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贴敷防治风湿病的探讨

2019-01-07高明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秋分风湿病春分

齐 庆 李 略 于 静 高明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1 风湿病的发病及治疗

1.1 风湿病的发病:风湿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痹病”的范畴,是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风湿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正虚卫外不固为内在基础,感受外邪为外在条件。如《类证治裁·痹症》中提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1.2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风湿病采取标本兼治、内外同治,方法众多,如服用中药汤剂、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贴敷疗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广泛,不经胃肠给药,没有损伤脾胃的弊端,是防治风湿病的一种良好技术。

2 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又称天灸、药物灸、发泡灸、冷灸、自然灸,采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红赤充血,甚至发泡产生灸疮,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调整脏腑阴阳,从而发挥散寒除湿、温补阳气作用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渍酒热熨寒痹”,“马膏膏法缓筋急”,首次记载痹病的外敷疗法。

3 节气贴敷

节气贴敷是以“天人相应”为理论依据,“经络腧穴”为指导原则,在传统的贴敷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春分、秋分、三伏、三九”等节气进行贴敷。经前期临床疗效证实,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风湿病发作。

4 节气贴敷防治风湿病临床应用现状

4.1 三伏贴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提出以“冬病夏治”起到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王海隆[1]等对119例完整临床资料的风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三伏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风湿痹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对寒湿痹阻、风湿痹阻、痰瘀阻络、肝肾两虚等偏寒证疗效较好,表明三伏穴位贴敷对风湿病稳定期偏寒证患者疗效最好。同时对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患者,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也印证了风湿病三伏贴敷疗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基础。

4.2 春分、秋分贴敷:王东[2]等观察春秋分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联合柳氮璜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验证。

陈颖[3]等研究发现应用春秋分免疫贴敷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0例,显效81例,有效20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5%。观察发现病程短,发作次数少则疗效好,病程和发作次数与疗效呈正比。

邢丽丽[4]等对48例产后痹患者连续3年给予春秋分风湿免疫贴治疗,观察到在治疗1年、2年、3年总有效率分别为60.40%、64.50%、72.90%,疗前、疗后1年、2年、3年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春秋分风湿免疫贴治疗产后痹具有一定疗效,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提高。

5 节气贴敷防治风湿病中医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了人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的养生方法,并强调了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基本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也是节气贴敷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时间角度的人体生理及风湿病病理治疗方式,是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盛衰变化规律的一种时间医学模式。

“天人相应”体现在时间应,春分处于立冬、立夏这个阳升阴降的动态平衡之中,春分时阳气开始旺盛,阴阳转化剧烈,人体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其脏腑、经络、气血等就会发生剧烈的改变。此时借助阳气攀升之势给予温阳治疗,可促进阳气升发,有助于驱散寒邪;风湿病患者内有宿疾,在阴阳转化剧烈之时加重甚至传变。利用外治法将痹阻于经络、肌肉、筋骨甚至脏腑的风、寒、湿邪气驱逐到体外,是祛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为四季气候最为炎热的季节,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旺盛,这时人体腠理疏松,汗液外泄,采用温阳发散走窜的药物刺激皮肤,渗透吸收入体内,沟通人体上下使机体阳气得天阳之助,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部寒饮,调理气血和脏腑,增加身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来防治冬天因阳气虚弱易发的疾病。

秋分处于立夏、立冬这个阴升阳降的动态平衡之中,秋分阳气逐渐下降,阴气开始向上攀升,阳气渐渐避藏于内。秋分过后,气温亦会逐渐下降,寒邪渐盛,会加重风湿病患者的病情。对于阴精亏虚的人来说,邪易伤阴,因此对于风湿患者来说在此时最适合运用养阴填精的中药治疗,保持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此时给予温阳治疗,有助于扶正驱邪。顾护人体阴气;同时加强春分贴敷的疗效性。

三九是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微弱,也是人体阳气开始回升、阴气回转下降,此时借助人体阳气回升之势,协助阳气上升,促进体内强盛之阴气的下降,化解体内极度阴寒之气,寒痰趋向被温阳化解,正气开始趋向强盛,同时还要注重秋冬养阴的理论,顾护阴津防治过阳伤阴。开展三九贴敷不仅起到上述作用,同时起到加强和巩固三伏疗效的作用。

“天人相应”体现在“空间应”,即“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北方地区痹证的发生与寒湿有关,用药多采用祛散风寒湿邪之品,药量稍重。

“天人相应”的“节律应”,自然界季节转换,以动为常,生生不息,有其周期性的活动规律。《阴阳大论》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说明自然界四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亦应之,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提示人要与自然四时相适应。

节气贴敷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激发经气,沟通脏腑,使药气、经气速达皮部、经筋、络脉、经别、经脉并感传至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清·徐灵胎曰:“用膏贴之,……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每种药物各有其性味归经,通过药物特性来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节气贴敷正是根据药性功效,辨证论治,选方用药,使之通过机体相应的皮肤穴位进行吸收,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筋骨,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6 展 望

对于风湿病的人来说,季节转换时是风湿病的好发时节,也是病情加重的时节。节气贴敷正是根据天人相应的观念,辨证论治,选穴用药,利用中药外敷的方法,使药物通过机体特殊的皮肤穴位进行吸收,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筋骨,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开展春分秋分贴敷,临床疗效满意,同时将“治未病”的理念应用于实践之中。对于早期的风湿病患者,在贴敷询问病情时,又起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作用。下一步将在春分、秋分贴敷的基础上,联合伏九贴敷开展四季贴敷疗法,让更多的风湿病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秋分风湿病春分
白露 秋分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农事 春分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春分的吻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春分
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