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阳虚浅论抑郁症
2019-01-07林昱臣苗宇船
林昱臣,苗宇船,赵 杰,2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症临床表现主要有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等,常伴生活质量降低,持续状态下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其常见且较为严重的躯体症状为胃肠功能障碍,多伴手足不温、腹痛喜按等脾阳不足的表现。肝气郁滞、脾肾阳虚等中医证型皆可以脾阳虚为病机关键变化产生,基于脑肠轴与精神类疾病的相互关系,从脾阳虚入手是治疗抑郁症的新方向。
1 阳虚导致人体节律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核心
“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说明阳气只有在聚集、充足的状态下才可保持神机正常,即神志疾病与阳气充足与否关系密切[1]。《灵枢·邪客》曰:“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人体节律与天地阴阳消长息息相关。人体内阳气充足,见于内则生理功能运行有节,见于外则情绪、精神及认知功能正常。若阳气受损或受阻,皆会导致气化不利而致病[2]。
一天之中,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衰,人体之阳随自然界阳气盛衰有四时、昼夜等节律性变化,这种节律变化的根本在于人体阳气的消长。有研究表明,人类的生理功能受光线的影响[3]。褪黑素及皮质醇的分泌有典型的昼夜节律,这两种物质皆与抑郁症发作有密切关系。这就提示了抑郁症的发病与人体自身阴阳节律及一日之内阴阳盛衰密切相关。
一年之中,自长夏始,阳气渐衰。抑郁症患者季节性发病与秋冬季节大脑中的5-羟色胺物质分泌失常密切相关[4]。阳虚体质可导致下丘脑-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紊乱[5]。而HPA轴功能紊乱是引发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原因,提示抑郁症发病与人体阳气不足密不可分。当人体阳气不及,以阴阳出入为基础的昼夜寤寐节律受到影响,或阳气消长变化使脏腑节律功能失调,易导致抑郁发生或加重抑郁。
2 脾阳虚及其所致的病理产物或为抑郁症发病的关键
2.1 从脾阳功能探讨抑郁症病机
人体阳气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阳气、先天之阳与水谷精微。气属阳,阳气是推动人体功能、精神正常运行的动力,更兼温煦之功。若脾功能不足,轻则机体失于濡养,重则神机失用。当脾阳温煦,气化畅达,可传输水液与水谷精微至脑。脑为抑郁症病位所在,且居天阳之位,非阳气充足不能达,脾阳衰惫则脾脏无以升清,奇恒之腑失养。
现代人情绪常处于焦虑及应激状态中,思虑伤脾,尤以脾胃阳气受损为甚,同时长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与脑通过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内分泌等调节系统对情绪进行适应性刺激。脑肠轴具有调节胃肠敏感性、胃肠动力的功能,其功能障碍易导致抑郁状态,同时抑郁状态会使患者过度关注躯体症状,进一步诱发胃肠道症状,形成恶性循环[6]。能量代谢障碍亦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能量代谢障碍与脾阳不足、升清能力下降导致的运化障碍密不可分[7]。
人体脾阳不及或受阻使体内各脏腑功能节律失常,是抑郁症临床表现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所在[8]。脾阳虚致气机枢纽作用减弱,扰及肝则肝阳升发无力、肝气瘀滞;失于温运,则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致心脾两虚;肾阳赖后天精气滋养,须得脾运化水谷精微之气,脾阳虚则下元失养,可致命门火衰,脾肾阳虚;脾阳不足,母病及子,使肺肃降及治节功能受损,则为百合病。各种中医证型与脾阳虚皆可互相转化,甚至可由脾阳虚变化而来,故脾阳虚为抑郁症发病之关键,临床从脾阳虚入手论治抑郁症效如桴鼓。
2.2 从脾阳功能探讨抑郁症症状
