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滤泡结节常规

刘 鑫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 四平 136001)

甲状腺滤泡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甲状腺肿瘤[1]。该病主要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包括滤泡癌、滤泡型腺瘤两个类型。甲状腺滤泡肿瘤的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瘤相似,较难进行区别[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重复性强等特点,受到临床实践认可和肯定[3]。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滤泡肿瘤中常规超声的诊断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患者54例为研究组,在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术前超声资料完整。研究组男12例,女4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6.35±3.62)岁;共56个结节,其中2例含2个滤泡癌结节;结节直径0.90~8.55 cm,平均直径(4.51±1.05)cm。对照组男14例,女40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6.31±3.70)岁;共57个结节,其中3例含2个腺瘤结节;结节直径0.85~9.00 cm,平均直径(4.69±1.10)cm。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常规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MindrayDC-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仰卧位,颈部垫高,充分暴露颈部。选择恰当切面,实施切面扫查。单侧单发结节,以甲状腺长轴切面扫描,确保切面能对完整病灶及周边部位正常组织进行清晰显示。结节直径过大者,可采用甲状腺短轴切面,参照依据为健康正常侧甲状腺组织。多发结节者,扫描标准为同一切面内显示可疑病灶和部分正常组织。收集并保存两组多普勒彩超图像,总结分析结果。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①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肿大、转移、存在多发滤泡肿瘤等,并比较组间差异。②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细晕、有无钙化、回声高低等,并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χ2检验;n<40或T<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对比:研究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细晕、微钙化、内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内部实性所占比例为48.15%(26/54)、29.63%(16/54)、68.52%(37/54)、0.00%(0/54)、59.26%(32/54)、77.78%(42/54),对照组分别为29.63%(16/54)、12.96%(7/54)、40.74%(22/54)、9.26%(8/54)、33.33%(18/54)、55.56%(3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4.475、8.405、6.615、7.299、6.000,P=0.048、0.034、0.004、0.010、0.007、0.014)。

2.2 两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组、对照组肿瘤大小分别为(3.25±1.81)cm、(3.24±1.5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1,P=0.488)。研究组淋巴结肿大、转移、存在多发滤泡肿瘤所占比例为1.85%(1/54)、1.85%(1/54)、3.70%(2/54),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0.00%(0/54)、0.00%(0/54)、1.85%(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000,P=1.000、1.000、1.000)。

3 讨 论

当前,常规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滤泡肿瘤诊断鉴别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提升甲状腺滤泡肿瘤诊断准确率[4]。甲状腺滤泡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为甲状腺滤泡微血管或包膜浸润明显,但其常规检查与甲状腺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5]。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状腺滤泡肿瘤采用常规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低回声及极低回声发生率较对照组高,考虑与短时间内出现的生长混乱有关,能破坏正常甲状腺实质滤泡中的正常有序排列,呈现低回声。且两组形态、边界、细晕征象发生率差异显著。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甲状腺滤泡肿瘤上存在一层包膜,会破坏局部肿瘤组织或覆盖周围纤维组织。因此,正常组织内出现滤泡肿瘤组织,超声检查显示出不均匀晕环厚度、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晕环逐渐消失等征象,另外部分患者边缘还可能存在毛刺状凸起。研究组微钙化所占比例较对照组低。通常情况下,超声图像中存在微钙化和粗钙化的区别。前者多见于结节性实性组织,砂粒体为主要病理特征,且具有较强特异性。后者多见于髓样癌、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6]。本研究检查中,甲状腺滤泡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学均显示不存在砂粒体,未观察到微钙化,这也能为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在临床特征上,两组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肿大、转移、多发滤泡肿瘤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提示甲状腺滤泡肿瘤和甲状腺瘤在常规检查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结合上述数据,甲状腺滤泡肿瘤在超声图像中表现更加明显,故诊断过程中需结合超声检查,以提升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甲状腺滤泡肿瘤常规检查与甲状腺瘤存在较多相似性。而甲状腺滤泡肿瘤超声图像具有形态不规则、回声低或极低、边界不清等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猜你喜欢

滤泡结节常规
腮腺沃辛瘤淋巴间质的免疫病理特征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常规之外
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