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特点以及临床诊断价值

2019-01-07陈晶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样癌滤泡包膜

陈晶莹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甲状腺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甲状腺癌患病率为全部甲状腺肿瘤患病人数的4.8%~30.0%[1]。甲状腺癌多发于女性,且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一旦患者出现甲状腺癌,会表现为颈前存在明显肿物,部分患者伴有声音嘶哑、吞咽移动性差、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还有患者甚至无任何感觉,诊断难度较大[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不断革新,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临床鉴别、分型诊断中。但是,也有研究发现,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仍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误诊和漏诊病例[3]。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超声诊断的特点及准确性,调查分析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4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2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细胞学、手术病理学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组患者中,男48例,女9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4.68±12.54)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142例患者术前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 P5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 MHz。检查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垫高枕部,头部稍微向后仰,使颈部甲状腺区域充分暴露。以直接探测法检查甲状腺,对甲状腺区域实施多切面扫查,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肿瘤边界回声、是否存在晕环、血流分布等。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准确性。

1.3 统计学分析: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χ2检验;n<40或T<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病理结果显示,142例患者中,66例为甲状腺癌,45例为甲状腺良性肿瘤,31例为甲状腺炎。彩超检查显示,甲状腺癌5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40例,甲状腺炎31例,诊断符合率为90.14%(128/142)。14例患者误诊,其中,9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癌。

病理结果显示,47例为乳头状癌,10例为滤泡状癌,9例为髓样癌。超声检查显示,乳头状癌4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5例,符合率分别为93.62%(44/47)、90.00%(9/10)、44.44%(4/9)。髓样癌符合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6.83、4.55,P=0.009、0.033)。

甲状腺癌彩超表现主要为低回声团块33例,边界模糊31例,回声不均匀、无包膜52例,未见晕环51例,可见晕环6例,团块内部存在砂粒样钙化35例,内部血流丰富,存在明显血流信号38例。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患病率较高。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患者是以颈部肿物为主诉入院就诊时被发现[4]。而且,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仅有少量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或向远处组织转移。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影像学方法对甲状腺癌进行初期诊断,如CT、MRI、超声等。临床上也有研究发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超声能获得较CT、MRI等更高的准确性[5]。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分辨率高等特点,能明确病灶具体位置,判断病灶实性或囊性。尤其是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快速发展,其诊断甲状腺的准确率也不断提升[6]。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能准确显示手法检查触摸不到的微小肿块,且能对病灶数量、大小、位置、形态、边缘等进行观察。本研究中,彩超检查显示诊断符合率为90.14%。但是,本研究中也存在误诊现象。其中,9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癌变组织较小,加上这些癌变组织混于甲状腺肿结节及甲状腺腺瘤中,超声检查难以检出,引发误诊。

彩超下甲状腺癌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缘模糊,病灶微小时呈现光滑、整齐边缘。内部存在非均质低回声,部分患者还存在微粒状、斑点状强回声钙病灶,特异性较高。本研究中,超声诊断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符合率分别为93.62%、90.00%、44.44%。髓样癌符合率明显较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低,考虑与髓样癌较为少见等因素有关。滤泡状癌具有完整包膜,其他类型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病灶内部血流较为丰富,出现血管侵犯时,可见血管内癌栓。超声影像学表现的物理学基础为癌灶中癌细胞、间质成分、细胞分化等。而良恶性肿瘤鉴别重要特征为病灶包膜及边缘。甲状腺癌的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图像显示边缘不规则。癌灶周围存在明显晕环,尚不明确发生机制,考虑与癌灶生长较慢,对周围组织造成挤压,引发界面反射有关。超声检查显示存在甲状腺内钙化,这并不能作为甲状腺癌诊断的直接证据,因片状、块状或弧形钙化亦可存在于良性肿瘤内,但甲状腺癌钙化呈现点状或微粒状。此外,虽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特异性,但临床确诊病灶性质仍需与细针细胞活检等检查方式联合应用,甚至需经手术后进行病理确诊。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包括形态不规则、低回声、边缘模糊、无完整包膜、内部血流丰富等,且诊断准确率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样癌滤泡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腮腺沃辛瘤淋巴间质的免疫病理特征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肺肉瘤样癌分子病理学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