(1)脾阳不足导致的抑郁症状 脾阳充足是脾的功能和精神情绪调节正常的基本条件。《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脾阳虚是指脾之阳气不足,气机升降、统血及化生水谷精微功能低下,致使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脾之功能皆源于脾之阳气。脾阳不足,脾失健运,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皆会受阻,从而导致郁闷悲观,纳呆消瘦。脾为后天生化之源,思虑伤脾,致使精微物质转输不畅,神失所养,产生各种精神性症状[9]。
抑郁症患者意志减退、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下降乃脾阳不足、神机失用所致;懒动懒言、表情淡漠、体质量下降、失眠早醒、大便溏稀或秘结是脾阳虚、脏腑功能节律失和之故。抑郁症患者的懒、呆、忧皆因脾阳衰惫,导致精神认知、功能活动减弱。
脾在志为思,脾阳虚会影响认知活动,出现反复研究、思考及强迫思维,而思虑过甚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使抑郁情况加重。脾阳不足则升清升散功能异常,易致倦怠乏力、兴趣丧失等症状。同时,脾阳不升则胃气不降,表现为恶心、反酸、纳呆、暴饮暴食、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为抑郁症最明显的躯体症状,且通过脑肠轴与心理状态互相影响,患者经常专注于某一症状而产生害怕、焦虑等情绪,进而加重抑郁表现。
脾阳虚也会影响他脏,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脾阳虚致使心阳不足,出现失眠、早醒等症状。脾胃不和则夜卧不安,失眠亦可引起抑郁发生、复发及认知损害[10-11]。肺在志为忧,以降为顺,当脾胃阳气虚衰时,化生卫气无源,使机体易感受外邪而致病,同时易导致肺气过散不收,使人情绪持续低落,易悲伤。
脾阳与肝阳、肾阳之间联系密切[12]。《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脾阳虚衰,升降失用,水谷精微运化不足,会致肝血不足,肝阳不升,肝气郁结,影响神志,出现紧张、易怒、易激惹、多疑、胆怯等症状。脾阳不足则先天、后天不能相互滋生、温煦,导致性欲降低、欲望丧失,在精神上出现恐惧、意志减弱等症状。以上证型的主要症状表现皆与脾阳虚密切相关,且抑郁症躯体症状亦以胃肠道症状较为明显,因此临床从脾阳虚论治抑郁症颇有成效。
(2)病理产物导致的抑郁症状 脾阳虚会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使脏腑失养,神明失用。如脾运化水湿无权,生痰成饮,痰浊内蕴,上扰清窍,出现反应迟钝、淡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脾失其生血、固摄之功,使血溢于脉外,或血从下陷,久而化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日久化燥。《伤寒杂病论》曰:“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妇人中风……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表明妇女抑郁、狂躁(躁郁)等精神异常多与瘀血有关,易出现惊恐、偏执、易激惹、幻视幻听、认知障碍等症状,大便不通亦可导致神志和认知改变。
当胃肠功能不佳、脾胃阳气不足时,人体不能及时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不能及时化生水谷精微。一方面负性病理产物不断刺激神经和大脑、胃肠道,使其虚性兴奋;另一方面,神经营养素的缺少和神经递质的不足或过度激活也会加重抑郁症。
3 小结
阳虚是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脾阳虚或为抑郁症病因病机的关键。抑郁症的主要证型、症状及躯体症状、病理产物的产生都与脾阳虚密切相关。脾、肠、胃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可考虑从脾阳虚入手,注重温补脾阳,达到阳气足而神安。
抑郁症的本质是阳虚,病机关键在于脾阳虚。治疗抑郁症即为在扶阳基础上祛除痰、瘀、热等病理因素和病理产物,临床上可采用暖脾阳、化湿气、运中焦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如暖脾阳可用附子理中汤,行气化痰用橘枳姜汤,养脾用资生汤或大小建中汤等。临床用药应结合脉证,兼顾阳气,固护胃气,灵活变通,以应对抑郁症出现的复杂病情。