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糖化全程血糖

高 伟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且为终身性疾病,目前临床针对疾病并无准确有效的治愈措施,仅能通过药物及饮食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减缓疾病的发展。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便会诱使心、脑、眼等组织造成损伤,严重威胁其自身健康。因此,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有效护理干预,进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本院就7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54~80岁,平均(67.5±1.4)岁,病程1~8年,平均(4.3±1.2)年。

1.2 方法: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记录患者信息,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内容,同时将糖尿病的危害、护理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够正确了解到疾病形成的原因、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信息,同时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建立起正确的治疗医师,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开展;日常对其饮食进行限制,及时测定其血糖水平来调整每日膳食摄取,日常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可适当食用瓜果蔬菜等,确保其每日正常营养供需,逐步提高其自身抵抗及免疫能力,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1.3 研究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采用疾病知识认知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疾病知识认知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作为评判标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高。焦虑、抑郁评分采用HAMA、HAMD量表作为判定标准,其中HAMA总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状态越轻;HAMD总分24分,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状态越轻。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Barthel指数为判定标准,分值100分,分值越高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反之越差[1]。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分别为(6.38±2.26)mmol/L、(11.55±1.19)mmol/L、(7.41±0.56)%,护理后则分别为(5.09±1.62)mmol/L、(9.26±0.32)mmol/L、(6.21±0.26)%,患者护理后血糖各指标均低于护理前。

2.2 护理前后疾病知识认知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患者护理前疾病知识认知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0.22±1.26)、(8.95±1.22)、(8.92±1.16)、(62.08±1.62),护理后则分别为(86.69±1.23)、(4.52±1.26)、(4.16±1.33)、(81.16±1.39),患者疾病知识认知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要高,而焦虑抑郁等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要低。

3 讨论

以往临床在其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但是临床干预效果不佳,无法准确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临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能够围绕患者自身血糖水平及治疗方案拟定护理内容,全程参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及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措施。而且由于临床多数对疾病认知存在缺失,极易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内容产生质疑,并出现抵触或抗拒治疗等行为,严重影响干预效果。在具体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见糖尿病及治疗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内容开展,从而提高临床血糖控制效果[2-5]。本研究结果,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不佳,且均处于较高水平,干预后患者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护理后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进一步证实临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促使其康复。

综上所述,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同时使其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糖化全程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