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锐器感染者冲洗

陈 琳

(抚顺市传染病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辽宁 抚顺 113015)

近些年,随着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护理人员出现HIV职业暴露及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国内外已有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报道[1]。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对减少护理人员的HIV职业暴露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原因及并探讨护理对策,以期为减少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概率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生HIV职业暴露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0~55岁,平均(25.46±4.42)岁。针刺伤22例(其中操作快速测血糖仪被刺伤2例,拔针后处理、拔针方法不规范刺伤8例,针头投入锐器盒过程中出现刺伤12例),4例为护理人员不慎被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接触到眼部相关黏膜。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措施:①紧急处置措施:对护理人员皮肤破溃初进行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同时双手对创面进行适度挤压,尽最大可能将接触的液体向外挤出,同时予以适当碘伏进行常规消毒;若接触部分无破溃则直接进行清水冲洗。②预防治疗:所有护理人员均在暴露后2 h内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0.8%茚地那韦,每日3次;0.3%拉米夫定,每日1次;0.3%齐多夫定,每日2次。治疗4周24例,1周2例。经规范化处理后,随访6个月后予以采集静脉血检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经查全部为阴性结果。药物干预的不良反应检查:肝功能损害2例,胃肠道反应22例。

2 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2.1 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规范、粗心、工作匆忙、接触针头时不注意、操作时未按要求佩戴手套等有关。针对上述因素,应加大宣传,使护理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并对各项操作规程加以规范,纠正部分护理人员的不当操作,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抽血或静脉输液操作等有机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时应注意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积极完善硬件防护设施。

2.2 加强职业防护管理:目前我国主流观点仍以不怕苦不怕脏无私奉献做白衣天使等理念进行宣传,而忽略了专业的职业防范管理。调查研究显示[2],国内大部分护士学校均未设置与职业安全防护相关教育课程,在众多护理人员中参与相关培训经历的人员不足1/3,这也是目前许多护理人员无法有效利用防护用具,在进行相关高风险护理操作时并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应树立职业安全观和安全护理观,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制定预防刺伤指南,并做好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的培训工作。

2.3 提高职业防范技巧:护理人员应常规进行暴露后防范措施培训,一经出现马上进行紧急处置,若有皮肤部分破溃积极冲洗的同时向外进行适度挤压伤口,尽可能将内部血液向外挤出,并不断用流动的水流或肥皂液对伤口进行10~20 min的冲洗,冲洗结束后,使用0.5%碘伏或75%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后使用防水敷料进行包扎。若暴露部位为黏膜,应快速使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反复的冲洗。快速处理暴露部位后,迅速将被污染锐器刺伤的具体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尽快检测相关抗体、并由专业人员对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正确评估。暴露后2 h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预防药物治疗,最迟不能超出24 h。预防药物治疗可将暴露感染的危险性降低约80%。在护理操作中应树立职业安全防范理念,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操作,从而避免意外针刺伤,从而减少HIV暴露感染的机会。

2.4 做好HIV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化处理工作:护理人员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建立好职业暴露档案,档案应详细记录HIV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部位、方式、暴露程度等,有无使用预防性药物治疗、用药的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的依从性、有无定期检测以及随防的情况等。大部分护理人员出现HIV职业暴露后均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对于此种现象,应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指导,相关检查费用全免,并予以带薪休假1个月等关怀措施,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3 讨 论

HIV职业暴露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被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的刀片、缝针、头皮针等医疗锐器所刺伤,或是通过皮肤伤口、黏膜接触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体液、血液等[3]。而护理人员作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其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接触时间最长,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加强职业防护,做好HIV职业暴露后的规范化处理,从而减少HIV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

猜你喜欢

锐器感染者冲洗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鼻腔需要冲洗吗?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均粒滤料滤池反冲洗设计浅谈
经常冲洗易患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