神性障碍、认知异常及无法自主沟通者。按信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年龄20~36岁,平均(27.61±1.95)岁;孕周12~28周,平均(22.05±2.10)周;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2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照组40例,年龄20~38岁,平均(28.06±1.92)岁;孕周12~28周,平均(21.98±2.08)周;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0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常规口头宣教,定期血糖监测,说明用药知识、饮食干预及运动护理。

1.2.2 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有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负性情绪出现原因,准确介绍该病发生机制、治疗及护理事项。开展家属支持系统,给予患者足够的生活、心理照护、支持。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关怀、信任,了解需求并解决问题。②自我管理教育处理。根据患者家庭、健康需求及心理问题,共同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处理。利用健康手册、学术讲座等,记录该病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膳食疗法、运动日记等,学会自我孕期管理及血糖监测。③日常起居疗法。鼓励患者日常饮食宜少食多餐,摄入充足饮食热量及营养,根据体质量计算每日摄取量。孕中期后每周热量增加3%~8%,碳水化合物40%~50%、蛋白质20%~30%、脂肪30%~40%,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等食物,如乳制品、蛋类、鱼类、豆类等食物。根据患者孕周及机体状态,选择快走、孕妇操、振臂前走、孕妇瑜伽等,每次运动20~30min,运动期间注意安全防范,避免危险剧烈动作。④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护理。组建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名称“糖妈妈”,由专业护士担任组员,负责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所需注意事项,每周推送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知识等文章2~4次。群内收集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

1.3 观察指标:①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范围;②记录两组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资料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范围:干预前:观察组空腹血糖(9.31±1.40)mmol/L,餐后2 h血糖(10.48±1.20)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9.25±1.38)mmol/L,餐后2 h血糖(10.35±1.18)mmol/L;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65±0.51)mmol/L,餐后2 h血糖(7.62±0.8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7.59±1.21)mmol/L,餐后2 h血糖为(9.45±1.35)mmol/L;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t=4.576,7.255;P=0.000,0.000)。

2.2 妊娠结局。观察组:妊娠期贫血5例(12.5%)、剖宫产6例(15.0%)、产后出血2例(5.0%),早产2例(5.0%)、巨大儿1例(2.5%)、新生儿低血糖2例(5.0%);对照组:妊娠期贫血15例(37.5%)、剖宫产20例(50.0%)、产后出血9例(22.5%),早产9例(22.5%),巨大儿9例(22.5%),新生儿低血糖11例(27.5%);具显著性差异(χ2=5.400、9.630、5.165、5.165、5.600、5.878;P=0.020、0.002、0.023、0.023、0.018、0.015)。

3 讨 论

妊娠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多基因遗传缺陷、家族病史、肥胖、应激等因素相关,造成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使胰高血糖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4]。孕期产妇高血糖状态会造成母婴不良结局,增加妊娠并发症。自胰岛素广泛应用应用及现代医学发展,开展产前护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糖尿病在确诊后,需立即开展综合性护理,如饮食控制、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加强患者对疾病的准确认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规范自我健康行为、饮食控制,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妊娠期贫血、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12.5%、15.0%、5.0%、5.0%、2.5%、5.0%)均低于对照组(37.5%、50.0%、22.5%、22.5%、22.5%、27.5%),具显著差异。据阮明明等[5]报道,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91.30%、运动依从率89.13%均高于常规护理的76.09%、65.22%,具显著差异。周灵等[6]妊娠期糖尿病后开展护理干预,护理后巨大儿3.8%低于对照组33.33%,胎膜早破发生率3.8%低于对照组30.0%,早产率3.8%低于对照组的36.7%,具显著差异。结合多个研究得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加强血糖控制。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获得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早产空腹饮食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春节饮食有“三要”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空腹喝水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